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權威釋出|泗水縣不斷擦亮“愛滿泉鄉”道德建設品牌

作者:濟甯釋出
權威釋出|泗水縣不斷擦亮“愛滿泉鄉”道德建設品牌

1

4月1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濟甯市特色道德建設品牌主題系列新聞釋出會(第3場)。介紹“愛滿泉鄉”泗水道德建設品牌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釋出人

張建平 泗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睿超 泗水縣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張騰飛 泗水縣苗館鎮黨委副書記段曉雪 泗水縣泗張鎮黨委副書記

主持人

馬 文 市政府新聞辦

權威釋出|泗水縣不斷擦亮“愛滿泉鄉”道德建設品牌

1

權威釋出|泗水縣不斷擦亮“愛滿泉鄉”道德建設品牌
權威釋出|泗水縣不斷擦亮“愛滿泉鄉”道德建設品牌

釋出會現場實物展示

近年來,泗水縣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實施“愛滿泉鄉·文明泗水”公德心建設全域提升工程,不斷擦亮“愛滿泉鄉”泗水道德建設品牌,推動全社會以自覺主動的道德實踐涵養高尚情操,為加快推動泗水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下過去一年我們圍繞打造“愛滿泉鄉”道德建設品牌開展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聚焦文明實踐,夯實道德根基

一是陣地建設持續深化。緊緊圍繞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建設,整合、激活、帶動各方資源、力量,打造龍灣湖鄉村振興片區文明實踐示範帶、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體驗館等特色陣地5處,建設13處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片區。濟甯市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教育訓練班在我縣舉辦。泗水縣文明實踐巾帼志願陽光站被命名為“全國文明實踐巾帼志願陽光站”。泗水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作“五有”标準全覆寫,已然成為群衆想來、願來、常來的“百姓之家”。二是志願服務深入人心。成立“周末工程師”、村頭小闆凳宣講等特色志願服務隊伍400餘支,“微愛媽媽”“寫好中國字 做好中國人”“三位一體”關愛退伍老兵等特色志願服務品牌項目出圈出彩,清華大學高層次人才志願服務助力鄉村振興被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人民日報》報道。我縣在2023年濟甯市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中獲得1金3銅。舉辦泗水縣首屆志願服務項目大賽,評選泗水縣“最美志願者”,釋出志願服務主題歌《點亮文明之光》,被“志願山東”微信公衆号轉發推廣,不斷推動全縣志願者在志願服務實踐中,把個體道德追求融入社會生活公共領域,提升全社會道德水準。三是文明實踐活動豐富多彩。成功舉辦“新青年”音樂節,獲市委上司同志批示肯定。承辦山東廣播電視台“村村有好戲”之《好戲大擂台》首場活動。創新民生大集、直播帶貨等活動與“黃河大集”緊密融合,承辦2023濟甯市“秋季黃河大集”暨“炫彩金秋漫遊記”啟動儀式。舉辦泗水賞花彙、泗水地瓜節暨薯樂嘉年華等文明實踐活動,有效提升了群衆的文明素質和文明程度。

二、堅持文明建立,涵養道德養成

一是移風易俗有序推進。深化“移風易俗 鄉風文明”專項提升行動,召開全縣移風易俗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評選優秀紅白理事會26個,全縣403個村(社群)組建文明迎親志願服務隊伍。舉辦“山盟海誓 情滿泗水”泗水縣首屆新中式集體婚禮。我縣4個村(社群)榮獲濟甯市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稱号。二是文化傳承薪火赓續。開展“苦幹不苦熬 奮力争上遊”新時代泗水精神研究闡釋,舉辦泗水縣共建“溫暖泗水”暨弘揚“苦幹不苦熬 奮力争上遊”新時代泗水精神宣講大賽,展現泗水人崇德向善、思上思進的澎湃精神力量。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常态化開展鄉村儒學講堂活動3000餘場,聖源家長學堂、“微愛·傳承”公益課堂項目線上授課70餘節次,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厚植道德土壤。三是新風新貌不斷湧現。創新推進“泉鄉書房”建設和“泉鄉悅讀會”系列活動,開展“如此生活”閱讀會等特色閱讀活動1200餘場次。統籌推進“美德信用+”建設,把倡樹美德健康新生活和參與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環境整治等納入美德信用建設體系,推廣“志願+誠信”積分超市、美德信用商戶評選等做法,讓美德和信用在雙向轉化、雙向奔赴中實作雙向賦能高品質發展。

三、着眼文明培育,引領德善新風

一是全鍊條建構道德典型選樹網絡。持續擦亮“聖源泗水好人多”縣域品牌,健全完善道德典型選樹鍊條,組織開展第六屆“感動泗水”十佳人物暨第九屆泗水縣十大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召開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系列記者見面會。舉辦全縣“最美退役軍人”“十佳兵媽媽”等先進典型頒獎典禮,傳承紅色基因、赓續革命精神。二是多角度推選道德典型。廣泛開展中央省市級“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等推選活動,2023年,我縣陳洪友榮登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獲第九屆山東省道德模範提名獎。6人獲評“濟甯好人”,2人獲評第九屆濟甯市道德模範,充分展現了昂揚向上、争做先鋒的泗水新風貌。三是全方位宣傳道德典型。線上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活動,在微信公衆号等平台開設“聖源泗水好人多”等宣傳專欄,通過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積極推介報道我縣先進典型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線上下,邀請各級各類道德典型通過參加春節晚會、記者見面會、宣講活動等形式讓“好人精神”直抵人心。

如今,洙泗大道地德光芒大放異彩,文明之花處處盛開。下一步,泗水縣将緊緊圍繞“愛滿泉鄉”道德建設品牌開展工作,以文化滋養道德,以道德促進社會和諧,積極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全社會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現場答記者問環節

大衆網記者

請問泗水縣婦聯作為群團組織,是如何凝聚巾帼合力助力“愛滿泉鄉”道德品牌建設的?重點打造了哪些特色項目?

張睿超

泗水縣婦聯黨組書記、主席

近年來,泗水縣婦聯為推動“愛滿泉鄉”道德品牌建設,聚焦“為小”志願服務持續發力,結合縣域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較多的客觀實際,創新實施“微愛媽媽陪伴成長”行動,累計招募“微愛媽媽”507名,通過“一對一”與“一對多”的方式,結對陪伴2145名兒童健康成長,實作了留守和困境兒童陪伴全覆寫。該項目入選山東省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被評為最佳志願服務項目,被省婦聯評為山東省婦女兒童家庭公益項目創投大賽一等獎。該項工作經驗做法被省政府辦公廳資訊刊發,創新案例2次在《山東改革專報》刊發并上報中央改革辦,入選“女性社會組織服務兒童類全國展示項目”。

一、堅持全面精準,建構上下關聯、多元立體動态摸排機制

“微愛媽媽”項目面向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及時、精準發現需要幫助的兒童,實作應納盡納、應幫盡幫,是項目實施的前提和關鍵。一方面,自下而上、全面排查。搭建泉鄉未成年人保護智慧平台,建立定期排查和動态監測機制,将符合條件的兒童全部納入台賬管理,分類分級落實關愛措施。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精準識别。各級婦聯幹部常态化走村入戶,及時掌握兒童家庭變故,第一時間納入檔案管理。學校對學生定期調查,通過日常交流、入戶家訪等手段,通過與周邊群衆深入交流,及時了解、發現困境兒童。

二、堅持因人施策,建構平等尊重、精細精準的“五個陪伴”關愛服務模式

以“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給孩子一份母愛”為主題,為孩子提供細心細緻、豐富多彩的親情關愛。一是生活陪伴,做好孩子的“看護者”。組織“微愛媽媽”定期家訪,陪同孩子整理個人衛生、清潔生活環境,教育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二是學習陪伴,做好孩子進步的“輔導員”。吸納優秀教師加入“微愛媽媽”隊伍,傳授學習方法、技巧,開展興趣培養,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三是思想陪伴,做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開展紅色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幫助孩子們樹立遠大理想。四是情感陪伴,做好孩子心靈的“知心人”。為孩子進行一對一心理疏導,呵護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五是安全陪伴,做好孩子身心健康的“守護者”。開設心理咨詢課,設定防性侵、防溺水、防觸電等兒童安全教育,提高孩子安全意識。

三、堅持規範專業,建構縣、鎮、村三級服務平台和隊伍

一方面,健全縣、鎮、村三級服務陣地。全縣建成各級婦女兒童活動陣地166處,成為“微愛媽媽”陪伴活動主陣地。同時,充分利用現有學校、幼稚園等資源,在全縣90餘所學校建立兒童活動站、心理疏導室,為“微愛媽媽”活動提供了有力補充。另一方面,強化“微愛媽媽”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立立“微愛媽媽”招募、教育訓練、評估閉環機制,吸納黨員幹部、教師、醫生等各行各業愛心女性加入“微愛媽媽”隊伍,通過多環節稽核,嚴格篩選,強化業務教育訓練,考核通過後才能上崗。

四、堅持常态長效,建構可持續、可推廣的運作機制

一是建立動态服務機制。建立孩子成長變化、微愛媽媽工作實績、評估回報“三本檔案”,及時掌握動态,調整方式方法。二是建立資金籌集機制。建立“财政列支、社會募集、個人捐贈”三位一體資金籌集體系,縣政府每年列支專項資金,發動機關幹部、社會愛心人士積極捐款捐物,募集社會資金進行專項注入。三是建立激勵引導機制。對參與“微愛媽媽”活動的機關事業機關幹部,在評先樹優、考核獎懲方面予以傾斜;對參與活動的企業和其他社會人士,及時予以表揚。

濟甯日報記者

請問泗水縣基層鄉鎮在推動特色道德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創新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張騰飛

泗水縣苗館鎮黨委副書記

近年來,苗館鎮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打造“苗事‘苗(秒)’辦”基層社會治理特色品牌,積極融入“愛滿泉鄉”泗水特色道德品牌建設。現将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是夯實陣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做實出新。依托苗館鎮泗河流域市級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建設,以郭家莊、蔣家河、岩寨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核心,打造苗館鎮沿泗河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帶。其中,郭家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整合各類資源,建設“志願+誠信”積分超市、“紅色記憶 初心影院”、便民服務站、婦女兒童家園、科普館組成的“五色體系”服務場所,實作健身、文藝、閱讀、科普、宣講等一體服務功能。東故安村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并與“鄉村儒學講堂”結合,實作優秀傳統文化接地氣、入人心。

二是統籌資源力量,志願服務品牌持續擦亮。聚焦群衆需求,突出隊伍建設、能力塑造、精準服務,着力打造“苗語心聲”“情系桑榆·暖心助老”“陽光童年”等優秀志願服務項目,進一步推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規範化、體系化、項目化發展。聯合深圳壹基金、泗水縣微公益協會高标準建設兒童服務站,每個周末為兒童提供課業輔導、興趣特長培育、安全知識教育等義務服務,受益兒童400餘人次。組建文化文藝志願服務隊,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儒學講堂、農家書屋、百姓大舞台等“微舞台”,開展“串門式”文藝演出,進一步豐富廣大人民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倡樹美德健康新生活,策劃“美德+文藝”“美德+公益”等活動,促進美德信用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打造“苗事‘苗(秒)’辦”特色品牌,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升。圍繞“持續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一個核心,立足“收集民意、秒批秒辦、文化鑄魂”三條主線,開展“小方桌收民意”“小網格聚平安”“我來辦解難題”“微舞台送文化”等N項行動,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基層社會治理“苗事‘苗(秒)’辦”特色品牌,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裡”、服務群衆“最前沿一線”,不斷提升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

濟甯晚報記者

請問泗水縣泗張鎮在推進特色道德建設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請詳細介紹一下?

段曉雪

泗水縣泗張鎮黨委副書記

近年來,泗張鎮積極參與“愛滿泉鄉·文明泗水”公德心建設全域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泗心實意”公德心建設品牌,穩步推進道德建設工作。現将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是堅持典型引領,全面提升道德建設氛圍。泗張鎮深入挖掘本道地德典型,依托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将省道德模範高長青、玉皇山紅色故事等湧現出的典型事迹、典型故事,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宣講活動,并将其納入黨員教育訓練的必修課程。常态化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泗水好人”“文明村”評選活動,充分挖掘更多群衆身邊的事迹,形成具有泗張鎮特色的“正能量”,引導群衆崇德向善,以正面典型案例引導全鎮樹立積極向上社會風氣。

二是聚焦一老一小,大力推進志願服務品牌建設。泗張鎮将滿足人民群衆更高生活需要作為公德心建設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打造“泗心實意”志願服務特色品牌。目前,泗張鎮已形成了“助學聯盟”“初九餃心”“春耕行動”“小闆凳”等特色志願服務體系,其中,“春耕行動”志願服務品牌聚焦“助老春耕”“代辦田事”等活動取得良好成效;“助學聯盟”志願服務品牌聚焦青少年教育,發動青年幹部立足所長,助幼成長,并多次組織高等院校到鎮授課,極大豐富青少年假期生活;“初九餃心”志願服務品牌聚焦愛老敬老,2018年由邢家莊村發起,每月初九舉辦交流活動和餃子宴,現在鎮内東焦坡等多個村莊成功複制,該項活動獲得老年群體一緻好評。

三是涵養文明新風,增強道德建設實效。泗張鎮堅持以儒學講堂為主要陣地,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要結合點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組織村民按照興趣愛好成立多樣社團,豐富村民精神生活。引導村民學習和頌讀國學經典,使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能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依托“積分超市”“積分理發店”“積分衛生室”,創新開展“美德信用建設”,增加信用兌換形式,将積分理發、積分就醫等生活周邊納入積分兌換體系,豐富積分超市物品兌換品種、類型,通過雙重激勵模式,進一步提升群衆參與美麗村莊建設、孝老愛親等方面的積極性,讓廣大群衆能夠自發性參與到村莊建設,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充分發揮村居“紅白理事會”作用,遏制陋習,倡樹鄉風文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豐富鄉村文化,涵養淳樸民風。

權威釋出|泗水縣不斷擦亮“愛滿泉鄉”道德建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