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後世詩人多懷念李廣而不是衛霍呢?

作者:麗天

這事兒要是從根兒上說,與太史公司馬遷有很大關系。

要問在漢朝時,哪位将軍在抗擊匈奴方面功績最大,從公平公正的角度來講,自然非衛青與霍去病莫屬。

從龍城大捷,到漠北之戰,衛青用彪炳戰功書寫了漢人的傳奇,而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在飲馬瀚海之際,更向世人展示了漢人的霸氣。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是對衛青與霍去病最好的诠釋。

不過,雖說衛青與霍去病戰功顯赫,但在後世,尤其是在唐朝時,詩人們在詩詞歌賦中,對他們并不是太過推崇,反而更多的是在懷念功績略遜一籌的“飛将軍”李廣。

那麼說,這種懷念李廣卻不推崇衛青、霍去病的現象,究竟是因何造成的呢?其實說起來,這既有時代的因素,又有環境的影響。

而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源,還是出在了太史公身上。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後世詩人多懷念李廣而不是衛霍呢?

在回答問題的答案之前,先大緻說下太史公司馬遷這個人。

司馬遷,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其最主要的著作,就是創作了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這部蘊含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太初四年,前後長達3000多年的史書,被後世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因司馬遷在生前時,曾擔任過太史令一職,是以被後世尊稱其為“太史公”。

不過,在《史記》這部煌煌著作的背後,司馬遷的一生卻十分凄慘,曾經的他,因為惹怒了漢武帝劉徹,還被施以慘無人道的“腐刑”。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為配合貳師将軍李廣利出擊匈奴右賢王,漢武帝劉徹安排李廣之孫李陵護送辎重,結果,李陵拒絕了漢武帝的安排。

李陵之是以拒絕,是因為他想證明自己,是以,他自請步兵五千,前去直搗單于王庭。

對于李陵的選擇,漢武帝十分贊賞,認為他勇氣可嘉,是以,李陵的請求得到了準許,就這樣,他帶着五千步兵,雄赳赳的就此開拔。

那麼,李陵直搗單于王庭的計劃成功了嗎?

答案是沒有,不僅如此,他幾乎是全軍覆沒,最終,陷入匈奴重圍的李陵,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投敵于匈奴。

消息傳回長安後,漢武帝大怒,朝堂上下均是議論李陵罪過的聲音,但此時的司馬遷卻站了出來,為李陵開脫。

在司馬遷看來,李陵此次雖敗猶勝,畢竟他以五千步兵擊殺了萬餘匈奴人,并且,他投敵也不是真的想投敵,而是想借助投敵而活下去,找機會回報大漢。

對于司馬遷的這番話,漢武帝半信半疑,為了驗證其所言,漢武帝安排公孫敖前去接應李陵,結果,公孫敖在好不容易見到李陵後,并沒有把他帶回來。

由于害怕擔責任,公孫敖謊稱李陵在匈奴正積極練兵,時刻準備着回擊大漢,聽完公孫敖的話,漢武帝終于爆發,當即下令,誅殺李陵全家。

而司馬遷,也由于“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被冠以誣罔之罪。

原本,按照漢朝律法,誣罔之罪是應該被處以斬首的,但司馬遷為了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理想,毅然用極不人道的“腐刑”,換取了活命的機會,最終,在受刑之後的餘生裡,司馬遷寫下了《史記》這部巨作。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後世詩人多懷念李廣而不是衛霍呢?

介紹完司馬遷,我們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會說他會是“貶衛、霍,而推李廣”這種現象的根源呢?

很簡單,司馬遷他老人家,打心底看不上衛青與霍去病。

之是以司馬遷會看不上戰功顯赫的衛青與霍去病而推崇李廣,這背後原因衆多,大緻梳理一下,基本上有三個方面。

其一,出身原因。

據史料記載,司馬遷的出身很高,其祖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唐虞夏商之際,包括在周朝時,司馬家族均是身居要職。

并且,在周朝分崩離析,春秋戰國時期來臨時,司馬家族的族人,也在各個諸侯國中混得相當不錯。

到了秦漢之際更是如此,司馬遷的高祖、曾祖以及祖父等人,均為秦、漢兩朝的官宦,而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則是漢文帝時期的五大夫。

也就是說,司馬遷的祖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家高門。

要知道,秦漢時期,世家門閥的概念還是比較濃厚的,是以,作為世家之後,司馬遷的骨子裡,自然而然的就散發着一種高人一等的氣息。

像《史記》這部巨作的開篇,司馬遷就足足用了三百多個字,詳細地描述了自己那不平凡的出身,以及其家族輝煌的過去。

而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司馬遷對于出身明顯低于自己很多的衛青與霍去病,自然也就十分的“鄙夷”。

衛青的出身,在史書中有明确記載,他的母親衛媪是一個侍女,因與人私通才有了衛青,僅憑這一點,就說明衛青的出身極低。

并且,衛青在幼年時,還當了很長一段時間“騎奴”,什麼叫做“騎奴”呢?就是專門給大戶人家負責牽馬的小厮。

而衛青能夠發迹,則是靠着自己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上,這才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樣的人生經曆,在像司馬遷這種世家之後的眼裡,是根本不值一提的,若不是衛青功勳過于彪炳,那恐怕司馬遷看都不會看衛青一眼。

這是事實,也不能完全怪司馬遷,當時的時代情況就是這樣。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後世詩人多懷念李廣而不是衛霍呢?

但對于李廣,司馬遷的态度就變得十分不一樣了,為什麼呢?因為李廣的出身,基本上與司馬遷一樣。

李廣能夠考證到的祖上,是曾經在秦國(諸侯國時期)擔任司徒的李昙,李昙有四個兒子,其中之一叫做李玑,而李玑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趙國名将李牧。

而李昙的大兒子李崇,在成家立業後遷居到了隴西,是以他這一脈,就被稱為隴西李氏。

李崇的後人,都曾經在秦朝以及漢朝擔任官職,比如像李崇的孫子李信,就是秦朝名将,曾在滅燕國的戰争中立下大功。

再往後,也就是漢朝建立後,隴西李氏繼續在朝為官,李信的孫子李元曠,就曾官至河東太守,征西将軍,而李元曠的孫子李尚,就是李廣的父親。

從上述家族履曆來看,李廣與司馬遷一樣,都是世家之後,并且世代均在朝中任職,是以,從感情上來講,司馬遷自然就會對同為世家出身的李廣更為親近一些。

既然感情上親近,那麼在著書時,有意無意地擡高一下李廣,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比如,司馬遷在評價李廣時,所用的表達方式就十分有意思。

“廣之将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史記》

簡單幾句話,把一個體恤下屬的好将軍表達得淋漓盡緻,而他在描寫霍去病的時候又是怎麼說的呢?

“其(指在霍去病)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骠騎(霍去病)尚穿域蹴鞠,事多此類。”---《史記》

這幾句話,則把一個不務正業,不管士兵死活的将領形象,鮮活地表現了出來,當然,霍去病身上确實有一些毛病,但待人謙和的衛青,同樣被描述成了另一番模樣。

“大将軍(指衛青)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史記》

衛青得知進退,懂禮節,被司馬遷說成了“和柔媚於上”,且不說衛青冤不冤,單是後世任何一個對衛青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覺得言過其實。

究其根本,還是司馬遷對于衛青這種從底層蹿升起來的人,心中那一絲絲說不出來的酸氣而已,是以,才借助文筆,來壓衛霍而揚李廣。

畢竟從内心來講,司馬遷還是十分鄙夷衛霍二人,憑借外戚的身份而一步登天的。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後世詩人多懷念李廣而不是衛霍呢?

第二個原因,就是司馬遷對于李廣祖孫三代的遭遇十分同情。

李廣怎麼死的?這在史料中也有明确記載,當初,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時,命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大軍深入大漠出擊匈奴本部。

李廣在當時,多次請求随軍,但漢武帝以他年齡過大回絕,但最終,漢武帝架不住李廣的軟磨硬泡,還是答應了他。

出征之後,李廣所部歸衛青所轄,立功心切的李廣不聽衛青勸阻,執意要分兵,在衛青不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帶兵啟程,結果,他居然迷路了。

正是因為他的私自離去,導緻衛青在攻擊匈奴單于時,無法對其形成合圍,最終造成匈奴單于逃脫,而在戰鬥結束之後,李廣才姗姗來遲。

對此,衛青也沒有太過生氣,隻是按照程式,派人去請李廣到大将軍府問話,主要是想問一問李廣為什麼會迷路,但李廣呢?認為這是一種對他的羞辱,當着部下的面,在大将軍府自刎而死。

坦白地說,李廣死得有些窩囊,但這與衛青并無太大關系,錯誤是李廣犯的,并且他還是自殺的,無論如何,也怪罪不到衛青頭上。

但衛青卻對此十分愧疚,認為李廣之死,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愧疚的情緒,是以在李廣之子李敢找機會前來尋仇時,衛青在被其用弓箭射中的情況下,依然不去聲張,還告誡身邊人,要隐瞞李敢射傷自己的事情,唯恐李敢被治罪。

不過,衛青不聲張,不代表别人能咽下這口氣,他的外甥霍去病在得知舅舅被李敢射傷後,殺心頓起,終于在漢武帝帶領衆人在甘泉宮狩獵時,找機會把李敢射殺。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後世詩人多懷念李廣而不是衛霍呢?

李廣父子,就是這麼死的,如果說李廣的死與旁人沒有關系,那麼李敢的死,霍去病就是直接兇手。

但問題是,漢武帝在處理這起事件時,明顯地包庇了霍去病,他對外宣稱,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這個處理結果,當然不能讓人信服,隻不過當時霍去病風頭正勁,加上漢武帝也對他極為寵信,是以,沒人敢說什麼反對意見。

而李廣的孫子李陵(李陵是李廣長子李當戶的兒子)呢?前文也介紹過,在兵敗之後,投敵匈奴,一生都沒有再踏上漢朝故土一步。

祖孫三代,結局一個比一個悲慘,而造成他們這種結局的,從表面上看,就是因為衛青和霍去病二人,尤其是霍去病射殺李敢一事,就注定了衛、霍站到了李廣的對立面。

前文也講過,李廣的祖上和司馬遷的祖上,都曾經在秦朝為官,也都是世家之後,是以,太史公對李家同情心泛濫,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司馬遷本人也是因為李陵之事遭受的“腐刑”,這就更讓他下意識地與李家保持了統一線。

是以,太史公對李廣進行曲筆回護,同時順便黑幾句衛、霍也就能夠了解了。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司馬遷對漢武帝的怨恨。

太史公很不待見漢武帝,當然,他嘴上肯定不敢說,但這是明擺着的事實,畢竟下令對他施以“腐刑”的就是漢武帝。

并且,司馬遷最看不慣漢武帝的一個毛病,就是他任人唯親。

像衛青和霍去病,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漢武帝任人唯親的結果,因為看上了衛青的姐姐衛子夫,才給了衛青出頭的機會,而衛青出頭後,又給霍去病創造了機遇。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還真的就是任人唯親。

不通過嚴格的選拔,不考慮對方的家世背景,僅僅就是靠着喜歡,就對其提拔和重用,這不是任人唯親是什麼?

隻不過,漢武帝運氣爆棚,衛青和霍去病屬于是那種可安天下的人才,這種人才,在别的朝代得一個就能開疆拓土,而漢武帝一次性還得了倆。

是以,漢武帝才能夠把匈奴捶到毫無掙紮之力,也正是衛、霍二人建立了巨大的功勳,才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漢武帝任人唯親的毛病。

若是衛、霍二人是那種庸才,甚至是延誤朝綱的佞臣,那麼指不定漢武帝會被罵成什麼樣呢?

不過,漢武帝的這個毛病,在旁人眼裡是被掩蓋了不假,但司馬遷卻瞧得真真兒的,是以,他就十分“有必要”對這一點表示自己的不滿。

但他又不會直接罵漢武帝,是以隻能退而求其次,對漢武帝寵愛的衛、霍二人“恨屋及烏”,是以,下筆時有意無意地黑上幾句,也就十分正常了。

與此同時,不太受漢武帝待見的李廣,就成了太史公同情的對象,開始對其大書特書。

正是有了太史公的“示範”,以及對李廣的事迹着重筆墨,後世才會對李廣十分熟悉,加上太史公多說了幾句李廣“射箭入石”的傳說,并大發感慨李廣的懷才不遇,是以,一個身影偉岸的将軍形象就這麼被樹立起來,“飛将軍”的名号也就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并傳頌。

至于為什麼唐朝時期的詩人尤其喜歡懷念李廣,一來是衛青和霍去病戰績雖說彪炳,但二人的經曆猶如開挂,實在沒什麼可寫的,而李廣就不一樣,他的人生經曆與遭遇,十分适合文人創作的題材,特别是他“懷才不遇”的形象,更是詩人們最愛的創作來源。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句名詩,就是最好的證明。

二來,唐朝的皇帝,若是追溯出身的話,他們可都是隴西李氏的後裔,也就是說,李廣也是他們的先人。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後世詩人多懷念李廣而不是衛霍呢?

基于這兩點,李廣才會在唐朝備受推崇,詩人們也喜歡以他為題材來進行創作,不過,與其說唐朝的詩人們是在詩詞中懷念李廣,倒不如說他們是借李廣之名,來感歎人生和世事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