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起火、漏電、燙傷……智能馬桶行業亂象将上“緊箍咒”

作者:半兩财經

體驗過智能馬桶的舒适會覺得它“真香”,可有過屁股被燙的經曆後會忍不住吐槽一句“智障”……家居智能化成大勢所趨,連馬桶也不例外。智能馬桶已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呈現快速增長态勢。但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後發現,智能馬桶市場繁榮的背後存亂象,不僅發生自燃,還有人被燙傷。

好消息是,電子坐便器(又稱“智能馬桶”)将被列入強制性認證産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今日公告明确,從2025年7月1日起,列入CCC認證目錄的電子坐便器等産品,應當經過CCC認證并标注CCC認證标志後,方可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起火、漏電、燙傷……智能馬桶行業亂象将上“緊箍咒”

智能馬桶配置率漲幅遠超普通馬桶

“大冬天上廁所再也不會冰得一哆嗦,幸福感倍增。”孫先生說,他在身邊朋友的推薦下花3000多元換上了智能馬桶。座圈的自動加熱功能最貼心,省去了定期清洗馬桶坐墊的麻煩。“原本的老式馬桶,冬天全靠棉制的馬桶座套來保暖,但時間久了容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現在的智能馬桶衛生了很多,有的還配置了洗護功能,省了廁紙,對痔瘡患者比較友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受到青睐,除了電視、冰箱、空調、門鎖等之外,就連馬桶也在智能化。據奧維雲網(AVC)監測資料顯示,到2023年1-7月,智能馬桶配置率同比大漲8.7個百分點至37.3%,遠超普通馬桶2.1個百分點的漲幅。智能馬桶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新興明星品類。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釋出的《中國智能衛浴電器産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報告中顯示,大陸是智能坐便器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2022年中國智能坐便器内銷額達317億元,同比增長1.7%,内銷量達965萬台,同比增長3.9%,市場銷量占全球市場的56%;出口市場不斷取得突破,2022年中國智能坐便器出口量達184萬台,同比增長4.2%。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甚至預測,至2026年,電子坐便器在中國市場的普及率将快速提升至11%。

中國智能馬桶産量占全球66%

龐大的市場潛力自然吸引了衆多企業入局,經在企查查平台查詢,截至目前,智能馬桶相關現存企業已超1500家,成立年限多集中在5-10年,占比超4成。

公開資訊顯示,目前,大陸是全球智能馬桶第一制造大國,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智能衛浴電器專委會統計資料,2022年中國智能馬桶年産量為1169萬台,2023年增長趨勢不變,總産量連續三年突破千萬台,中國智能馬桶生産量已占全球生産量的66%;主要産區集中在廣東佛山、廣東潮州、福建廈門/南安、上海及蘇杭、浙江台州/衢州等地區。

線上爆款前兩名售價不到千元

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專職副理事長朱軍介紹,得益于産業和市場的快速發展,已擁有一批優秀的品牌企業,其中知名品牌有幾十家。同時,也有不少新進入的企業和中小企業。

據了解,智能坐便器除了箭牌、惠達、恒潔、九牧以及中宇、阿波羅、東鵬等本土品牌,杜拉維特、唯寶、科勒、TOTO等外資品牌憑借先發優勢也占據國内一定市場佔有率。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智能馬桶一般常用的功能有座圈加熱、溫水洗淨、暖風烘幹、遙控感應、夜間照明、停電沖水、殺菌、除臭等。内銷市場中,線下管道是智能坐便器産品的主銷管道,主要集中在建材市場和工程管道;線上管道近年來迅猛發展,新進入的品牌多選擇線上管道作為發力重點。

目前國内市場智能馬桶産品主要分為分體式和一體式。分體式智能座便器功能集中在座便器蓋上,價格在1000-3000元之間,可直接安裝在傳統座便器上。一體式智能座便器則是将電子元器件與坐便器進行一體化設計,國産價格在4000-6000元、合資産品價格在8000-12000元。

奧維雲網(AVC)線上推總資料顯示,2018年線上智能一體機均價為4060元,智能馬桶蓋為2052元,兩者價差為2008元。到2023年,智能一體機、智能馬桶蓋的均價分别為2505元、1383元,價差為1122元。

不過,北青報記者在電商平台浏覽發現,智能馬桶的價格分化更明顯,從600元至2萬元不等,有近30個品牌。熱銷榜前三名分别為899元的陶爾曼全自動智能馬桶,799元的九牧抗菌節水馬桶,3099元的恒潔智能馬桶。

根據奧維雲網(AVC)線上監測資料顯示,無論是智能一體機還是智能馬桶蓋,低端價位段确實有明顯增長。2023年,智能一體機中1500元以下産品的銷額占比達到13.7%,智能馬桶蓋中1000元以下産品銷額占比提升至21.6%。“目前市面上低端價位段主要是新興品牌在做,産品功能通常較簡單,隻具備座圈加熱、婦洗臀洗、感應沖水等基礎功能。”

起火、燙傷、仿冒等亂象叢生

毫無疑問,國内智能馬桶市場已進入快速成長期。但随着市場規模擴大,生産企業增多,市場競争加劇,上市産品也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智能馬桶涉水、涉電,與人體直接接觸,有一些不規範生産的産品存在較大的安全隐患。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有關智能馬桶的投訴資訊有2600多條,涉及漏電、品質差、虛假宣傳等問題,其中還提到多個國内外知名品牌被仿冒,大多是在産品出現問題聯系售後時才得知的假貨。而公開報道顯示,近幾年電子坐便器起火事故、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被燙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其中也不乏一些知名品牌。

2019年,陝西西安一男子花4000元買智能馬桶,結果使用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馬桶坐墊溫度過高、噴出的水燙屁股、冬天還吹冷風。聯系品牌維修人員上門,卻被告知他買到的假貨。

智能馬桶起火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還有人被燙傷。2023年,福州一男子家的智能馬桶在使用過程中突然漏電,馬桶内置的電源線路産生火花,險些把家給燒了。2023年7月,遼甯沈陽一女子使用智能馬桶蓋時突然噴出滾燙的熱水,後經醫生診斷為二度燙傷。

此外,也有不少人買到了假貨。北京的朱女士2023年2月花1700元網購了一個智能馬桶,可是沒用多久,智能馬桶就出現了各種問題,完全“不智能”了!聯系到廠家後被告知這是仿冒品,無法提供服務,隻能找賣家解決。而朱女士從網上購買智能馬桶的賣家已經閉店,根本無法聯系。

全國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均通報過電子坐便器抽檢不合格問題。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安徽省市場監管總局、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官方質檢部門也公布過電子坐便器抽檢不合格問題。

起火、漏電、燙傷……智能馬桶行業亂象将上“緊箍咒”

準入門檻亟待提高

公開資訊顯示,智能馬桶起源于歐美國家,之後在日本、南韓迅速發展,進入中國後智能馬桶起初用于醫療和老年保健,目前,一些特殊的醫療中心以及老年保健中心對智能馬桶的應用較為普遍。為了彰顯品質,高檔酒店的衛生間也會選擇安裝智能馬桶。

随着人們的生活水準和消費更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家中安裝智能馬桶。甚至出現中國遊客去日本搶購馬桶的現象。2015 年,财經作家吳曉波的文章《去日本買隻馬桶蓋》更是讓智能馬桶成為熱議話題。

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衆多企業湧入該賽道試圖分一杯羹。據智研咨詢《2024-2030年中國智能衛浴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顯示,大陸智能衛浴行業的參與者主要以内外資高端衛浴品牌、區域性地方品牌,以及代工品牌為主,此外,部分家電品牌、網際網路品牌也都參與到智能衛浴行業來。

“在中國智能馬桶是所有家居品類中發展比較快的。這個賽道正向大衆市場轉化,但滲透率尚在初級階段,和日韓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小米生态鍊Specialist邢子濤表示,因為市場準入的門檻比較低,代工廠也比較多,現在智能馬桶品牌比較雜,品類形态多樣,品質也良莠不齊。

邢子濤介紹,智能馬桶技術複雜,部件涉及氣、電、水、傳感、焊接等多個領域技術,尤其是在潮濕的環境中應用,隐患還是比較多的。“這個産品是直接跟人的私密部位接觸,安全性和衛生性是非常關鍵的。”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智能馬桶是一個相對新興的産業,由于缺乏統一的标準和監管,一些不良商家為降低成本,采用劣質材料或縮減生産工藝,導緻産品品質下降,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隐患。部分廠商在宣傳時過分誇大産品功能,導緻消費者在實際使用中産生落差感。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市場上部分産品的品質隐患,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更可能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加強監管和提高準入門檻尤為重要。是以,針對智能馬桶出台強制性标準是十分必要的。

即将實施3C強制認證

據了解,4月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釋出會,對《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對商用瓦斯燃燒器具等産品實施強制性産品認證管理的公告》進行解讀。其中提到,從2025年7月1日起,電子坐便器等産品應當經過CCC認證并标注CCC認證标志後,方可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2024年7月1日起,指定認證機構開始受理CCC認證委托,涉及的認證工作由現已具備相應産品種類指定業務範圍的認證機構承擔,實驗室将另行指定。

據了解,CCC認證是中國強制性産品認證的簡稱,CCC認證是公正權威的消費指南和維權利器,通過認證的産品,會在本體或外包裝等顯著位置上加施CCC标志,能夠解決供需兩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消費者隻要看到這個标志,就可以放心實作産品品質安全“盲選”,更有利于消費者行使知情權、選擇權。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專職副理事長朱軍介紹,目前,已有家用電冰箱、電熱毯等19種常用家電産品實施CCC認證,産品品質較為穩定。此次将電子坐便器列入CCC認證目錄,意味着市場上的每一款電子坐便器都必須經過嚴格的産品測試和生産條件稽核,確定其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标準和要求,這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電子坐便器的整體品質水準,規範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對促進電子坐便器行業的高品質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副司長李春江表示,考慮到企業為适應CCC認證各項管理和技術要求,對生産工藝、管理流程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完善,對已經出廠進入銷售領域的産品庫存也需要一定的消化周期,是以在新産品CCC認證強制實施之前,為給企業留有1年過渡期。而為了降低企業獲證成本,要求有關認證機構和實驗室在確定認證品質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合理采信企業已有的國際認證、自願性認證、委托檢測報告等各類合格評定結果,簡化認證環節,提高企業獲得CCC認證的便利度。

邢子濤表示,從流程上來看3C認證是比較成熟的,因為大部分的家電品類都有3C認證,有專門的機構,也有中介機構,申請期限一般兩個月,長點的三四個月,最長不超過半年。

對于目前已經推向市場的産品,相關部門會給企業一定的過渡期消化處理。但如果過渡期後仍未獲得3C認證,可能會面臨被召回或停産的風險。

提醒:購買時别忘查認證

目前有些廠家在宣傳産品時聲稱已經過3C認證,但實際上隻有插電頭有相應辨別。對此,多位專家強調,3C認證并不是隻針對插電頭,而是針對整個智能馬桶産品實施的強制性認證,包括其設計、材料、工藝、結構、功能、性能等多個方面。

業内人士提醒,選購智能馬桶時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再根據尺寸、功能、安全性以及細節等進行篩選,判斷品質時,在沒有3C認證的情況下,可以檢視産品是否獲得中國計量認證(CMA)資質或者中國品質體系認證(CQC),此外,可以參考其他使用者的評價和建議、選擇知名品牌和正規管道等方式來判斷産品的可靠性,確定産品的品質和售後服務。

由于智能馬桶蓋的操作也存在相關注意事項,安裝和使用過程中還要遵循産品說明書和安全規範,確定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實習生/張祉譞

編輯/田野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資訊網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