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DS道路覆寫率高達99%!餘承東:華為智駕不是期貨是現貨,而且是最好的現貨【附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作者:長江雲
ADS道路覆寫率高達99%!餘承東:華為智駕不是期貨是現貨,而且是最好的現貨【附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圖檔來源:攝圖網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還未達到最進階别,在此過渡期間,國内企業紛紛推出自家的智駕系統。這些智駕系統結合了人工智能、傳感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可以有效提高駕駛安全性和舒适性。國内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和研發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動了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随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熟,智能駕駛系統将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4月11日,在華為鴻蒙生态春季溝通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發表演講。餘承東表示,鴻蒙智行首款智慧轎車智界S7開啟海量傳遞。華為表示,智界S7一分鐘下線一台車。同時,智界S7首發搭載華為視覺智駕方案——HUAWEI ADS 基礎版,在相關表現中超越鼻祖特斯拉,而且能讓更多的使用者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智能駕駛的樂趣。

同時,餘承東表示,智界S7提車即享智駕,華為高階智能駕駛城區NCA全量更新,“不是期貨是現貨,而且是最好的現貨。”“有路就能開”,餘承東稱,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ADS已經覆寫中國4萬多個城市城鎮鄉鎮,能覆寫全國的城市主幹道、全量的支路甚至一些毛細路,第三方測試結果顯示,道路覆寫率達到99.56%。

——自動駕駛分級标準

目前市場上通用的自動駕駛分類方式采用的是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于2014年制定的J3016自動駕駛分級标準。SAE對自動化的描述分為6個等級,即L0級至L5級,以動态駕駛任務(DynamicDrivingTask,DDT)為核心來進行自動駕駛分類。

L0到L2為輔助駕駛,L3到L5屬于自動駕駛。目前L2級别的進階輔助駕駛技術上基本實作,滲透率正在逐漸提升,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開始向L3級别邁進,實作從輔助駕駛(ADAS)到自動駕駛(ADS)的飛躍。

ADS道路覆寫率高達99%!餘承東:華為智駕不是期貨是現貨,而且是最好的現貨【附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華為智駕方案分析

2023年4月,華為在問界M5智駕版首次搭載更新後的ADS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截至2023年9月,ADS2.0長距離領航平均接管裡程已經提升至200km。

硬體方案上,華為在感覺層利用算法實作外圍支撐,共計采用27顆感覺器,并以輔助駕駛晶片MDC610作為核心計算單元提供200Tops算力。軟體方面,華為融合BEV鳥瞰感覺能力以及業内首創的GOD2.0網絡(通用障礙物檢測,識别異形物體)+RCR2.0(道路拓撲推理網絡,比對導航地圖與顯示網絡),以類似于特斯拉BEV+占用網絡的算法架構,減少對高清地圖的依賴,進而覆寫更多無圖場景,實作功能落地。

ADS道路覆寫率高達99%!餘承東:華為智駕不是期貨是現貨,而且是最好的現貨【附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ADS道路覆寫率高達99%!餘承東:華為智駕不是期貨是現貨,而且是最好的現貨【附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規劃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11部委于2020年2月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實作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産,實作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标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逐漸實作智能汽車強國願景。戰略提出了建構以技術完善與示範應用為核心的技術創新體系、跨界融合的生态體系、先進完備的基礎設施體系、系統完善的法規标準體系、科學規範的産品監管體系、全面高效的網絡安全體系的智能汽車發展主要任務。

ADS道路覆寫率高達99%!餘承東:華為智駕不是期貨是現貨,而且是最好的現貨【附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表示,随着技術的不斷演進,消費者會越來越享受到智能駕駛帶來的安全與便捷,裝配率朝着100%發展是必然趨勢。據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介紹,目前智能駕駛平均每百公裡需要人為接管10次,未來應該降低至小于1次,未來18個月内高階智駕的拐點将到來。

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陳奇認為,目前智能駕駛行業正從一場資本狂歡逐漸回歸理性。智能駕駛是一場馬拉松,發展不能僅依靠短期沖刺,應對市場競争關鍵在于節奏的合理把控,隻有爆發力和耐力并存,才能打赢這場智能化“戰争”。而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則預測,今年将是L3級自動駕駛爆發年,2026年将會是L4級自動駕駛爆發年。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自動駕駛作業系統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研究報告、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