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聽到咳嗽就要止咳,這是“害”孩子!多少父母用這方式?

作者:葉冬蘭

一聽到孩子咳嗽就要止咳?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對的!

兒童支氣管黏膜嬌嫩,抵抗外界病菌感染的能力差,很容易發生呼吸道發炎而産生咳嗽。

一聽到咳嗽就要止咳,這是“害”孩子!多少父母用這方式?

在醫學上,咳嗽乃兒童呼吸道之常見表征,然非病之本源。

01

咳嗽初期正确做法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而排出體外,起着清潔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暢的作用。

若一見咳嗽便用藥壓制,實則不妥。若止咳而不祛痰,雖咳嗽暫緩,然痰液未減,反為病原體提供喘息之機,或緻新的感染,甚或演變為肺炎之症。再者,頻繁用藥,恐使小兒産生耐藥性,而且也不是所有止咳之藥皆适用于稚童。

是以通常情況下,孩子咳嗽症狀較輕時,多喝熱水、清潔鼻腔、喝蜂蜜水等方式來化痰止咳。

一聽到咳嗽就要止咳,這是“害”孩子!多少父母用這方式?

02

這幾種咳嗽要小心

如果是流感、肺炎、支氣管炎、鼻窦炎等引發的咳嗽,且伴有反複高熱、犬吠樣咳嗽、氣喘、胸痛、痰中帶血、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增快、心率異常增快、面色口唇蒼白或青紫、咳嗽頻繁影響休息、精神食欲差、嘔吐或尿量明顯減少等重症之兆,則須格外留意,及時就醫為妥。

而相較于西醫治療咳嗽可能導緻反複發作,中醫則講究治标治本,避免人體産生耐藥性。

葉主任認為,中醫之治療,遵古訓“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調理脾肺為本,而從鼻咽着手,清郁熱、化飲以除病根。

一聽到咳嗽就要止咳,這是“害”孩子!多少父母用這方式?

觀小兒咳嗽之症,若伴咽紅、鼻塞、流清涕,乃風熱犯肺之象;咽稍紅,鼻塞重,涕流如水,則為風寒束肺之征;咽紅赤,喉核腫大或有膿點,提示肺胃熱盛,火熱循經上炎;咽暗紅,喉核腫大見結節,說明郁熱在肺已久;咽紅,流濁涕或咽後壁見黃色分泌物,此乃肺經濕熱、膽府郁熱或督脈之火上沖于腦之候。

故而,治療咳嗽,須依症狀之不同,選用不同之方。小兒體質各異,即便症狀相同,方劑亦須因人而異,方能針對性醫治,使患者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