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作者:钛媒體APP
文 | 三川彙文化産業

從“天水熱辣滾燙”到“進淄複烤”,從“王婆說媒帶火開封”到“簪花遊引爆泉州”,如今在特色文旅标簽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小城”正在成為遊客們争相探訪的目的地。這一趨勢不僅揭示了低線城市(3-5線城市)旅遊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反映出遊客旅遊觀念與需求的深刻變化。那麼,這些低線城市為何能夠脫穎而出,又如何實作可持續發展?值得地方政府和業界思考和研究。

随着2024年清明節假期的圓滿落幕,國内旅遊市場再次展現出蓬勃生機。文旅部資料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清明假期期間,全國國内旅遊出遊人次達到1.19億,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1.5%。與此同時,遊客的消費能力也同步提升,國内遊客出遊花費總額高達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2019一2024年清明假期國内旅遊資料對比

在衆多旅遊目的地中,天水、開封、泰安等曆史文化名城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美食美景,成為遊客們争相前往的熱門選擇。而漢中、大同、秦皇島、徐州、湖州、樂山、煙台等地,則以其别具一格的旅遊體驗吸引了大量遊客的目光。低線城市旅遊市場的興起,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動了旅遊産業的轉型更新。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小城”崛起:十裡小城十裡人

春風吹得遊人醉,十裡小城十裡人。今年清明節假期,國内旅遊市場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除了傳統熱門旅遊城市繼續吸引大量遊客外,一批“小城”也悄然嶄露頭角,成為旅遊市場的新寵。據文旅部資料顯示,清明假期遊客量增幅超過50%的目的地城市包括泰安、淄博、天水、開封、景德鎮,這些城市憑借獨特的文旅資源吸引了衆多遊客的目光。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清明假期遊客量漲幅超過50%的城市(廣東衛視截圖)

其中,甘肅天水因麻辣燙美食走紅,旅遊訂單量同比激增超過21倍,3月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61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35億元。開封萬歲山武俠城景區也因“王婆說媒”現象引發關注,成功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進而帶動了當地交通、住宿等消費的大幅增長,酒店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5倍。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甘肅觀察”爆款頻頻沖上全國熱榜(抖音号“甘肅觀察”截圖)

除了天水、開封之外,其他低線城市也逐漸成為新焦點。據全國出遊熱力圖顯示,大同、漢中、秦皇島、泉州、湖州、徐州、煙台、曲阜、樂山等地的旅遊熱度也在迅速攀升。比如,大同的遊客量同比增長超過12倍,泉州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幅達3.3倍,淄博去年曾一度成為焦點的旅遊城市,今年同比熱度增長超過200%。

特别值得關注的還有河北秦皇島市和江蘇徐州市,憑借超大訂單量入圍攜程清明節“黑馬”旅遊目的地前十。據兩地文廣旅遊局資料顯示,清明節三天假期,秦皇島共接待遊客70.01萬人次,實作旅遊收入6.01億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長30.56%和27.8%;徐州市共接待遊客325.6萬人次,實作旅遊總收入23.28億元,較2023年清明假期日均分别增長214.5%和211.6%。

這些資料充分說明了旅遊活動對低線城市的巨大貢獻。據去哪兒大資料研究院的估算:一頓30元的天水麻辣燙不僅限于餐飲本身,還能帶動當地交通、住宿等消費額增加至650元;前往開封萬歲山武俠城景區的門票80元,可促進當地交通、住宿消費達850元;而泉州簪花體驗活動隻需40元,卻能帶動當地交通、住宿消費高達900元。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此外,一些擁有“小機場”的三線及以下城市在清明假期同樣迎來增長高峰。在機票預訂方面,雲南芒市、廣東湛江、吉林延吉、山西大同、江西上饒、甯夏中衛、福建三明、貴州六盤水等“小機場”城市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七成,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遊覽。例如,山東泰安泰山景區在清明假期前兩天門票已全部售罄,顯示出其旅遊市場的火爆程度。

“小城”出圈:火爆背後的邏輯

從“天水熱辣滾燙”到“進淄複烤”,從“王婆說媒帶火開封”到“簪花遊引爆泉州”,如今在特色文旅标簽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小城”正在崛起成為遊客們争相探訪的熱門。那麼,這些低線城市究竟為何能夠成為新興旅遊目的地的呢?三川彙文化産業分析認為,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特色美食是吸引遊客假期出遊的一大動力。随着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遊客們的旅遊觀念和興趣正在悄然轉變,他們不再滿足于僅僅探索熱門、大型城市的繁華景象,而是更加渴望尋找那些充滿獨特魅力、鮮為人知的小城市。這些小城市以其獨具當地特色的美食、美景、豐富的曆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為遊客們提供了與大城市截然不同的旅遊體驗。

4月4日央視《朝聞天下》報道,除了持續火爆的天水麻辣燙之外,洛陽曆史文化古迹、大同古建築、泰安泰山、樂山特色美食,都為遊客提供了與大城市截然不同的旅遊體驗。飛豬資料顯示,假期期間包含特色餐飲、當地小吃等體驗在内的“City eat”相關旅行熱度同比去年增長超4倍,就證明了特色美食在旅遊中的重要地位。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4月4日央視《朝聞天下》報道截圖

二是小城市在生态旅遊方面的優勢得天獨厚。三、四、五線小城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生态環境,在追求健康、綠色生活的當下,生态旅遊項目已成為越來越多遊客的首選。小城市憑借這一獨特優勢,成功吸引了大量熱愛生态旅遊的遊客前來探訪。清明假日期間,湖州市賞花遊、古鎮遊、鄉村遊備受青睐,全市共接待遊客219.95萬人次,實作旅遊收入22.25億元,同比分别增長25.21%和27.73%。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湖州花舞江南景區(圖源:湖州市文廣旅遊局)

再例如,安徽省大黃山地區黃山、池州、宣城、安慶四市90家4A級以上景區合計接待遊客91萬人次,合計門票收入3976.5萬元,同比分别增長52.6%和408.5%。其中,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績溪龍川等山嶽類生态景區接待遊客同比分别增長55.5%、204.3%、162.7%、211.6%,全省鄉村旅遊累計實作收入49.5億元。

三是成本效益高同樣是小城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相較于大城市,小城市的旅遊成本更低,這使得預算有限的遊客也能享受到愉快的旅遊體驗。無論是住宿、餐飲還是交通,小城市都提供了更為親民的價格。從價格來看,今年清明假期三分之二的低線城市酒店平均支付價格在300元左右(3月入住甘肅天水酒店平均支付價格177元),廣東湛江、湖南郴州、浙江衢州等102個城市500元就能住高檔/豪華型酒店。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去哪兒網推出的天水精華地圖(圖源:去哪兒網)

此外,為接住“潑天的富貴”,各地争相推出“花樣寵遊客”措施,全方位滿足遊客需求。例如,清明假期天水市多個景區門票售罄,針對假期遊客激增導緻停車困難、住宿飽和的問題,開放數十個外地遊客免費停車場,設立臨時住宿點和家庭接待點解決遊客住宿問題。鄭州開通至開封旅遊定制專線,開封市對外公布了44個免費停車場,以真誠的态度對待每一位遊客。

四是年輕遊客群體成為小城崛起的重要推動者。近年來,随着年輕遊客群體的崛起和“特種兵式旅遊”的流行,小城旅遊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特别是90後和00後成為小城旅遊的主流人群,他們對于傳統的、千篇一律的景區和都市打卡點産生了厭倦和審美疲勞,更喜歡選擇那些充滿美好生活元素的小城市和個性化場景。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一條充滿曆史韻味的老街、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菜市場、一份道地獨特的當地美食,這些都可能成為吸引他們的亮點。與此同時,年輕遊客的旅遊行為也在社交平台和網際網路上産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們通過分享自己的旅遊體驗和感悟,不僅為小城市旅遊帶來“口碑”與“流量”,還吸引了更多的後來者争相考證和打卡體驗。

綜上所述,小城市旅遊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特色美食、生态旅遊、成本效益優勢以及年輕遊客的助推,共同構成了小城火爆背後的多元邏輯。

“小城”未來:可持續才是關鍵

據三川彙文化産業預測,與清明假期相比,即将到來的“五一”假期由3天變為5天,預估全國旅遊人次有望突破兩億。然而,小城旅遊崛起也帶來了一系列新挑戰。如何為遊客提供更加優質、個性化的旅遊産品和服務,如何在保護旅遊資源和環境的同時實作可持續發展,都是旅遊業者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小城市大文旅:背後的多元邏輯

一是保“底色”,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每個小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曆史文化、風土人情,這些都是吸引遊客的寶貴資源。小城市應該深入挖掘這些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産品,滿足遊客對于獨特、有深度的旅遊體驗的需求。例如,景德鎮以其獨特的陶瓷文化吸引着遊客的目光,遊客們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到精美的陶瓷藝術品,還可以親手體驗陶瓷制作的樂趣,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

二是忌“複制”,堅持搞差異化發展。小城市旅遊目的地的崛起,是旅遊市場多元化發展的一個顯著标志。過去遊客往往集中湧向知名的旅遊城市,随着旅遊體驗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遊客将目光投向了中小型城市。是以,在資源開發和項目規劃過程,切忌簡單複制、東施效颦,避免同質化和過度商業化。例如開封的古都風情、湖州的湖光山色以及煙台的海濱風光,都有各自城市獨特的内涵。

三是樹“口碑”,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口碑是吸引遊客的關鍵。小城市應該加強旅遊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增強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確定遊客在旅遊過程中能夠享受到高品質的服務。同時,還應針對小城市停車難、酒店少等問題,加強旅遊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旅遊環境的通暢度和舒适度。隻有這樣,才能變流量為留量,真正實作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引“流量”,強化市場營銷推廣。在資訊時代,有效的營銷推廣是提升小城市旅遊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小城市可以利用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等管道,開展多元化的營銷活動,吸引更多遊客的關注。同時,還可以與旅遊機構、媒體等合作,共同推廣小城市的旅遊資源。例如,吉林省延吉市以其獨特的北韓族文化和美食而聞名,通過短視訊等管道廣泛開展宣傳營銷,清明小長假共吸引遊客約32萬人次,實作旅遊收入4.1億元。

五是做“加法”,促進相關産業融合。旅遊與其他産業的融合,可以提供出更多的旅遊産品和服務,提升旅遊的附加值。小城市可以積極推動旅遊與農業、文化、體育等産業的融合,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線路和産品。以江蘇南通市為例,該市通過培育“跟着賽事去旅行”新型文旅業态,去年吸引超過30萬觀衆前來參與,帶動了如臯奧體中心周邊酒店住宿、餐飲美食等行業的火爆,使得旅遊綜合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

上述這些經驗源自大陸中小城市旅遊發展的成功實踐,它們通過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強化市場宣傳營銷、促進旅遊與其他産業融合等措施,有效推動了城鎮旅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展望未來,随着旅遊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和完善,相信會有更多的小城漸變為遊客們競相探訪的新興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