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作者:文學報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微短劇觀察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近兩年特别是今年春節以來,《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等微短劇熱度“狂飙”吸引了更多大衆,這些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的劇集,題材五花八門,以快節奏、高密度、強沖突、多反轉著稱。穿越複仇、贅婿逆襲、豪門恩怨、甜寵虐戀等爽點俘獲大批使用者。據《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達373.9億,約是兩年前的10倍。

本文評論從豎屏微短劇觀察出發,指出不斷強化放大的“爽感”體驗、凝視快感和大量類似情感經驗的複制将觀衆帶入重複、輪回的文化拼貼中,不僅在與現實的疏離中淡化了對真實情感的感受力,也在倍速時間體驗中加劇了現實中的時間焦慮,使得習慣了“高密集度、高資訊量”叙事的觀衆無從适應。由此可見,未來微短劇發展的當務之急應是需要思考如何在微小叙事中承載深度之思,更加精細垂直化、專業化、類型化及規範化的創意生産已然是個中之義。

文 / 陸佳佳 李瑞冰

在豎屏時代,作為一種新型複合形态的微短劇憑借其獨特的視覺呈現與影像節奏引發了全新的媒介體驗。所謂微短劇,即主要是指那些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着相對明确的主題和主線、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網絡短劇。其在影視産業結構上主要表現為輕量化的内容與分衆化的傳播模式,并主要依賴各平台分賬模式、會員付費、廣告盈利、視訊号養成、小程式引流、直播帶貨及周邊産品開發等模式形成盈利生态。毋庸說,以豎屏媒介為主要形态的微短劇已異軍突起,成為文娛創意生産的新型網絡文藝形态,其獨特的屏界模式、微短結構、高倍速率、互動機制等均在當下引發一場全新的審美變革,即兼備爽感與快感的豎屏影像體驗。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01

被放大的豎屏景觀與“爽感”體驗

當下,“永久線上、永遠連接配接”這一看似永不停歇的媒介體驗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常态,豎屏移動終端更是加速這一場景的重要因素。其在媒介體驗上促成了閱聽人主動性的達成,完成了閱聽人與“移動螢幕”之間的互動性、内嵌式的耦合,人的在場無時不刻不被強調。與此同時,稍縱即逝的時間加速體驗在日常生活中也成為常态。由此,在文化産業機制中“注意力經濟”的隐秘支配力則更為凸顯,以視窗疊放的豎屏/小屏為主要呈現形态的微短劇,則在創作邏輯上耦合了這一經濟支配力的崛起。豎且小的新型螢幕所催生的影像語言範式主要表現為對誇張身體奇觀的展現,比如更傾向于展示身體細節,并在鏡頭語言上尤其注重中近特等景别的高頻交叉使用等,無限模拟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距離,試圖達成文本與觀衆之間的親密閱讀關系和“社交在場”的交往格局。

例如,時下熱搜度較高的《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同樣注重對身體奇觀的展示,影片采取“懸念叙事”的手法,讓女主和觀衆誤以為男主是一個“肥頭大耳”的粗糙漢子,但當男主出場時卻完全是個有顔有責任心的優質形象。為了凸出這種反差感,影片在表現男主出場時着重聚焦于對其俊朗的面部輪廓、修長的身形等特寫展示,使觀衆立即與驚訝的女主産生通感,并共同沉浸到對“高顔值”的審美中。可見,在豎屏劇的影像話語中,身體極其直覺地成為了被凝視的對象,彰顯了這類影片注重借助身體的視聽感覺來凸顯人物塑造、情感傳遞、主題表達的叙事機制。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 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

不僅如此,豎屏微短劇在影像上還試圖通過隔絕環境給觀衆造就一種“我即中心”的凝視快感。有效推動了視覺聚焦的達成,使觀衆不知不覺沉浸于其中,并與之共情。其實作途徑主要是通過刻意模糊背景環境,将人物前置并放大,誇張化人物的表情、動作,讓觀衆以一種超然于現實生活中的全知視角去感受人物與劇情的發展。如在熱播男頻微短劇《長風踏歌》中,男女主之間的主要沖突來源于一方對身份的隐匿與另一方對其身份的懷疑及推測,影片大量使用近距離鏡頭來表現雙方互相博弈的微表情。觀衆由此得以以全知視角窺探人物内心,在掌握劇情和情感走向中獲得“我即中心”的快感。

與長劇種相比,微短劇在文本内容上更注重語言的細碎性陳述,情節的強戲劇化設定,人物沖突的強沖突化,結構的碎片化搭建,音樂的土味化呈現,演員表演的誇張化等。閱聽人可以在任何如小憩、通勤間隙,甚至是行走等運動狀态下以任何姿态觀影,這與快節奏、運動感的微短劇内部節奏綿延聚合為整體,由此更加速了互動、“爽感”觀影體驗的吸引力達成。

02

“資料庫”叙事與後現代文化表征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 短劇《哎呀!皇後娘娘來打工》

微短劇在文化表意上飽含了對大衆文化或亞文化的移植與模仿。目前,微短劇的内容生态主要分為男頻和女頻,主體内容可分為重生、穿越、魂穿、複仇、逆襲、霸總、甜寵、虐戀等幾類熱門故事類型。其在文本範式上呈現出典型的可檢索性,或曰“資料庫叙事”特征。由此提升了這一類型劇的叙事效率,在創作上為某些同質化速食微短劇創作提供了野蠻生長的路徑,即通過将各類爆點元素連接配接在一起快速形成商品并投放市場搶占流量與資本。具言之,這種“資料庫叙事”的底層叙事邏輯來自于對大衆文化場域中各類熱點、熱梗話題的沿用、拼貼、戲仿或二次重構。比如男頻微短劇主要以男主前期身為窮小子被侮辱而後又逆襲歸來為主線劇情,通過類似情節的複制來刺激觀衆的“爽點”,例如在今年3月份的熱播微短劇《龍年大吉之衣錦還鄉》《師姐風華絕代少爺隐龍歸來》中,“有錢有身份”就成為了劇情反轉的最重要拐點,隻不過前者偏向于“窮小子逆襲”,後者則指向了“失憶少爺回歸”的俗套情節。而這類劇中的女性形象往往也秉承同一叙事準則,在男主身份披露前選擇逃婚、離婚、分手,而在劇情反轉後又重歸于好。此類重複情節的目标閱聽人十分明确又屢試不爽,成為了部分觀衆的情感宣洩口。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 短劇《師姐風華絕代少爺隐龍歸來》付費頁面

女頻微短劇則大多落點于情感,将熱門的情節如穿越、女配重生、“手撕渣男”等進行複制粘貼。有些影片甚至通過對熱門影視劇集、網絡小說進行挪用拼貼更直接地達成這種類叙事的積累。例如今年春節期間熱播的《病嬌反派攻略計劃》,将高熱度的影視劇《長月燼明》與小說《黑蓮花攻略手冊》的故事情節進行拼貼,劇中“男主天寒罰跪”“女主偷偷送飯、為其驅寒取暖”等情節都可以從《長月燼明》中找到索引。在人物設定上,影片則采用了《黑蓮花攻略手冊》中的女主“穿書”設定,女主以多重人生的形式與男主進行糾葛,且每一次重生都會以“宮廷内鬥”“小媽文學”“追妻火葬場”等不同網絡熱門情節來吸引不同圈層的閱聽人。另外一部爆火劇《成為惡毒女配之後拿下男主》則采用“重生穿越+惡毒女配”的設定,上演“手撕渣男”的複仇戲碼,女主在重生後性格大變,開始以女配性格和全知視角切入原有時空,并掌控與重置這一時空事件的發展動向,其複仇決心十分堅定,擺脫了以往影視劇中早已令觀衆厭煩的“白蓮花叙事”,讓觀衆直呼“大快人心”。可見,這些熱門微短劇在快節奏、強拼貼的叙事準則下不斷刺激觀衆的新痛點、新爽點,進而在每一次投流中以新的叙事奇點囊括新的閱聽人。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 華人創辦的海外短劇平台ReelShort

面向海外輸出的微短劇更凸顯出這種後現代性的話語表述。諸如在海外豎屏短劇平台ReelShort、DramaBox、Expisode、99TV、GoodShort等播映的《新豪門恩怨》《幕後老闆是我老公》等熱門劇,在文本上尤為注重将國内盛行的豪門、霸總、甜寵等元素與西方文化中的狼人、吸血鬼等元素進行在地性雜糅,進而使得中國式網劇迅速出海,收獲了大批海外觀衆,成為影視作品“走出去”的另一蹊徑。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縱觀微短劇的發展,在豎屏景觀中被不斷強化放大的“爽感”體驗、凝視快感和大量類似情感經驗的複制将觀衆帶入重複、輪回的文化拼貼中,不僅在與現實的疏離中淡化了對真實情感的感受力,也在倍速時間體驗中加劇了現實中的時間焦慮,使得習慣了“高密集度、高資訊量”叙事的觀衆無從适應。由此可見,未來微短劇發展的當務之急應是需要思考如何在微小叙事中承載深度之思,更加精細垂直化、專業化、類型化及規範化的創意生産已然是個中之義。2024年,廣電總局推出“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旨在通過此主題模式創作出一批兼具文化内涵與經濟效益的精品微短劇,各平台媒體也自發探索微短劇發展的新路徑,如抖音采用“聯手名導”的方式推進微短劇的精品化發展,其與周星馳合作的《金豬玉葉》第一季預計于今年5月上線。一言以蔽之,不斷探索如何在全媒體數字技術的場域下開辟出一條創作出高内涵、高品質,承擔起講述中國故事,建構與傳播積極正向中國形象的精品内容路徑,應當是未來微短劇發展的應有之義。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短劇資料圖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新浪微網誌

@文藝速效丸

小紅書

@41樓編輯部

小宇宙播客

2024文學報開啟訂閱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微短劇觀察:走紅國内外,豎屏能否改善凝視體驗與叙事套路?

郵發代号3-22

周刊 / 全年定價:6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