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人别太霸道,否則晚年真容易孤家寡人!"我婆婆就走在這條路上!

作者:靜語時光心靈氧吧

老公清明節回家給他爺爺奶奶掃墓的時候,遇上了帶新老伴兒回家的公公。

回來後老公就和我說:"他爸的新老伴不像婆婆那樣,動不動就對他爸冷嘲熱諷的,老兩口處的非常好。"

老公說這話的時候,應該是被愛聽我們牆角的婆婆聽到了。

在晚上吃飯的時候,那臉色拉的像誰欠她錢似的。

我和老公權當看不見,該吃吃,該喝喝,但該說的話還得說。

五一之前我和老公帶着孩子就要到老公外地的機關辦事處去了,老公自己主動申請外調的。

我是自由職業者,到哪工作都不耽誤,二寶也小主要也是我自己帶。

大寶在學校住宿,放假也可以直接到外地去,畢竟雖說是外地,坐高鐵也不過就半個小時。

本來清明節前就想跟婆婆先鋪墊一下的,但由于節前事多,就沒說上。

跟婆婆說完之後,婆婆吧嗒吧嗒的抽她那大煙袋鍋子,一邊抽着,一邊說我們:"我也沒覺得我做錯啥,你們要走就都快走,離開你們我也會過的很好!"

看她那樣,我心裡就想起一句話"冥頑不靈,到死她都不知道自己有錯的!"

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伴兒,還有自己養的一對親生兒女,都這麼煩她,她還不知道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覺得自己挺好的,簡直是無藥可救了!

她的晚年注定是要孤家寡人了!

在我未嫁給老公之前,爸媽就從和婆婆住在同一個村子的遠房親戚那了解到,婆婆在她們那個村子是特别有名的。

人很厲害,整個村子幾乎打個遍,從沒輸過,誰都不在乎。

公公更是總挨她收拾,典型的妻管嚴。

爸媽當時不同意我和老公的婚事,說有她這樣的婆婆日子難過。

但我還是堅持嫁了。

嫁進去沒幾年,我算是體會到了!

為啥老公性格那麼好?被婆婆自小管出來的!

但凡她有什麼要求,小到不讓老公抽煙,大到老公和什麼人結交朋友,她都要幹涉,提出意見。

對我更是别提了,挑刺找茬,時不時的和我吵上一架。我在家裡對她來說,不是兒媳婦,而是新加入的應該被她管教的下人裡的一員。

她真的是那種唯我獨尊的個性,啥都得聽她的。不聽她的都是事兒。動不動就一哭二鬧三上吊,軟硬兼施。

小姑子自己談的兩個對象,都被她攪黃了。最終小姑子按她的心意找了一個,她才算滿意。可到了也沒過下去。

然後她就開始整天絮叨小姑子,說小姑子讓她操心了,讓她被人笑話了。結果小姑子受不了了,好幾年都呆在外地,不回來。

"做人别太霸道,否則晚年真容易孤家寡人!"我婆婆就走在這條路上!

而我公公則是永遠不可能回來的,在我和老公結婚後的第二年,公公就主動提出和婆婆離婚。

當時我們幾個晚輩心裡都是支援的。覺得公公這日子過的太憋屈!

公公在家裡一點地位都沒有,總挨婆婆訓斥,也不管有沒有人在眼前。

無非就是賺錢少,沒能耐,家裡家外都撐不起來之類的話。

實際上在我看來,沒有工作的公公每個月都能通過撿廢品,還有去路邊站大崗幹苦力活,拿回3千到4千來,每次都是一分不留都給婆婆。

反而是婆婆一天養尊處優的,啥也不幹。整天挑别人的毛病。

據老公說婆婆罵了公公幾乎大半輩子,公公一直都忍着。

按照早些年的說法,公公應該算是上門女婿吧。

當年闖關東來東北的公公,在南方那邊還是有老父老母在的,可和婆婆結婚之後,婆婆仗着自己家裡的條件好,就對公公不是那麼尊重。一年到頭也不讓公公回去一次探望。

公公的老爸老媽要去世的時候,都發過來電報,希望公公回家見最後一面。

但婆婆都沒拿給公公看。兩個老人家都下葬有一段時間了,公公才知道。

這事一直是公公心裡的傷。

公公是一直忍耐着的,就等我老公結婚呢。

在單方堅決提出離婚後,公公就去外地一個老鄉開的廠子那兒打更了。

這一晃十幾年都過去了。

在這十幾年間,公公又找了新的老伴,當時消息傳回來之後,婆婆就用鄙視的語氣說:"啥能耐沒有,誰能跟他過長?"

結果讓她大失所望。

聽我老公說,回老家碰到了公公 感覺公公好像年輕了不少。

公公的新老伴是一個讓人感覺相處起來特别舒服的性子,和我婆婆那尖酸刻薄霸道的形象正好相反。

我心裡其實真的挺替公公高興的,如果他不自己主動逃離婆婆的魔爪,他這輩子也就憋憋屈屈的過了。

而對于到現在還覺得自己是神,啥錯都沒有的婆婆,我感覺她既可憐又可恨。

就是烏鴉嘛,看到别人身上黑,看不到自己身上黑!

家裡就這麼幾個親人,沒有一個人得意她的,他她從不反思原因,太沒有自知之明了。

老公的外公外婆是早些年本地的地主,婆婆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兒,也是被他外公外婆寵着長大的,老兩口去世的時候給她留了一些金銀細軟,應該也不少。

這麼多年,我們買房買車生孩子養孩子,包括小姑子經濟困窘的時候,她也的确都有過資助。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這也是我們幾個做晚輩的,即使她這麼霸道,也都盡量再忍,忍不了就躲的原因!

用我讀初二的兒子的話說:"婆婆的想法裡就是順她者昌,逆她者亡!在她身邊待着太緊張!"

人活着不僅僅是為了基礎的生存,更重要的還有精神上的放松。

婆婆始終沒有弄明白:人老了,身邊的親人才是主要的依靠,而不是光有錢就行的。

多站在别人的立場和角度考慮一下,家人才願意在你身邊待着,家庭也才能和諧。

再不搞明白這點,有所改變,她注定晚景要凄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