天天看點

今起可報名,2024年“華東師範大學強基計劃”有哪些亮點?

作者:文彙
今起可報名,2024年“華東師範大學強基計劃”有哪些亮點?

今天(4月12日),2024年“華東師範大學強基計劃”釋出。2024年4月12日至4月28日12時考生可登入強基計劃報名系統(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69)。考生須在2024年6月10日至6月20日進入報名系統确認參加學校校測。對于确認不參加校測或逾期未确認參加校測的考生視為放棄強基計劃入圍資格。

今年的招生專業相比去年并無變化,仍集中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理科學科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其中理科組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實體學、生物科學。文科組招生專業為哲學和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

今起可報名,2024年“華東師範大學強基計劃”有哪些亮點?

注:在實行“3+1+2”模式的聯考改革省份文科組專業隻投放首選曆史的計劃。考生隻可選擇一個專業組,文科組可填報1-2個專業,理科組可填報1-3個專業,并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該校強基計劃入圍成績計算方法和校測方式有變化。

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華東師大加強思維素養和專業綜合能力考察,一方面在入圍成績計算上采用單科權重的方式,即文、理科組分别按照國文、數學聯考成績的1.5倍來确定入圍成績;另一方面,在校測環節增加筆試内容,文科組重在考察思辨能力與文科綜合基礎,理科為科學思維與數理能力。

入圍校測辦法具體如下:

6月26日前(具體根據省級教育考試機構提供聯考成績時間确定),對于聯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的聯考總成績,下同)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普通類第一批大學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實行大學批次合并的省份,則參照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劃定的特殊類型錄取控制分數線)且确認參加學校校測的考生,學校按不超過分省分專業組招生計劃數的4倍,依據入圍成績從高到低确定各省入圍我校校測考生名單,入圍成績相同,依次比較國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

入圍成績計算方法如下:

理科組:入圍成績=聯考成績+聯考數學單科成績*0.5

文科組:入圍成績=聯考成績+聯考國文單科成績*0.5

校測時間暫定于6月29日至6月30日。校測包含筆試、面試及體育測試3項,校測地點為華東師範大學闵行校區(上海市東川路500号),具體測試時間及考場資訊以學校招辦網站公告為準。

筆試:理科組測試科目為數學,文科組測試科目為文科綜合。筆試成績滿分為100分。

面試:學校組織專家對學生進行多對一面試,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業志向、創新能力、創新潛質等。面試考核參考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采取随機抽簽的方式進行,考核過程全程錄音錄像。面試成績滿分為100分。

體育測試:體育測試科目為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測試标準參考高中生健康體質标準。參加我校強基計劃體育測試的考生,均須自行購買測試期間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并于測試當天送出保險單據原件。考生因身體原因不能參加體育測試的,須填寫《免體育測試申請表》(見附件1),并于學校校測時間前一周将申請表掃描件、三級甲等醫院證明掃描件、所在中學出具的考生體育情況達到教育部相關要求的證明(須簽字蓋章)掃描件發送至我校招辦郵箱,經我校稽核通過後可免予參加體育測試。考生在面試報到時須攜帶以上相關原件備查。

學校以筆試成績+面試成績作為校測成績,校測成績滿分200分。沒有參加學校校測的考生不能進行強基計劃錄取,視為自動放棄強基計劃錄取資格。

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計算辦法

以聯考成績占85%、校測成績占15%計算綜合成績,公式如下:

綜合成績(滿分1000分)=聯考成績÷聯考滿分×850+校測成績÷校測成績滿分×150,綜合成績四舍五入後保留2位小數。

2.确定錄取名單

根據考生填報志願和在相關省份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按分數優先原則,依據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确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和專業。綜合成績相同,依次比較國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對達到所在省份專業組綜合成績最低錄取分數線(含同分處理成績),但未達到所填報專業分數要求、且願意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調劑錄取,專業不服從調劑者,将進行退檔處理。

華東師大暫定于7月5日前公布錄取結果。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後續聯考志願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後續各批次聯考志願錄取。

錄取強基計劃的考生可以享受哪些學術資源?

據悉,“強基計劃”學生将自動進入卓越學院。

具體而言:

學校為“強基計劃”學生設定更具挑戰性的培養方案,包含全英文課程、榮譽課程等,強調思維和能力的雙重訓練。學生可根據個人發展需要申請定制個性化培養方案;

實行小班制教學和導師,。配置高品質的師資開展小班化教學,選聘校内外優秀教師擔任導師;

提供進階式學術訓練,學校開放重點實驗室,打造專項學術研究項目,設定大一到大四的進階式學術訓練計劃,推動學生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早進課題組,保障學生100%體驗完整科研訓練的機會;

參與高品質國際交流,邀請海内外名師開設講座和高水準課程,支援學生參加國内外學術會議、交流項目或科研實習。通過定制項目的方式讓學生在大學期間有多元文化體驗的經曆;

享受本碩博銜接培養,實施學分制和開放的選課制度,在第3-4學年,學生可以選修研究所學生階段課程;強基計劃學生完成規定的大學階段有關課程,達到轉段要求後,按照《華東師範大學強基計劃學生本研銜接轉段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要求直接進入研究所學生培養階段,并鼓勵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此外,華東師大實行階段性考核和進出機制。學校每學年對學生的興趣志向、學業狀态、學術成果等進行全方位考察和全過程評估,未通過考核者将退出“強基計劃”,不再享受強基計劃有關政策。

華東師大對符合培養要求的強基計劃學生實行本研銜接培養。進入研究所學生階段後,學生主要在強基計劃所在基礎學科專業進行培養,部分學生也可根據培養方案在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進行學科交叉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