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群經濟

作者:明賦書院幻影哥

作者:幻影哥

漫漫黑夜,窗戶外的兩棟樓已經開始發燒。我們這棟樓可能有房間内這些偉大的靈魂護佑,一切依舊。寂靜的深夜,窗戶内兩個有趣的靈魂對飲了三杯。我問會長:“明天寫什麼主題?”會長說:“你想寫什麼?”。我說“我一路見證了從公衆号到短視訊,到今天處處都在談的私域流量,明天我想寫社群經濟。”黎遠會長說:“社群經濟可不僅僅止網際網路,要寫起來内容就多了,你寫一本書也寫不完。這樣,你分成第一,二,三來寫,甚至可以寫到十去……”

社群經濟就是熟人經濟,通過思想和情感來加速他。它的紐帶是熟人,而熟人的基礎是信任,他的核心是信任的加深和信任的擴充。是以,他最終是通過思想同頻,價值交換,最終形成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黎遠會長說:“中國曆史就是一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環。從春秋戰國到鴉片戰争,三次大分裂和三次大統一。第一次是從春秋戰國長達500多年的漫長分裂到秦朝獲得統一,建立了秦漢帝國。第二次是三國,兩晉,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到隋朝統一,建立了隋唐帝國。第三次是五代十國宋金遼300多年的分裂到元統一,出現了大一統,建立了元明清帝國!

以秦始皇統一華夏為分水嶺。一統六國之後,社會運轉規則完全改變,從分封制到郡縣制,逐漸變化。大一統之後,從秦到清兩千多年陷入一種簡單的循環中!

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沒有了天下共主。諸侯争霸,百家争鳴,亂世枭雄,整個時代,你争我奪,弱肉強食,春秋無義戰。時至今日,多少偉大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外交家都是出自這個時代,上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絢爛奪目的思想井噴!

春秋時代風度翩翩,生機勃勃,戰國時期爾虞我詐,不擇手段。春秋史是黃金史,戰國史是變法史。春秋争霸,戰國變法,管仲富齊國,李悝興魏國,吳起變楚國,商鞅強秦國,一統華夏,自稱始皇!”

“每一個時期,不同階段都是興起不同的思想。思想統一推動整個時代有秩序的運轉。社群經濟的背後其實是不同思想推動不同文化産生的合作與沖突。俄羅斯是個社群,烏克蘭是個社群,歐盟是個社群,美國是個社群,北約是個社群,WTO也是個社群,一個公司也是一個社群,一個家庭也是一個社群”……黎遠會長說

曾經看過一本書,叫《趣說中國史》,作者把中國的422個皇帝建了一個“微信群”。這也是一個社群,秦始皇是群主,一個朝代滅亡了,群主就把這個帝王移出群,他們跨越曆史2000餘年,在群裡面聊天,可好玩了。

我問會長:“那社群經濟的深層次的價值如何來挖掘呢?”

黎遠會長說:“這個就需要凝聚使用者的黏性了,不同行業,不同産品成就不同的使用者,為不同客戶群賦能。比如說,小米一個使用者的價值是3000塊錢,是以撐起了小米3000億的市值。星巴克一個使用者的價值1200元,市值1300億美金。抖音平均一個使用者價值410塊錢,撐起了位元組跳動4000億美金的估值。微信一個使用者的價值350元,造就了騰訊當之無愧的“港股之王”。Costco有9200萬的會員,去年營收1萬億”……要把這些路過的流量沉澱下來,更好的為他們賦能,這就需要這個東西了,會長指着他的太陽穴說道”…

網際網路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開始專業分類了。喜歡書法的一群人天天聚在一起,喜歡打籃球的聚在一起,喜歡吃粿條的一群人天天在一起,喜歡讀書的一群人在一起,喜歡打遊戲的天天在一起,一群迷茫的人天天在一起,天天睡不醒的一群人每天在一起,喜歡健身的一群人天天在一起…人以群分這句話在曆史的任何階段永遠有效。

“你說你以前跟一群朋友天天呆在一起每天聊什麼?” 會長問我。

“搞錢,喝酒,閑聊,喝茶…”

還有呢?會長說。

“搞更多的錢”

然後呢?

“喝更好地酒,喝更好的茶”。

“沒了?”

“偶爾讀讀書,寫寫東西”。

“這還差不多。”

會長說:“過去四十年,是改革開放粗犷發展的40年,這一路走來的企業家,創業者有很多的捷徑可以走,他不可持續。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未來的路,緊握舊地圖發現不了新世界,未來我們拼什麼?拼腦袋裡面裝對了什麼東西,拼誰做的事在道上,拼誰是真正的重視價值創造,信仰價值規律,追求長期主義,收獲時間的複利。比如說,我們的粿然頭條,奮鬥在這個時代每一位戰鬥鼈們在為了自己的未來努力打拼,奮鬥。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我們給他們送去溫暖,送去力量。粿然頭條,隻為打拼的你!”

在這個時代,一群有共同興趣、認知、價值觀的一群人抱成團。發生群蜂效應,在一起互動、交流、協作、傳播。在最好的時代,和最優秀的人,做點有意義的事。

“為什麼會有社群經濟?”我問會長

會長說:“這就涉及到驅動力的問題了,大緻有三種。利益驅動,情感驅動,精神驅動。

利益驅動,很簡單的一個邏輯,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倆互相換一下,一人還是一個蘋果。但是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倆互相換一下,就變成了我們倆每個人都有兩個以上思想,這就是典型的1加1大于2。社群成員之間大家互相支援,互相碰撞,資源互補,注定偉業可成。

情感驅動,涉及到一個人本能的一些東西,比如說:,被認可,歸屬感,聯系,自我實作等…

精神驅動,這就是更高次元了,比如說,抗疫精神,長征精神,南泥灣精神,抗震救災,抗洪救災,深圳精神…..

“那我們怎麼做呢?”我問會長

會長說:“我們就把餐飲,教育,投資三個行業跨界到一起,形成一個新經濟體。以我們的粿然頭條作為一個活流量的入口,每天有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奮鬥者流入我們這個體系,接入到我們讀書會進行篩選,最終找到最好的标地,找到最優秀的人,陪伴他一起成長,孵化,直到他走向敲鐘的那一天。”

“社群小到一個家族,大到一個民族,政黨,一群有共同追求和信仰的人大家一起玩,一起拼,一起奮鬥,一起創造。合則來,散則去,玩的好的就有機會開辟一番天地,玩不好的就是烏合之衆。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前提,思想統一。是以你看,我們這群人每天一起打籃球,一起讀書,一起做飯,一起寫作,一起走路,大家上下一心,我們就這樣一直往前走,該跟上的都會跟上,該出局的遲早都會出局。是以我要求你們,每天必須讀書,必須讀書,必須運動,必須寫作,每天10公裡,少1公裡交10塊錢的公款,照這個速度走下去,十年二十年之後,你們的淩雲之志最終都會如願以償”。會長說得好,來,幹一杯…..

我們的書房,今天做環保的來了,明天做教育的來了,後天做科技的來了。有時候,做投資,做網際網路,做醫療,做雲計算,做佛學的一起來了…..這地方就是一個碰撞思想的核武器基地。

自2012年11月,我結緣微信公衆号開始,時至今日,一路走過來一路見證了微信公衆号,短視訊,從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從自媒體到新媒體。到2017年最高峰的時候,我們10年前從甯波出來的一群人手握接近3億的微信公衆号使用者,占據了整個微信體量的三分之一。一路見證了在這個時代社群經濟的魅力。但到今天為止,我最深的一個感悟,手中握有使用者,但更深層次的挖掘價值需要設計,需要體系,而絕非迷戀于眼前的蠅頭小利,更多的時候,張一鳴講的那句,延遲滿足更适合于我們大部分人。

依偎時代紅利,我們可以在過去創造一時的佳績,改革勝于安樂,我們勇往直前。未來拼什麼?深圳拼什麼?這個時代拼什麼?拼腦袋,拼認知,拼道,拼誰是那個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而不是拼誰最會吹牛逼的。未來的企業,未來的産品,未來的出路,就看誰是真正的把産品做到了真正專業,精細,特色,新穎,

風,正起揚。起揚的是時勢。

時勢,正當興。當興的是英雄。

英雄,正輩出。輩出的是專精特新。

在科技當立、創新當先、實業當重、瓶頸當破的時代關頭,

我們推崇“專精特新”的精神,

我們倡導“專精特新”的道路,

我們推動“專精特新”的發展,

我們培育“專精特新”的企業。

這既是必須,也是必然!

心中裝着客戶,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幻影哥于2022年3月13日下午17:50記錄于福田少年宮門口。對曆史最好的緻敬是書寫新的奮鬥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