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董宇輝的“蕃薯幹理論”,我頓悟什麼是無用的力量

作者:洞見
看了董宇輝的“蕃薯幹理論”,我頓悟什麼是無用的力量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作者:洞見July

前兩天,刷到一則董宇輝賣蕃薯幹的視訊。

本以為就是普通的帶貨,但看到那麼高的點贊,我下意識點開了評論區,看到這樣一條評論。

看了董宇輝的“蕃薯幹理論”,我頓悟什麼是無用的力量

什麼樣的蕃薯幹有這麼大魅力?

我忍不住看了下去。

剛開始,董宇輝拿着那個短而小的蕃薯幹,說道:

生活中我們買蕃薯,大多不會買小的,因為它沒法蒸也沒法烤。

它這麼小的個頭,注定要在蕃薯的世界裡被鄙視、被淘汰的。

彈幕紛紛附和,可他話鋒一轉,接下來的一段話,讓人深受感動。

董宇輝說:

不過,在零食界,它搖身一變成了人見人愛的點心。

因為小巧玲珑的身材被大家所選擇,因為軟糯香甜的口感而被大家所喜歡。

發現了嗎?它隻是沒找到自己的舞台。

我們人也是一樣,不要否定自己。

看了董宇輝的“蕃薯幹理論”,我頓悟什麼是無用的力量

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像這個小蕃薯。

出身普通,長相平凡,身無長物……努力打拼了半輩子,還是活得很辛苦。

有時候我也常常想,是不是我注定就這麼沒用,再怎麼掙紮也難以達到想要的高度。

但董宇輝的話,讓我恍然大悟。

就像那款蕃薯幹一樣,本來蕃薯太小會不受歡迎,可就是因為它太小,反而有了自己獨特的優勢。

莊子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這世上并沒有完全一無所用的事物。

所謂的無用,換個思路看,它同樣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

1

英國哲學家邊沁曾說,當今社會,是一個功利主義主宰的社會。

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物質,以獲得最大程度上的幸福和快樂。

但我們卻忽略了,高回報,必然伴随着高風險。

得到的越多,我們也将面臨同等程度的失去。

前幾天看到一個話題#北京職場50萬定律#。

意思是說,任何機關,任何職業,隻要工資年入超過50萬,基本上都要犧牲個人生活。

也許是放棄了睡眠,每天加班到淩晨兩三點,結果搞垮了身體;

也許是沒時間陪伴家人,缺席了孩子的成長,造成了一生的遺憾。

不管是哪種犧牲,都是再多錢也買不回來的奢侈品,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比拟的财富。

等到你深切體會過失去就會明白,那些你曾經苦苦追尋的東西,隻是生命裡的昙花一現。

而那些你忽視的睡眠,忽視的陪伴,才是人生中最珍貴的東西。

日劇《我,到點下班》中,結衣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職員。

她每天下午6點準時從工位上起身,不管别人多卷,她總是到點就下班。

在她的生活裡,業績不重要,能否升職也不重要。

她最幸福的時刻,就是趕在便利店關門前,買一杯限時半價的啤酒犒勞自己。

反觀她的同僚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得不加班的理由。

三谷是公司元老,思想頑固,信奉拼命工作,才是展現自己價值的最佳途徑。

賤嶽剛生完孩子,怕同僚對自己産生異樣的眼光,哪怕摸魚也要強迫自己留在工位上。

種田為了成為業界第一,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也是以使一段美滿的感情無疾而終。

他們總是勸結衣,要努力加班,要獲得上司的認可,否則你的人生将毫無出路。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結衣也曾被繁重的工作折磨得焦頭爛額,用頻繁加班來證明自己。

但在一場險些喪命的意外後,她開始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最終決定把更多精力分給生活。

也許在别人看來,結衣有些不求上進,對工作也略顯敷衍。

但隻有她自己知道,不再逼自己變得更優秀後,她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平靜。

不再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她反而能專注當下,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人生。

很認同一句話,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煉。

因為外物固然重要,可若一輩子隻想要物質,人就難免活得空虛。

隻認定一種價值觀,人就會迷失自己,失去選擇的權利。

說到底,人活得是好是差,并沒有唯一的标準。

别把自己逼得太緊,順其自然,生命才會逐漸變得鮮活和完整。

有時候,會享受無聊的人,反而比急功近利的人活得更豐盈。

嘗試去做些不同的事,也許你的人生會有另一種可能。

2

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錢前院士提到過一個“差生相對論”。

看了董宇輝的“蕃薯幹理論”,我頓悟什麼是無用的力量

他拿出兩把相似的水稻,把其中一把交給了撒貝甯。

兩人同時彎折水稻,一把韌而不斷,一把卻“咔嚓”一聲就變為兩截。

撒貝甯指着頭尾分離的水稻說,這肯定是屬于“差生”。

錢前院士點了點頭,說道:

這種水稻苗,纖維素含量很低,因為杆太脆弱,也結不了多少稻粒。

在普通的稻田上,它确實屬于“差生”。

但是,它也有用。

因為在稻魚共生的環境裡,它既能成為草魚的飼料,又能為田地增收,它就變成了“優等生”。

你看,有用和無用并不是對立,而是事實的不同面。

一些你覺得沒有價值的東西,或許換個位置就能派上用場。

那些看起來無用的事,遇到了合适的機會,它也能發揮大作用。

錢院士還講起了自己和“差生”稻苗的淵源。

讀研究所學生的時候,大家都挑又高又大的種苗來培育,隻有他挑那些又弱又小的來研究。

大家都說他做的實驗根本沒用,但錢院士始終覺得,差生也會有用武之地。

多年後,稻魚共生的概念被提出。

錢院士對弱苗的研究,終于在這一刻有了意義。

想起爆火的演員張頌文的故事。

在不拍戲的時候,張頌文也喜歡做些無用的事。

他給自己的小院種滿了花,天氣好的時候,就坐在院子裡讀書寫字,侍花弄草。

他還喜歡去逛菜市場,即使什麼也不買,他也能對着來往的行人看得津津有味。

很多粉絲都替他着急,說他應該趁着這個紅勁兒,多露臉,多接戲,多賺錢。

但張頌文仍舊我行我素,對名利聲望還是淡淡的态度。

後來,張頌文在《狂飙》中飾演魚販時,憑借一個洗手的小細節演活了這個人物。

有人問他,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動作?

他卻回答,沒什麼,是因為現實中的魚販就會這樣做。

粉絲這才明白,正是那些沒用的經曆,才成就了張頌文如今的演技。

林語堂曾說:“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無用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時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到了一定年紀,人才會懂得,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事事都求結果,反而沒有結果,人人處心積慮,最終得不償失。

人生最高的境界,恰恰是不必着急,是無需攀比。

嘗試去做些無用的事,享受一陣清風,等待一朵花開。

順其自然往前走,有時無用之用,反而能成為大用。

3

葉嘉瑩,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

她站在講台上,将那些不朽的詩篇講給學生。

可越來越多的人問她:“您講的詩詞很好聽,可對我們實際生活有什麼幫助呢?”

葉嘉瑩回答說:“确實,你聽了我的講課,不能用來評職稱,也不會加工資。

但古典詩詞中蓄積了古代偉大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

所謂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誦讀古典詩詞,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

想想我們的生活,很多東西都是這樣。

你以為音樂沒用,它卻陶冶了你的情操,讓你的心境更上一層樓;

你以為美術沒用,它卻能提升你的審美,讓你看到生活中的美好。

人活着,有用保證了生命的延續;但無用,卻可以讓人活得更好。

就像蔡康永說的:

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大都沒有什麼用:愛情,正義,自由,尊嚴,知識,文明。

人間千萬事,并非隻有實用主義。

享受無用之用的樂趣,你才能感覺到生命的美意。

媒體人@福書講過自己的一位上司。

他是銷售部主管,既要處理部門事務,又要每天維護客戶,任務非常繁重。

但不論工作多忙,他每周都要抽出半天的時間去水庫釣魚。

而且釣魚的時候,他從來不接工作電話,不回工作微信,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

剛開始他們很不了解,魚釣得再好,也不能升職加薪,說不定還會是以而流失客戶。

但不管其他人怎麼說,主管的釣魚習慣多年來從未改變。直到有一天,同僚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主管這才回答說:“釣在娛,而不在魚。

在釣魚的過程中,我心無旁骛,什麼也不想。這種輕松的狀态,才是釣魚最大的樂趣。”

發現了嗎?

很多讓我們舒心的事,不見得有世俗意義上的用處。

當你為春日的繁花驚豔,為秋日的餘晖駐足,這本身就夠美夠浪漫了。

人活得最大的意義,在于感受,在于欣賞,在于做些美好的事,讓自己的心靈富裕。

梁文道先生說: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很多生命的奇迹,往往都是從無用開始的。

你不知道自己讀的哪本書,某一天就會直擊别人的心靈,讓你得到一個轉運的機會。

你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哪件事,會慢慢積少成多,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刻開花結果。

它們填充了我們大部分的生活,有心之人,自然能從中獲得快樂。

人這輩子,汲汲營營不是目的,享受生活才是最大的意義。

做些無用的事,做個有趣的人。

好好度過當下的日子,未來的你也會和幸福撞個滿懷。

《莊子·人間世》中,記載着這樣一棵樹。

在木匠看來,它做船容易沉,做棺材容易腐,做器皿容易爛,做柱梁容易被蟲蛀。

是一棵無用之樹。

可就是因為它的無用,這棵樹免遭砍伐之禍,在千百年的時光裡,長到了遮天蔽日的地步。

它也是以成為神樹,被人觀賞,受人供奉。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有用才是人生的終極追求,每做一事,都要盤算着去達到怎樣的目的。

可當你拼到最後才會懂,人生的很多成就,生命裡的真正幸福,反而來自那些無用之事。

周作人曾說:

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

閑來無事時,學着和明月作伴,和花草共生。

參透了無用之用的智慧,你就一定能活得有情有趣,活得自在豐盛。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