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多怀念李广而不是卫霍呢?

作者:丽天

这事儿要是从根儿上说,与太史公司马迁有很大关系。

要问在汉朝时,哪位将军在抗击匈奴方面功绩最大,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讲,自然非卫青与霍去病莫属。

从龙城大捷,到漠北之战,卫青用彪炳战功书写了汉人的传奇,而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在饮马瀚海之际,更向世人展示了汉人的霸气。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对卫青与霍去病最好的诠释。

不过,虽说卫青与霍去病战功显赫,但在后世,尤其是在唐朝时,诗人们在诗词歌赋中,对他们并不是太过推崇,反而更多的是在怀念功绩略逊一筹的“飞将军”李广。

那么说,这种怀念李广却不推崇卫青、霍去病的现象,究竟是因何造成的呢?其实说起来,这既有时代的因素,又有环境的影响。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还是出在了太史公身上。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多怀念李广而不是卫霍呢?

在回答问题的答案之前,先大致说下太史公司马迁这个人。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其最主要的著作,就是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部蕴含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后长达3000多年的史书,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因司马迁在生前时,曾担任过太史令一职,所以被后世尊称其为“太史公”。

不过,在《史记》这部煌煌著作的背后,司马迁的一生却十分凄惨,曾经的他,因为惹怒了汉武帝刘彻,还被施以惨无人道的“腐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为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刘彻安排李广之孙李陵护送辎重,结果,李陵拒绝了汉武帝的安排。

李陵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想证明自己,因此,他自请步兵五千,前去直捣单于王庭。

对于李陵的选择,汉武帝十分赞赏,认为他勇气可嘉,所以,李陵的请求得到了批准,就这样,他带着五千步兵,雄赳赳的就此开拔。

那么,李陵直捣单于王庭的计划成功了吗?

答案是没有,不仅如此,他几乎是全军覆没,最终,陷入匈奴重围的李陵,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敌于匈奴。

消息传回长安后,汉武帝大怒,朝堂上下均是议论李陵罪过的声音,但此时的司马迁却站了出来,为李陵开脱。

在司马迁看来,李陵此次虽败犹胜,毕竟他以五千步兵击杀了万余匈奴人,并且,他投敌也不是真的想投敌,而是想借助投敌而活下去,找机会回报大汉。

对于司马迁的这番话,汉武帝半信半疑,为了验证其所言,汉武帝安排公孙敖前去接应李陵,结果,公孙敖在好不容易见到李陵后,并没有把他带回来。

由于害怕担责任,公孙敖谎称李陵在匈奴正积极练兵,时刻准备着回击大汉,听完公孙敖的话,汉武帝终于爆发,当即下令,诛杀李陵全家。

而司马迁,也由于“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冠以诬罔之罪。

原本,按照汉朝律法,诬罔之罪是应该被处以斩首的,但司马迁为了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理想,毅然用极不人道的“腐刑”,换取了活命的机会,最终,在受刑之后的余生里,司马迁写下了《史记》这部巨作。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多怀念李广而不是卫霍呢?

介绍完司马迁,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会说他会是“贬卫、霍,而推李广”这种现象的根源呢?

很简单,司马迁他老人家,打心底看不上卫青与霍去病。

之所以司马迁会看不上战功显赫的卫青与霍去病而推崇李广,这背后原因众多,大致梳理一下,基本上有三个方面。

其一,出身原因。

据史料记载,司马迁的出身很高,其祖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唐虞夏商之际,包括在周朝时,司马家族均是身居要职。

并且,在周朝分崩离析,春秋战国时期来临时,司马家族的族人,也在各个诸侯国中混得相当不错。

到了秦汉之际更是如此,司马迁的高祖、曾祖以及祖父等人,均为秦、汉两朝的官宦,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则是汉文帝时期的五大夫。

也就是说,司马迁的祖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家高门。

要知道,秦汉时期,世家门阀的概念还是比较浓厚的,因此,作为世家之后,司马迁的骨子里,自然而然的就散发着一种高人一等的气息。

像《史记》这部巨作的开篇,司马迁就足足用了三百多个字,详细地描述了自己那不平凡的出身,以及其家族辉煌的过去。

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司马迁对于出身明显低于自己很多的卫青与霍去病,自然也就十分的“鄙夷”。

卫青的出身,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他的母亲卫媪是一个侍女,因与人私通才有了卫青,仅凭这一点,就说明卫青的出身极低。

并且,卫青在幼年时,还当了很长一段时间“骑奴”,什么叫做“骑奴”呢?就是专门给大户人家负责牵马的小厮。

而卫青能够发迹,则是靠着自己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上,这才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样的人生经历,在像司马迁这种世家之后的眼里,是根本不值一提的,若不是卫青功勋过于彪炳,那恐怕司马迁看都不会看卫青一眼。

这是事实,也不能完全怪司马迁,当时的时代情况就是这样。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多怀念李广而不是卫霍呢?

但对于李广,司马迁的态度就变得十分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李广的出身,基本上与司马迁一样。

李广能够考证到的祖上,是曾经在秦国(诸侯国时期)担任司徒的李昙,李昙有四个儿子,其中之一叫做李玑,而李玑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国名将李牧。

而李昙的大儿子李崇,在成家立业后迁居到了陇西,因此他这一脉,就被称为陇西李氏。

李崇的后人,都曾经在秦朝以及汉朝担任官职,比如像李崇的孙子李信,就是秦朝名将,曾在灭燕国的战争中立下大功。

再往后,也就是汉朝建立后,陇西李氏继续在朝为官,李信的孙子李元旷,就曾官至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而李元旷的孙子李尚,就是李广的父亲。

从上述家族履历来看,李广与司马迁一样,都是世家之后,并且世代均在朝中任职,因此,从感情上来讲,司马迁自然就会对同为世家出身的李广更为亲近一些。

既然感情上亲近,那么在著书时,有意无意地抬高一下李广,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比如,司马迁在评价李广时,所用的表达方式就十分有意思。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史记》

简单几句话,把一个体恤下属的好将军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他在描写霍去病的时候又是怎么说的呢?

“其(指在霍去病)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霍去病)尚穿域蹴鞠,事多此类。”---《史记》

这几句话,则把一个不务正业,不管士兵死活的将领形象,鲜活地表现了出来,当然,霍去病身上确实有一些毛病,但待人谦和的卫青,同样被描述成了另一番模样。

“大将军(指卫青)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史记》

卫青得知进退,懂礼节,被司马迁说成了“和柔媚於上”,且不说卫青冤不冤,单是后世任何一个对卫青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觉得言过其实。

究其根本,还是司马迁对于卫青这种从底层蹿升起来的人,心中那一丝丝说不出来的酸气而已,所以,才借助文笔,来压卫霍而扬李广。

毕竟从内心来讲,司马迁还是十分鄙夷卫霍二人,凭借外戚的身份而一步登天的。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多怀念李广而不是卫霍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司马迁对于李广祖孙三代的遭遇十分同情。

李广怎么死的?这在史料中也有明确记载,当初,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时,命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大军深入大漠出击匈奴本部。

李广在当时,多次请求随军,但汉武帝以他年龄过大回绝,但最终,汉武帝架不住李广的软磨硬泡,还是答应了他。

出征之后,李广所部归卫青所辖,立功心切的李广不听卫青劝阻,执意要分兵,在卫青不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带兵启程,结果,他居然迷路了。

正是因为他的私自离去,导致卫青在攻击匈奴单于时,无法对其形成合围,最终造成匈奴单于逃脱,而在战斗结束之后,李广才姗姗来迟。

对此,卫青也没有太过生气,只是按照程序,派人去请李广到大将军府问话,主要是想问一问李广为什么会迷路,但李广呢?认为这是一种对他的羞辱,当着部下的面,在大将军府自刎而死。

坦白地说,李广死得有些窝囊,但这与卫青并无太大关系,错误是李广犯的,并且他还是自杀的,无论如何,也怪罪不到卫青头上。

但卫青却对此十分愧疚,认为李广之死,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愧疚的情绪,所以在李广之子李敢找机会前来寻仇时,卫青在被其用弓箭射中的情况下,依然不去声张,还告诫身边人,要隐瞒李敢射伤自己的事情,唯恐李敢被治罪。

不过,卫青不声张,不代表别人能咽下这口气,他的外甥霍去病在得知舅舅被李敢射伤后,杀心顿起,终于在汉武帝带领众人在甘泉宫狩猎时,找机会把李敢射杀。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多怀念李广而不是卫霍呢?

李广父子,就是这么死的,如果说李广的死与旁人没有关系,那么李敢的死,霍去病就是直接凶手。

但问题是,汉武帝在处理这起事件时,明显地包庇了霍去病,他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这个处理结果,当然不能让人信服,只不过当时霍去病风头正劲,加上汉武帝也对他极为宠信,因此,没人敢说什么反对意见。

而李广的孙子李陵(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儿子)呢?前文也介绍过,在兵败之后,投敌匈奴,一生都没有再踏上汉朝故土一步。

祖孙三代,结局一个比一个悲惨,而造成他们这种结局的,从表面上看,就是因为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尤其是霍去病射杀李敢一事,就注定了卫、霍站到了李广的对立面。

前文也讲过,李广的祖上和司马迁的祖上,都曾经在秦朝为官,也都是世家之后,因此,太史公对李家同情心泛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司马迁本人也是因为李陵之事遭受的“腐刑”,这就更让他下意识地与李家保持了统一线。

所以,太史公对李广进行曲笔回护,同时顺便黑几句卫、霍也就能够理解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怨恨。

太史公很不待见汉武帝,当然,他嘴上肯定不敢说,但这是明摆着的事实,毕竟下令对他施以“腐刑”的就是汉武帝。

并且,司马迁最看不惯汉武帝的一个毛病,就是他任人唯亲。

像卫青和霍去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汉武帝任人唯亲的结果,因为看上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才给了卫青出头的机会,而卫青出头后,又给霍去病创造了机遇。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还真的就是任人唯亲。

不通过严格的选拔,不考虑对方的家世背景,仅仅就是靠着喜欢,就对其提拔和重用,这不是任人唯亲是什么?

只不过,汉武帝运气爆棚,卫青和霍去病属于是那种可安天下的人才,这种人才,在别的朝代得一个就能开疆拓土,而汉武帝一次性还得了俩。

所以,汉武帝才能够把匈奴捶到毫无挣扎之力,也正是卫、霍二人建立了巨大的功勋,才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汉武帝任人唯亲的毛病。

若是卫、霍二人是那种庸才,甚至是延误朝纲的佞臣,那么指不定汉武帝会被骂成什么样呢?

不过,汉武帝的这个毛病,在旁人眼里是被掩盖了不假,但司马迁却瞧得真真儿的,因此,他就十分“有必要”对这一点表示自己的不满。

但他又不会直接骂汉武帝,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对汉武帝宠爱的卫、霍二人“恨屋及乌”,因此,下笔时有意无意地黑上几句,也就十分正常了。

与此同时,不太受汉武帝待见的李广,就成了太史公同情的对象,开始对其大书特书。

正是有了太史公的“示范”,以及对李广的事迹着重笔墨,后世才会对李广十分熟悉,加上太史公多说了几句李广“射箭入石”的传说,并大发感慨李广的怀才不遇,因此,一个身影伟岸的将军形象就这么被树立起来,“飞将军”的名号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传颂。

至于为什么唐朝时期的诗人尤其喜欢怀念李广,一来是卫青和霍去病战绩虽说彪炳,但二人的经历犹如开挂,实在没什么可写的,而李广就不一样,他的人生经历与遭遇,十分适合文人创作的题材,特别是他“怀才不遇”的形象,更是诗人们最爱的创作来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名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来,唐朝的皇帝,若是追溯出身的话,他们可都是陇西李氏的后裔,也就是说,李广也是他们的先人。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多怀念李广而不是卫霍呢?

基于这两点,李广才会在唐朝备受推崇,诗人们也喜欢以他为题材来进行创作,不过,与其说唐朝的诗人们是在诗词中怀念李广,倒不如说他们是借李广之名,来感叹人生和世事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