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啤酒高端化開啟下半場:擴容、擠壓,錯位競争将更明顯|行業風向标

啤酒高端化開啟下半場:擴容、擠壓,錯位競争将更明顯|行業風向标

(圖檔系AI生成)

過去幾年,啤酒行業達成高端化共識,酒企酣戰高端。硝煙四起,結果不負衆望:連續三年,啤酒産業利潤增幅遠超産量和收入增速。

行至2023年,啤酒高端化戰意仍濃。随着啤酒上市公司年報出爐,高端化驅動行業增長确定性更強。

不過,就在行業歡呼高端化引領行業回暖的同時,資本市場或并不願為此“買單”。最明顯的是,啤酒股價走勢與企業業績背離,行業top5的華潤啤酒(00291.HK)、百威亞太(01876.HK)、青島啤酒(600600.SH)、燕京啤酒(000729.SZ)、重慶啤酒(600132.SH)的股價均在去年坐上“過山車”,百威亞太、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等股價甚至腰斬。

多位業内人士向钛媒體APP表示,“從各家表現可以看出,啤酒持續高端化是必然,目前也僅僅走完上半場。下半場,頭部企業錯位競争、差異化競争将會更加明顯。不過,存量時代博弈新增量,還要關注啤酒企業産品持續更新及降本增效。”

高端化驅動業績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3年大陸啤酒産量近5000萬千升,為曆史峰值。此後産量就持續下降,到2017年跌破4000萬千升。2020年,受外部環境影響,大陸啤酒産量為3411萬千升,下降幅度達到7%,進一步放大了啤酒産量下跌趨勢。

随着啤酒行業産銷量見頂趨勢明顯,啤酒行業逐漸達成利潤導向共識,并加速發力高端化。

2021年開始,啤酒産量止跌回升。經钛媒體APP梳理,2021年-2023年,大陸啤酒産量分别為3562萬千升、3569萬千升、3789萬千升,增長5.6%、1.1%和0.8%。

同樣也是2021年開始,大陸啤酒産業出現“量價齊升”趨勢。中國酒業協會資料顯示,2021年啤酒利潤總額為186.80億元,同比增長38.41%;2022年實作利潤總額225億元,同比增長20%;2023年實作利潤總額260億元,同比增長15.1%。

産量小幅回升,利潤增長明顯,業内将其歸功于啤酒高端化更新。資料顯示,2022年,大陸中高端啤酒産銷量約為1500萬-1800萬千升,占行業總銷量的35%-40%,其中高端及超高端産品約占15%-20%,中高端市場佔有率比2021年提高10%以上。

從企業層面也能找到佐證。作為一個高集中度産業,TOP5啤酒企業貢獻的産量占行業總産量的80%以上,收入占比高達80%。目前,除燕京啤酒尚未披露年報外,其餘四家均已公布2023年業績,其中,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在2023年均取得營利雙增成績,且各家酒企高端化戰績都較為搶眼。

比如,2023年,百威亞太收入68.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1.1%。收入增長一方面來自銷量上升4.6%,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和印度市場高端化的帶動,每百升收入增長了6.2%,中國市場收入同比增長了12.8%。

業績會上,百威亞太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聯席主席楊克表示,“中國啤酒市場中低端銷量有所下滑,但高端和超高端啤酒市場增長依然非常好。”

同期,華潤啤酒次高端及以上銷量達到250萬千升,同比上升18.9%;青島啤酒中高端以上産品銷量324萬千升,同比增長10.5%。

上半場啤酒高端化不及預期

業績創新高,啤酒股股價卻跌跌不休。

以百威亞太舉例,其股價在2023年初一度達到27港元,後一路震蕩下行,截至今年4月11日收盤,報10.76港元。

青島啤酒股價也在去年經曆了大波動,從去年4月的階段高點125.65元下探至目前的76元左右;重慶啤酒股價更是單邊下行,目前67元左右的股價已經較去年初跌去一半。

抛開消費整體偏低迷影響,啤酒股價下行的原因還在于市場對啤酒高端化的預期偏低。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市場對2024年啤酒行業高端化節奏的預期依然偏悲觀。華創證券也認為,市場對高端化的過度擔憂導緻估值回落。

分析來看,一方面,對比海外多數國家中高檔酒占據消費主流,中國啤酒市場低檔酒仍占比較高。即使是頭部企業,目前中低檔酒仍是收入大頭。比如,2023年,華潤啤酒的啤酒業務實作營收368.65億元,其中,次高檔及以上産品的占比為22%;青島啤酒中高端以上産品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為40.5%。

另一方面,相比百威亞太等國際品牌,國産啤酒噸價依然偏低。根據最新财報資料,2023年,華潤啤酒噸價為3306元,青島啤酒噸價為4172元,重慶啤酒噸價4942元,而百威亞太啤酒噸價早在2022年就達到5270元,這是因為百威亞太高端産品占比超過了50%,是以其噸價也與國産啤酒拉開了差距。

加之經曆了2023年消費低迷的沖擊,部分啤酒企業高端化已經出現疲态。最典型的是重慶啤酒,其2020年-2023年高檔産品收入增速從26.28%下滑至4%,緻使其收入及歸母淨利潤增速放緩。

此外,華潤啤酒也明确表示,“2023年啤酒銷量同比增長0.5%的增速不及預期,勇闖天涯superX增長也不及預期,部分區域增長不及預期,如山東市場增勢不如從前。”

但華創證券認為,啤酒高端化方過半程,是龍頭中長期盈利提升的核心驅動。對比國内其他消費行業看,在過去二十年中國消費品在通脹大浪潮下,啤酒并未跟上更新步伐,僅是近5-6年加速提升,仍有明顯“後發優勢”。

下半場擴容與擠壓并存

啤酒高端化上半場,企業核心動作是密集推出高端産品,将産品價格不斷上移。例如:華潤啤酒三款高端化産品喜力、雪花純生、superX,分别定位12-15、10-12、8-10元價格帶,還推出了定價高達1199元的醲醴;重慶啤酒則推出重慶啤酒精釀生啤、烏蘇1986;燕京啤酒推出業内首款玻尿酸啤酒獅王玻光釀玫瑰葡萄精釀等。

尤其在精釀啤酒這一塊,已經成為行業新風口,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2023淘寶天貓啤酒行業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入局精釀啤酒市場的商家數量對比2022翻了一倍,商家推出的各種精釀産品,動銷商品數量同樣增長超120%,預計這一增長趨勢在未來幾年仍将持續。

目前,國内精釀啤酒品牌數量呈倍數增加,當中不乏頭部啤酒廠躬身入局。青島啤酒、百威、燕京、重慶啤酒等頭部大廠均加入了精釀啤酒市場争奪戰。

中金公司預測,2025年,精釀啤酒市場規模(銷售口徑)将達到1342億元,占整體啤酒市場規模的17.2%。

酒類分析師肖竹青認為,“國内高端啤酒市場面臨兩個大挑戰,分别是進口啤酒和精釀啤酒,它們針對高淨值人群瓜分了高端啤酒的消費場景。各大啤酒廠紛紛押寶中高端啤酒新品發展,但是如果市場投入模式不改變,還是難以撼動百威啤酒在中國高端啤酒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

總的來看,業内普遍認為,上一輪啤酒高端化更新更多是消費結構從低端向中高端整體結構性更新,新一輪除了結構性更新外,高端化更新分層也會更加細化。

也就是說,啤酒高端化下半場,行業差異化競争、價格錯位競争将更加明顯。華創證券報告指出,啤酒8元以上會持續擴容;8-10元取代6元确定性較高;10元以上擴容與擠壓并存,需長期培養,目前宏觀背景下難度更大,但玩家更少。

而在上述幾個價格帶上,目前TOP5啤酒企業均有代表産品坐鎮,優勢明顯,下半場頭部企業的産品更新将持續。

當然,随着啤酒行業進入存量競争時代,啤酒企業降本增效也是一大看點。過去幾年,啤酒企業紛紛主動去除低檔的負利潤産品,同時主動優化産能。

一方面,酒企關閉了不少工廠,比如華潤啤酒在2016年-2021年間至少關閉了26家工廠,青島啤酒2019年表示3-5年内關閉10家工廠。

另一方面,關廠的同時,頭部酒企還加大了優質産能擴充。最近的3月29日,青島啤酒年産100萬千升高端特色啤酒生産基地在青島市崂山區青島啤酒五廠開工。

值得一提的是,業内預測,2024年啤酒行業将釋放成本紅利。2024年,大麥成本采購價格預計下降10%左右,啤酒企業回瓶率提升有助于降低綜合包材成本,預計2024年每千升酒生産成本将同比下降,有利于利潤增幅。

但綜合來看,即使目前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啤酒高端化仍是行業第一趨勢。(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楊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