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推动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信创新了什么?

作者:通信信息报

近日,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中国电信天翼云4.0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 超大规模高性能云基础底座、星河AI视觉分析处理系统、全云化5G定制网系统、分布式近源DDoS防护系统(云堤·抗D)、大数据基础平台六项软件产品成功入选,标志着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电信六项创新成果荣获推荐,彰显了其硬核科技创新实力。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社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加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拥抱人工智能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当前,积极培育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时代要求。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动力源。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社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

推动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信创新了什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等数字科技迅猛发展,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2023年度业绩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明确表示,中国电信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推动云网融合,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方向,聚焦云、网、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技术方向,重点布局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数字平台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云网融合的过程中,中国电信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不断推动两者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智能化的云服务平台,不仅提升了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同时,中国电信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网络管理,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云网融合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电信通过引入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智能预测和调度,有效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中国电信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客户服务、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安全防护能力。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

推动云网融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仍是核心技术的攻关。中国电信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推进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在云、网、数、智、安、量子、数字平台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进一步打通“科技—产品—产业”大循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在云计算领域,天翼云4.0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 通过突破算力度量、算力感知、算网融合等多项技术,实现了算力资源的高效管理和调度,还促进了“东数西算”战略的落地,推动了算力服务的普惠化、泛在化和标准化。超大规模高性能云基础底座的打造,是中国电信在云计算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该系统通过自主攻关云操作系统、云服务器操作系统、高性能智能网卡、异构云原生PaaS平台和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库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栈安全可信的云基础系统。这一系统已经在政务、金融、医疗、能源、工业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网络领域,全云化5G定制网系统的开发,是中国电信基于5G技术自主研发的成果。该系统突破了“网络上云”“国产化替代”“异厂家互通”等多项技术难题,为工业制造、能源化工、电力、交通物流、政务、教育等超10个行业提供了智能5G定制网产品,打造了包括北京某大型智能制造企业、陕西某大型石化工厂、南方航空等多个标杆项目。

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领域,星河AI视觉分析处理系统的推出,标志着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探索。该系统提供了包括数据标注、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算法训练、算法部署等在内的多种AI视觉技术和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开发者开发和使用AI视觉技术,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数据基础平台的构建,是中国电信在大数据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该平台整合了大规模分布式大数据计算、云边协同跨域、大数据安全管控一体化、基于多模组合的可信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大数据底座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控,加快了国产化替代的步伐。

在安全领域,分布式近源DDoS防护系统(云堤·抗D)的建立,是中国电信为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而开发的防护系统。该系统基于中国电信的云网资源优势,采用BGP流量牵引技术和安全大模型,构建了一个针对DDoS攻击的近源、近目的、云网边端多级联动的分布式“导弹防御体系”,有效保障了客户的网络安全与业务连续性。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电信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特点,强化科技创新,以丰硕的科技成果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一流企业

中国电信致力成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第一阵营,努力成为科技领军企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中国电信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报告显示, 2023年研发费用已从2020年的47亿元增长至131亿元,三年增长175.6%。在高端科技人才引入方面,2023年中国电信科技领军人才累计达到138人,较2020年增长392.9%。

中国电信此前明确“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将提升到4%以上,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5%,关键系统和关键平台的自研率超过50%。

展望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实施云改数转,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一方面,中国电信将继续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电信计划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云网融合的深度结合,开发更多智能化的应用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和安全问题,确保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中国电信还将积极探索新兴技术领域,如量子计算、边缘计算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中国电信也将携手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在科技创新、业务生态、人才交流、资金融通等方面协同发力,开展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开放合作,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以“网+云+AI+应用”满足千家万户、千行百业的数字化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图片来源:摄图网)

推动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信创新了什么?

END

向“通信信息报”投稿,请致信:[email protected]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欢迎于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3365173。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