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 | “供平過租”的樓市時代是否重臨?

作者:香港經濟導報社

香港樓市今年開局未見一帆風順,繼續有蝕讓成交、繼續有劈價出售的案例。最近财政司司長公布“财政預算案”樓市撤辣後,成交量升但成交價隻是平平。當樓價沒有起色時,卻偏偏愈來愈多人租樓避市,導緻租金逆市上升。“價平租升”看似不尋常,但更不尋常的是,當租務回報越高,反而越不能吸引買家入市,該怎樣解讀這現象呢?

租金回報持續升

去年8月,中小型住宅的租金回報重上3厘水準,是自2017年以後首見,而之後回報率亦繼續上升。記者翻查差饷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今年3月中,當一層45平方米的中小型住宅,最新平均樓價回落至579萬元時,租住同一層住宅的月租卻上升至17,280元 ,回報率達3.58厘。

在這“價跌租升”情況下,會引起用家反思應否重新考慮買樓呢?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說,自從香港樓市全面撤辣後,大量購買力歸位,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3月首20日一手 成交量已錄約2800宗,較2月268宗高出超過9倍,預期3月有望錄4500宗,将創自1998年11月後的單月新高。他又說,撤辣後二手住宅交投同樣顯著增加,綜合美聯分行資料,全港35個大型屋苑每周成交量于撤辣後已連續3周錄得逾百宗水準。

記者問布少明,市場有聲音認為今次樓市陽春,旺市僅屬昙花一現,他回應說,不贊成這說法,今次政府全面撤辣,有助積壓多年的樓市購買力持續釋放,配合未來美國 減息帶動本港息率跟随回落,相信屆時将進一步增加租轉買上車客、換樓業主及長線收租投資者的入市意欲,令旺市得以維持更長時間。

不過,記者有一位正考慮買樓的朋友說,他正猶豫不決,這是因為租樓成本随時比供樓還要高。他說:“當一層樓供平過租的時候,既然我們始終也要找一個安樂窩居住,又何苦要交租幫人供樓, 就是類近心态,當上車客有充足資金考慮是否入市, 但問題是,究竟目前是否已重回供平過租的時代?”他肯定地說,“并不是現在。”

資料顯示,最容易出現供平過租的屋苑集中在細價樓,因為這類銀碼細的機關,往往租值也不菲,是以記者也特意檢視幾個上車屋苑,包括沙田第一 城、嘉湖山莊及河畔花園。好像沙田河畔花園,最近震出一宗險守300萬元大關的蝕讓成交,原業主本身以457萬元買入,等于跌價157萬元離場,蝕幅達34%。

這個機關面積269呎,假設業主借取90%按揭,手持30萬元首期,以現時息口4.125厘計算,拉到最長30年還款期,每月供款大約13,369元,但如果選擇租 樓住,同一層物業現時市值租金12,000元,也就是說,做租客仍然比做業主來得劃算一點。除非下半年銀行真的減息,而減息幅度達一厘以上,在租值不變的前提下,這個機關才會出現“供平過租”。

又好像沙田第一城早前都震出一宗細機關蝕讓案例,一個304呎的機關,以383萬元售出,較原業主買入價495萬元,跌價112萬元離場,假設 新業主同樣借取90%按揭,以現息口計算,月供17,000元,但類近機關市值租金卻隻是13,000元,則下半年必須減息最少兩厘,才能出現“供平過租”。

中原沙田第一城物業代理陳先生說,雖然租金升、樓價跌,租務回報率高企,似乎仍未見到供平過租的現象出現,但如果純粹抽出租金,再跟供樓的利息 成本作對比,則即使在現時的高息環境下,有部份屋苑仍然出現供平過租的情況。

他繼續說,供樓開支可以分拆出利息及本金,利息部份取不回,這跟租金本質異曲同工。以之前河畔花園及沙田第一城兩個成交為例,業主分别月供13,369元及17,000元,但實情其利息支出分别為9,400元及12,000元,其餘全數償還本金,如此看來,明顯比租樓吸引。

深度 | “供平過租”的樓市時代是否重臨?

怕低吸變高追 欠缺信心入市

但為何記者的朋友在此前提下,仍然未能令他有上車心動,他解釋說, 背後原因跟氣氛大于一切有關。當大家都覺得樓價越跌越有,自然都會抱着遲買越便宜的心态,也生怕倉促入市,随時會“低吸變高追”,即使明知在高息環境下,部份屋苑仍 出現供平過租,但仍然沒有信心入市。

他說,租金回報進一步升溫,意味投資者把資金投放在磚頭的誘引增加。以一層中小型住宅租務回報3.58厘推算,雖然對照最安全的定存,現時大緻維持4厘水準,磚頭還未達到非買不可的地步,但顯然兩項回報的差距正逐漸收窄,若 資金能從定存轉投磚頭的話, 就要看到磚頭有升值潛力,因為這是定存所不能發揮的作用,但物業價值是否真的的見底回升? 如果物業價格不斷回落,對投資者來 說,等于賺息蝕價,而且買樓還涉及其他額外支出,包括管理費、雜費及物業稅,是以現時中小型住宅的3.58厘回報,也隻屬于表面回報,淨回報要再打折扣。

他強調,除非息口回落多一些,對投資者來說,定存再無吸引力;又或者對用家來說,供樓成本進一步減輕,供本多過供息的效應,進一步凸顯供平 過租,以至市場信心慢慢恢複過來,否則即使在價跌租升,租務回報趨升的情況下,似乎磚頭仍未能夠足以打動買家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