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應急新媒體 堅守在大山深處的應急人

作者:生态雅安

“地基不平,腳手闆也沒有鋪滿、固定?為什麼不按照技術方案執行?這樣很容易導緻勞工從高處墜落。請立即整改!”在大金坪水電站蝶閥防腐除鏽作業現場,這位說話一針見血、語調嚴厲的人叫陳建明,一位在大山裡堅守了33年的電力安全生産工作者。

應急新媒體 堅守在大山深處的應急人

今年55歲的陳建明,是一名老黨員,現任電建水電開發公司雅甘涼片區安環部副主任、應急管理專員。30多年來,他如老黃牛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用實際行動守護着公司安全生産。他先後6次被電建水電開發公司評為安全生産先進個人、安全生産優秀管理人員。應急工作者一直被稱為“人民的守夜人”,陳建明卻有着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應急人要有志氣、有銳氣,還要有朝氣。

從“新兵”變身“行家”,源于33年基層實戰經驗

淩晨,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了正在熟睡的陳建明。原來是電站值班員打來的,需要他處理松林河上遊突降暴雨引起庫區水質變差電站是否可以停機避峰的問題。30多年來,為了不錯過緊急電話,陳建明常常是24小時手機不敢離身,甚至在每晚入睡前總會把手機來電鈴聲調到最大。同僚們說他成為“應急人”後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啰嗦,工作中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陳建明卻說:“安全生産工作沒有白天黑夜、季節、時間之分,想幹好這個工作,要靠緊盯細查每一個環節部位,決不能有絲毫馬虎。”在同僚們眼中,陳建明就是安全生産領域“專業人士”代表。

在陳建明看來,所謂的“專業”不過是源于他不斷的學習技能,在應急領域深耕細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陳建明回憶,初入安監時,去生産現場檢查,他隻能“尾随”在同僚身後,總感覺自己抓不住要害,有時還被“不客氣”的現場負責人怼得啞口無言。他心生不服,誓要考取注冊安全工程師,提升專業能力。2008年,他成為松林河公司第一批取得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的職工,為科學檢查、依法監管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經過33年的曆練,他憑借着豐富的實戰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力,成為了應急管理領域的行家。曾受邀參與編寫《四川省在役中小水電站安全生産規章制度與關鍵崗位操作規程》,同時被石棉縣聘為水電安全管理專家。

推動完善制度,為安全系好“安全帶”

應急新媒體 堅守在大山深處的應急人

他曾接到一項艱巨任務——協助推進松林河公司電力企業标準化良好行為建立。安全生産責任制是否建立健全?應該建立哪些規章制度?安全生産管理制度是否落實?安全教育教育訓練是否全覆寫?事故應急處理是否有完善的應急預案?全員是否具備應急救援能力等問題雜糅交織。他不僅整天在辦公室裡研究法律法規,而且主動到其他機關觀摩、請教,就這樣細細鑽研、久久為功,把要點重點記在本子上、刻在腦子裡,經過朝七晚九的系統梳理,不斷的完善。

應急新媒體 堅守在大山深處的應急人

他牽頭組織編制修訂了應急管理、消防管理、特種裝置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安全生産責任制度等30餘項管理标準,參與應急預案編制超50個,指導各電站開展實戰演練達120餘場,組織開展了130餘場安全教育教育訓練,并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标準化管理效能。2012年,松林河公司最先通過電力行業标準化良好行為“AAA”達标認證的驗收。從那之後,上司總是很放心把各種急難險重任務交給他,他也逐漸成為公司最可信賴的、最靠譜的人。盡管他負責安環部應急能力建設、标準化建立、制度起草、各種方案、報告等七八項重點工作集于一身,任務繁重,但他從不抱怨,做事講原則。公司上司曾評價:“安環部有老陳這樣的同志,安環部省心、我們放心!”就這樣,在公司統一的部署安排下,陳建明積極協助安全管理工作,堅持從層級責任、機制建立、清單分類上推進安全管理工作,打通了管理小梗阻,建構安全大格局。

救援戰士,在一次次曆練中奮進與成長

陳建明說,和平年代,他們的戰場無處不在,每一次安全事故中的英勇逆行,每一場電力搶險的生死救援,肩負的重大使命擔當使他驕傲。

2013年7月,一場曆史罕見的暴雨席卷四川多地,由于松林河公司大金坪電站所在區域地處西南橫斷山區,屬于典型高山峽谷地帶,區域地質條件惡劣,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彼時的陳建明是安環部的副主任,面對極端天氣,他堅守崗位,時刻關注着現場的實時資訊,保持警惕性,提前進入備戰狀态,手機一刻也不敢離身。“10kV金灣線有3處護坡嚴重垮塌;10kV金安線N20杆基礎沖刷情況嚴重,随時有倒塔斷線危險,請立即前往現場搶險。”7月15日淩晨,陳建明一連接配接到多個搶險指令,他立即協調車輛、物資、工具等資源,組織搶修人員兵分多路,通過翻山越嶺、趟泥濘道路,冒着瓢潑大雨奔赴險情現場。陳建明明白,情況十分危急,既要争分奪秒,又要理清頭緒。 在前往搶險現場的路上,他在車裡,用筆記本記錄着“前線”傳來的資訊,梳理搶修方案和人員、物資安排,一項項搶險措施在腦海中預演。“道路中斷了,車過不去了。”“看看有沒有别的路,想方設法也要過去。”“走,大家一起下車把東西擡過去。”路上困難重重,陳建明始終堅定而從容,像一根“定海神針”給了搶修人員極大的信心。

陳建明與大夥兒一起背、拉、擡、扛,踏着泥濘,把工具和物資運到現場。顧不上休息,他立刻對方案進行交底,明确任務分工和安全防護措施。“行動!”陳建明堅定發出指令,搶修作業有序展開。他一刻不停地穿梭在搶修現場,與大家一起裝沙袋、扛沙袋,組織修建擋水牆、加強基礎、清理排水溝……在災後搶險的60多天裡,他帶領搶修人員輾轉奔波、連續奮戰,先後處置了5餘處險情,直至首台機組順利并網發電,提前實作了公司階段性恢複生産的目标。

陳建明深知,堅守,不僅是因為責任,更因為熱愛。在急難險工作中不斷曆練和考驗,在任務中不斷奮進與成長,陳建明還先後參與了公司2013年“4·20”廬山地震、2013年“7·15”特大泥石流自然災害事故、2022年“9·5”泸定地震等應急搶險工作,較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身為一名應急人,面對的就是風險、挑戰、壓力和責任,必須要有一種精氣神,更要有一股善于學習的闖勁,隻有掌握了應急技能,才有底氣,才有朝氣。”陳建明如是說。在應急工作崗位上陳建明雖然工作了33年時間,但卻一直保持着“新兵”的謙虛與努力。他說:“時刻保持緊張的應急狀态,随時能處置,随時能應對,時刻準備為人民‘逆行’,才是幹應急工作該有的常态。”

陳敏 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石雨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