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動新質生産力 中國電信創新了什麼?

作者:通信資訊報

近日,國資委釋出了《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産品手冊(2023年版)》。中國電信天翼雲4.0算力分發網絡平台“息壤”、 超大規模高性能雲基礎底座、星河AI視覺分析處理系統、全雲化5G定制網系統、分布式近源DDoS防護系統(雲堤·抗D)、大資料基礎平台六項軟體産品成功入選,标志着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更新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中國電信六項創新成果榮獲推薦,彰顯了其硬核科技創新實力。這些科技創新成果推動了産業創新和新質生産力的形成,為社會智能化更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為各行各業帶來更加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推動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和高品質發展。

擁抱人工智能

積極推進科技創新

目前,積極培育和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成為時代要求。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科技創新是核心動力源。作為國家資訊化建設的主力軍,中國電信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對推動經濟社會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作用,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支撐。

推動新質生産力 中國電信創新了什麼?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大潮中,人工智能、雲計算、大資料、量子等數字科技迅猛發展,成為了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2023年度業績業績說明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明确表示,中國電信堅持網是基礎,雲為核心,推動雲網融合,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方向,聚焦雲、網、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技術方向,重點布局雲計算及算力、新一代資訊通信、大資料、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數字平台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

在雲網融合的過程中,中國電信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不斷推動兩者的深度融合。通過建構智能化的雲服務平台,不僅提升了雲服務的效率和品質,還為客戶提供了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體驗。同時,中國電信也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優化網絡管理,提高了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雲網融合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中國電信通過引入機器學習、資料分析等技術,實作了對網絡流量的智能預測和排程,有效提升了網絡資源的利用效率。此外,中國電信還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客戶服務、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服務水準和安全防護能力。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推動新質生産力形成

推動雲網融合向智能化方向發展,起關鍵作用的仍是核心技術的攻關。中國電信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着力推進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在雲、網、數、智、安、量子、數字平台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為社會各領域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援和創新解決方案,進一步打通“科技—産品—産業”大循環,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動能。

在雲計算領域,天翼雲4.0算力分發網絡平台“息壤”, 通過突破算力度量、算力感覺、算網融合等多項技術,實作了算力資源的高效管理和排程,還促進了“東數西算”戰略的落地,推動了算力服務的普惠化、泛在化和标準化。超大規模高性能雲基礎底座的打造,是中國電信在雲計算領域的又一重要成果。該系統通過自主攻關雲作業系統、雲伺服器作業系統、高性能智能網卡、異構雲原生PaaS平台和企業級分布式資料庫等關鍵技術,建構了一個全棧安全可信的雲基礎系統。這一系統已經在政務、金融、醫療、能源、工業等多個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

在網絡領域,全雲化5G定制網系統的開發,是中國電信基于5G技術自主研發的成果。該系統突破了“網絡上雲”“國産化替代”“異廠家互通”等多項技術難題,為工業制造、能源化工、電力、交通物流、政務、教育等超10個行業提供了智能5G定制網産品,打造了包括北京某大型智能制造企業、陝西某大型石化工廠、南方航空等多個标杆項目。

在人工智能和資料要素領域,星河AI視覺分析處理系統的推出,标志着中國電信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入探索。該系統提供了包括資料标注、圖像識别、人臉識别、算法訓練、算法部署等在内的多種AI視覺技術和服務,極大地友善了企業和開發者開發和使用AI視覺技術,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大資料基礎平台的建構,是中國電信在大資料技術領域的重要突破。該平台整合了大規模分布式大資料計算、雲邊協同跨域、大資料安全管控一體化、基于多模組合的可信計算等技術,實作了大資料底座關鍵技術的自主掌控,加快了國産化替代的步伐。

在安全領域,分布式近源DDoS防護系統(雲堤·抗D)的建立,是中國電信為應對數字經濟時代的網絡安全挑戰而開發的防護系統。該系統基于中國電信的雲網資源優勢,采用BGP流量牽引技術和安全大模型,建構了一個針對DDoS攻擊的近源、近目的、雲網邊端多級關聯的分布式“飛彈防禦體系”,有效保障了客戶的網絡安全與業務連續性。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中國電信結合自身資源禀賦和優勢特點,強化科技創新,以豐碩的科技成果加快新質生産力形成,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更新,助力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

加大科技創新投入

開放合作加快建設一流企業

中國電信緻力成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業,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第一陣營,努力成為科技領軍企業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技創新經費投入。中國電信日前釋出的2023年度業績報告顯示, 2023年研發費用已從2020年的47億元增長至131億元,三年增長175.6%。在高端科技人才引入方面,2023年中國電信科技領軍人才累計達到138人,較2020年增長392.9%。

中國電信此前明确“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将提升到4%以上,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5%,關鍵系統和關鍵平台的自研率超過50%。

展望未來,中國電信将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入實施雲改數轉,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推動産業更新和新質生産力的形成。

一方面,中國電信将繼續深化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率。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電信計劃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雲網融合的深度結合,開發更多智能化的應用和服務,提升使用者體驗。同時,關注人工智能技術的倫理和安全問題,確定技術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此外,中國電信還将積極探索新興技術領域,如量子計算、邊緣計算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産業更新,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中國電信也将攜手國内外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在科技創新、業務生态、人才交流、資金融通等方面協同發力,開展更大範圍、更大力度的開放合作,創新産品和服務供給,以“網+雲+AI+應用”滿足千家萬戶、千行百業的數字化需求,推動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圖檔來源:攝圖網)

推動新質生産力 中國電信創新了什麼?

END

向“通信資訊報”投稿,請緻信:[email protected]

稿件一經刊發,将根據文章品質,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議、新聞線索,

歡迎于微信公衆号背景聯系我們。

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91-8336517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