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豆萊說
編輯 | 豆萊說
序
“大家好,我是李雪琴。”
無論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新聞工作者初次在舞台上亮相,還是幾年後完成人生華麗逆轉的明星,李雪琴的開場白永遠簡單直接。
在網際網路中消失了一段時間的李雪琴,這一次重新露面是因為一件喜事。
她終于遇到了真正與她心靈契合的對象。
在被人拍到她與對象在街頭的親密互動後,李雪琴也不遮遮掩掩,如往常一樣大方。
對于李雪琴的這段戀情,大家都是很看好的。
畢竟一個是北大畢業的才女,一個剛獲得金雞獎的才子,哪輪得到我們來反對呢?
獨自走過青春
在世俗意義上李雪琴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不過在面對這幾年來接連不斷打在她身上的标簽,她也隻是一笑而過。
或許很多人都羨慕着李雪琴,羨慕她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一片事業,從一個網紅轉型成了一個大明星。
可卻很少有人知道李雪琴這一路走來的艱辛。
我們總是隻能看到一個人的光鮮亮麗,卻忘記了燈光下也存在着陰影。
李雪琴說,她很羨慕那些青春沒有遺憾或者擁有遺憾的人。
因為不管怎樣,他們都算度過了一段青春。
而她,她的青春中隻有自卑和打擊。
李雪琴在學校裡的成績屬于我們說的學神,幾乎包攬了所有的第一名。
但在她初三那一年,她的父母離婚了。
在那個交際圈不大的鐵嶺,這消息也一下就傳開了。
從前李雪琴不管考多少分,别人也不會在意。
但如今,隻要李雪琴成績下降,她就會收到同情的眼光,認為她被家庭影響了。
李雪琴很不喜歡這樣,是以考第一就成為了她給自己定下的任務。
關于父母離婚這件事,對李雪琴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家庭中失去了父親的支柱,還剩下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母親。
李雪琴的日常生活變得雪上加霜。
或許是很早就有了照顧夥伴的經驗,每次和發小們出去,都是李雪琴當老大“發号施令”,而發小的家長們也因為李雪琴的成績好對她很是放心。
是以李雪琴在他人的眼中一直都是靠譜的形象。
在照顧母親情緒這件事上,李雪琴也顯得異常的成熟,從來不把壞情緒帶進家中,都是在外面消化掉,然後再用開朗的情緒傳遞給母親。
或許李雪琴的幽默感也是在這種環境中慢慢鍛煉出來的吧。
但不管李雪琴如何早熟,如何像一個“小大人”,她内心深處始終是想要被人愛的。
初三以前,她還是家中的小公主,但上了高中就成為了家中的小頂梁柱。
這也導緻她在大學的時候沒能遇到一段健康的戀情。
走過抑郁之後
李雪琴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她因為自身的經曆,總是會下意識地為身邊的人着想。
她在大學中的對象是心理學專業的,當李雪琴向他分享自己的情緒和生活時,她對象總是會用專業中學到的知識點往李雪琴身上套,煞有其事的為李雪琴診斷了抑郁症。
雖然好學是一種好的品質,但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不妥之處。
而且,李雪琴後來被确診抑郁症也說不好沒有他的一份“功勞”。
因為有時抑郁症與心情不好并不是那麼容易分辨的,但如果你經常心情不好,又受到了心理暗示,那可能真的就會患上抑郁症。
而李雪琴在患抑郁症的那段時期,卻沒有從身邊獲得什麼幫助。
她的對象嫌棄她的體重,甯願去背其他女生也不願意背李雪琴。
而學校裡的心理老師也沒有為李雪琴進行正确的心理輔導,而是将李雪琴患病的消息告訴了她的室友和輔導員,隻為了讓李雪琴不出事安穩畢業。
後來李雪琴就對看心理醫生這件事非常抗拒了,因為她明白,他們根本就不關心她的心理。
直到後來李雪琴的輕生念頭越來越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她才終于去校外的醫院問診買藥。
在藥物的治療下,李雪琴的抑郁症被關回了籠子裡。
但當她來到異國他鄉讀研究所學生後,抑郁症又每日撕扯着她的内心。
新的環境并沒有給李雪琴帶來新的“呼吸”,反而是一種巨大的孤獨感将她整個人吞噬。
不得已,李雪琴隻好退學回國,和朋友一起開始創業。
“隻要是金子,不管到哪裡都會發光”這句話是對李雪琴最好的寫照。
李雪琴最初是在抖音上火的,由于火的很突然,且她選擇的賽道很新穎。
是以李雪琴在抖音上一下就擁有了三百多萬的粉絲。
可突然的爆火對李雪琴也很困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找上她,或是希望她參加某某活動,或是邀請她進行經驗分享的講座,還有一堆尋求合作的。
李雪琴一天啥也沒幹,光是回複微信天就黑了。
可新聞學出身的她知道,突然的爆火是持續不了多久的,煙花落幕之後就該是她找工作的時候了。
是以,李雪琴趁着自己還有些熱度,便參加了《脫口秀大會》。
舞台上的李雪琴總有一股喪喪的感覺。
她明白脫口秀是一門冒犯的藝術,但她不喜歡冒犯别人,她的性格決定了這一點。
前面也說到了,李雪琴是一個付出型人格,是以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舞台上,她都更願意犧牲自己去滿足别人。
是以,我們能看到她講的脫口秀的素材大部分都來自于自己的生活。
李雪琴本身擁有非常強的文字功底和幽默細胞,是以她總是能夠将一些慘慘的遭遇以有趣的方式講述出來,逗大家一笑。
她是一個沒有攻擊性的人,大家都樂意和她交朋友,這使得她在工作中交到的朋友很多,在網上也很少有她的負面新聞。
畢竟誰又會不喜歡一個小太陽一樣的人呢?
緣妙不可言
除了帶有喪喪味道的幽默感外,李雪琴還是一個浪漫的詩人。
在節目中,李雪琴用随機的從業人員的姓名現場寫了幾首三行情詩。
比如郭倩這個名字,李雪琴作的詩:
“鍋可以接收信号,也可以阻擋信号,欠我的答案沒人知道”。
簡單上口,卻又不是内涵。
有些讀者可能看不懂這首詩的含義,其實這首詩的靈感來自于李雪琴喜愛的一部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
電影中有一個角色頭上一直頂着個鍋,以前也有所謂的氣功大師稱頭頂上的鋁鍋是用來接受大自然中的信号的。
而讓李雪琴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會在不久的将來與這個頂着鍋的男人相戀。
《宇宙探索編輯部》中頭頂鋁鍋的男人名叫王一通,他不僅是劇中的演員,還是電影劇本的編劇。
與李雪琴一樣,他同樣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
在三十出頭的年齡便取得了極具含金量的金馬獎,作為編劇,他的實力毋庸置疑。
對于李雪琴和王一通的戀愛經過,目前還沒有人知道。
說不定在未來的某次節目裡或者采訪中,李雪琴會大方的告訴大家。
但是從拍攝的照片來看,李雪琴和王一通之間的舉動還是很親密的。
之前有人發現李雪琴瘦了不少,便問她是不是因為受了賈玲減肥的刺激,是以才跟着去減肥的。
李雪琴對此沒有回應,不過賈玲倒是從側面替她回應了一句“李雪琴是為了更好的自己!”。
在我們外人看來,李雪琴與王一通無疑是金童玉女,絕對的般配。
但在敏感的李雪琴心中,她必然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優秀,還需要更加努力才配和王一通在一起。
尤其是自己在前一段感情中因為體重這件事所受的傷害。
在好幾次的節目中,李雪琴都因為自己的體重而有些自卑、喪氣。
是以,如今的她減肥也不是為了向他人證明什麼,隻是想變成更好的自己,給自己更多的自信。
當王一通将李雪琴背在身上的那一刻,李雪琴的心中的某樣東西好像融化了。
男人的背并不寬廣,也說不上溫暖的感覺,但李雪琴感受到了一種名為“踏實”的東西。
她不知道兩個人的未來會如何發展,可不管好或壞,此刻的她隻想賴在他的肩膀上不下來。
結語
如果黑暗中沒有光,那你就成為自己的光。
李雪琴就是這樣一個人,她不僅是别人的小太陽,也是自己的小太陽。
她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為更多人帶去快樂。
這也是為什麼比起其他脫口秀演員,大家更喜歡聽李雪琴講脫口秀。
因為她的脫口秀從來不會讓你真正感覺到被冒犯,不用生氣了還得假裝自己開得起玩笑。
在成長的過程中,李雪琴一直在對自己進行救贖,每一次的蛻變,都是她的一次新生。
能夠在萬千人海中遇見那個與她靈魂共鳴的王一通,李雪琴是慎重而又興奮的。
隻有珍惜你所擁有的,你才會變得更快樂,李雪琴深深地記住了這個道理。
是以,在悲觀與喪生活态度中,她又能擁有詩人般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