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作者:史在沒有錢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 | 編輯:史在沒有錢

前言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在北京城中心,一座與“中國尊”相似的建築矗立,它是中信集團的輝煌成就。528米的高度不僅展示了中信集團的實力,更是王軍上司下的傑出成果。作為中信集團第三任上司人,王軍不僅繼承了開國上将王震的軍事精神,還将中信帶入了國際舞台。

在他的帶領下中信不斷突破,成為跨國經營的巨頭。但王軍的故事并不僅限于此。他的一生究竟是如何在變革與挑戰中,書寫出一段傳奇的呢?下面小史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1941年王軍降生于湖南省浏陽市,這個具有豐富曆史文化的地方。在他的童年,父親王震正忙于全國範圍内的革命活動,是以王軍對父親的了解多來自家人及旁人的叙述。盡管如此王軍自幼便知道父親正參與一項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偉大事業。

王震将軍作為大陸著名的開國将領,前國家副主席及國務院副總理,曾擔任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的第一書記,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他為新疆地區的穩定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1949年春季王震主動請求赴新疆工作,表達了他願為國家邊疆建設獻力的決心。在獲得中央上司的準許後,王震上司的部隊進入新疆,首先消滅了當地的不穩定因素,為新疆的和平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随後遵循着“人民解放軍是工作隊、生産隊”的理念,王震将軍帶領着部隊和新疆人民共同開展生産建設,成功改變了北疆地區“不宜種棉”的傳統觀念,使得這片曾經荒涼的土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王震還緻力于推動新疆的工業發展,通過引進和發展礦産資源,僅僅四年時間,就使得新疆的工業總産值實作了飛躍式的增長,這為新疆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震将軍在新疆的努力和貢獻,使他與這片土地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新疆也是以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王軍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對新疆充滿了特别的情感,視其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并對其未來的繁榮發展充滿了期待。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王軍的母親王季青女士,是一位同樣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一生的革命者。她曾在北京大學求學,并在抗戰期間負責重要的後勤工作,随後與丈夫一同前往新疆,參與當地的建設工作,并幫助創立了新疆農業大學。

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中長大的王軍,自幼展現出了過人的才智和堅韌的性格。王軍從小就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學習能力和執着。他的勤奮不僅在學習上得到了展現,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更在于他對未來的清晰規劃和堅定目标。他的努力和智慧終于讓他獲得了進入國内頂尖軍事學府——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入場券。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大學時期專攻船舶工程專業。學成歸來後,他在江南造船廠與武昌造船廠擔任了十一年的船舶工程師,期間憑借專業技能和不懈奮鬥,為大陸的船舶工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在那裡他不僅深化了自己的軍事工程知識,更是在思想上得到了升華,成為了中國共産黨的一員。王軍的職業生涯開始于江南造船廠和武昌造船廠,他在這裡度過了十一年的時間,任職船舶工程師。在這期間他将在學院中累積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中,為推動大陸造船工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1978年大陸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對内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正式實施。在這一重要曆史時刻,1979年鄧小平先生寄予厚望,邀請了包括榮毅仁在内的五位傑出商界人士,期盼他們能利用自身資源和智慧,為大陸的改革開放注入新的活力。這些商界領袖們,對鄧小平的号召響應迅速,迅速投身到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

其中榮毅仁先生經過一番努力,成功創立了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即後來聞名全球的中信集團。當時的中信集團,創業條件極為艱苦,甚至辦公環境都是暫時租借的簡陋空間。然而這群懷揣夢想的創業者,對此并不在意,他們的心中滿懷為國家貢獻力量的壯志豪情。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在這群人之中,王軍顯得尤為突出,他的熱情和行動力總是超越他人,顯示出了不凡的上司潛質。作為開國名将王震的兒子,王軍的表現生動诠釋了“龍生龍,鳳生鳳”的道理。雖然出身軍人世家,但王軍從小便鐘情于書籍,堅信知識的力量能夠改變命運,實作個人的抱負。

王軍在榮毅仁的邀請下,王軍加入了中信集團,開始了他在商界的征程。最初王軍在中信集團隻是一名普通的業務部經理,手下職員寥寥。然而受到父親軍人精神的熏陶,王軍明白了堅持與奮鬥的重要性,這一點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即便職位不高,王軍仍舊憑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上司能力,随着公司的發展壯大,逐漸展現出了非凡的業務才能和上司魅力。

在1993年,随着榮毅仁的退位,中信集團的上司權交由王軍手中,這一年他正式邁入了金融行業的核心舞台。面對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王軍立即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當時中信集團采取的高杠杆投資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使得這個擁有廣泛業務和成千上萬員工的集團,賬戶餘額僅剩不足三百萬人民币。在這個困境時期,集團先前累積的債務問題逐漸浮現,每年需要償還的債務高達3億美元,而中信的營收遠遠跟不上這一支出速度。

王軍每天都在和債務的壓力做鬥争,原本能夠輕易入睡的他,現在即使服用安眠藥也難以安然入眠。尤其讓王軍頭疼的是,盡管手頭有上千個在建項目,卻鮮有能夠立即轉化為收益的,這讓他感到極度的焦慮和壓力,但他堅決不允許中信在自己的手上失敗。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在資金鍊緊繃的情況下,王軍不得不向中信國安的李士林求助,借入1500萬元僅僅是為了保證員工工資的正常發放,這一做法在李士林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但對于王軍來說,確定團隊的穩定是當務之急。

為了逆轉局勢,王軍采取了果斷措施,整頓公司資産和業務結構,他召集各子公司負責人,共同審視問題所在。他指出,集團涉足項目過多且資金運作存在問題,經過一系列的優化和調整,中信集團的現金流得到了有效改善。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在1995年跻身中信集團董事長的寶座,王軍标志性地跨入了金融界的核心圈層。他毫不猶豫地推動了一系列激進的改革,勇敢開辟了新的商業路徑,其前瞻性和創新力獲得了廣泛的認可與贊賞。

其實王軍的職業生涯并非一帆風順,特别是在金融領域的決策上,他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和争議。1996年,王軍作出了冒險且頗具争議的決策,将中信泰富部分股份轉讓,此舉一度被外界解讀為資産賤賣,國家層面對他的行為提出了批評,甚至有革職的風險。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當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那次股份轉讓所獲得的108億資金,成為中信抵禦危機的堅強後盾。王軍對于自己的選擇堅定不移,他認為,隻要能穩住中信的發展,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

在王軍的堅強上司下,中信不僅成功渡過了金融風暴,還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王軍的貢獻遠不止于中信集團,他的影響力深遠而持久。但是轉折點發生在1998年的金融風暴中。當初的股份出售決策,最終證明是中信在危機中的救命稻草,使得公司得以在風波中穩住陣腳。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經過這次風暴,人們對王軍的質疑聲漸漸轉為了敬意,他的前瞻性和堅定的決策力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王軍作為中信集團董事長,他的上司生涯持續了接近11年的時間,在這期間他不僅在金融危機中證明了自己的上司才華,也帶領中信集團實作了多項重大的商業突破。

其中之一就是成功争取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的投資建設權。這項決策不單是基于商業利益的考量,更展現了王軍對于提升中信集團在國際上影響力的深遠考慮。通過參與北京奧運會主會場的建設,中信不僅商業價值大增,更在國際體壇上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在卸任中信集團的重任之後,王軍沒有選擇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相反他找到了機會去追求那個長期擱置的年輕夢想。對王軍來說,這個夢想與高爾夫球緊密相關,一項自青年時期就深愛的運動。在他看來高爾夫球場不僅是揮灑汗水的地方,更是思考與冥想的聖地。

在中信集團尋找到新的領航者後,王軍決定将自己的熱情和經驗投入到高爾夫球的推廣與發展中。他的願景是在國内普及高爾夫文化,讓這項運動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是以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一個新的角色——一家緻力于高爾夫球推廣的公司的董事長。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王軍的貢獻讓他成為了國内高爾夫領域的标杆人物。他不僅僅是将高爾夫作為一項運動來推廣,更是将其視為一種文化和生活方式來倡導。他的努力和熱情讓更多人認識到了高爾夫球,也為這項運動在國内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軍的一生并沒有電影中那般戲劇化的波折,但他在各自涉獵的領域中達到了頂峰。不僅如此,他還成功地跨越了領域的界限,從金融巨頭轉型為高爾夫球的熱情推廣者。這種跨界的成功,不僅證明了他的多面才華,也顯示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着追求。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盡管王軍已經離開我們快五年了,他的精神和成就依然激勵着後來人。每當人們提及中信集團,王軍的名字總是緊随其後,他的影響力和貢獻已經深深植入了這個集團的基因中。王軍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不論是在商界抑或是體育領域,追求卓越和持續貢獻都能留下不朽的足迹。

王震之子王軍,與國家原副主席建立中信,54歲成為中信董事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