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饞人的美國市場,跨不去的大山

作者:鳥哥筆記

作者/慶福

編輯/嘉嘉

來源/司庫财經

日前,美國GoPro,Inc.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特定相機、相機系統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發起337調查,并釋出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據悉涉及的中國公司為深圳影石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公開資訊顯示,2021年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占影石創新總營收比重近20%,GoPro,Inc.公司一旦申請通過,影石創新營收業務将受重創。

其實影石創新是中國企業的縮影——美國市場對中國創新企業意味着巨大的市場機遇,但337調查則像一座高山,一旦落下,意味着這些創新企業将失去全球最大的市場。

饞人的美國市場,跨不去的大山
(來源:網際網路)

【1】6萬億美元的誘惑,得美國市場得天下

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是誰?正确答案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據資料顯示:2021年美國全年居民消費零售總額達到7.41萬億美元,人均年消費額約為2.3萬美元。不但在人均年消費上遠超中國(同期國内人均消費額為0.48萬美元),在消費總額上也超過國内(6.83萬億美元)。

美國龐大的購買力成為任何一個品牌無論如何都想進入的市場:

在家電領域,北美地區家電銷售總額達到1079億美元,占全球家電消費市場的22%,其中美國獨占北美市場的90%;

在醫藥領域,2022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為14769億美元,美國醫藥市場規模達到了6308億美元,全球占比為43%;

在服裝領域,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市場,全年服裝(含鞋類)零售總額達到3118.6億美元,其中中國對美服裝出口規模約為400億美元左右;

在食品領域,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零食消費國,零食市場規模為1100億美元,約占全球零食市場的22%;

在能源領域,美國一次性能源年消耗量為100.4誇特,約占全球能源消耗量的30%;

饞人的美國市場,跨不去的大山
(來源:網際網路)

“美國市場意味着至少20%的市場增量,這點是全球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都無法做到的”,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對司庫财經表示,20%是一個基準線,不論在哪個領域,美國市場都能提供20%的增量。

該名人士指出,正因為在美國市場超高的市占率,三星失去中國市場之後,依舊能穩居全球手機出貨量TOP2的原因。

得美國者得天下,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共同認知,從早前的海爾、聯想,到中期的TikTok、原神,再到近期的SHEIN、Temu,美國市場都是其全球化最重要的一環。

【2】蛋糕前的攔路虎,337調查

打入美國市場,去美國淘金,曾經是中國企業的夢想與野望,如聯想為了進入美國,先後收購IBM的ThinkPad、摩托羅拉移動;華為多年來試圖通過并購合資等動作,進入美國通信裝置領域的資格。

美國市場雖好,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337調查是美國同業企業對國内企業的狙擊工具,一旦申請成功,将如同一座大山落下來。

據了解,337調查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負責,調查對象為進口産品侵犯美國知識産權的行為以及進口貿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競争,如果ITC在調查後認定企業的産品觸發了337條款,ITC可以禁止企業在美國對此産品的銷售。

目前中國企業在各行各業都面臨美國337調查。據資料統計,2021年共有90家中國企業被起訴至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涵蓋冰箱過濾器、智能倉儲裝備、濾水器、視訊處理裝置、數字智能電視、清潔裝置、半導體、離心機、移動電子裝置、高爾夫球杆、水彈槍、泳池清潔機器人等諸多行業。

“337調查隻是打壓中國企業的政策工具,而這樣的工具還有很多”,一位媒體記者向司庫财經表示,像《生物安全法案》、《晶片法案》……有些是美國政府層面對國内科技産業鍊的整體打壓,有些則是競争對手利用已有政策,對中國企業進行攻擊的市場政策。

曾經進入美國市場不僅是民族之光,對企業來說意味着更穩定的營收,更大的市場空間,這也是在很多上市公司财報中,北美尤其是美國市場營收單獨被提出來的原因。

但如今,随着美國對中國科技、貿易的封鎖與打壓不斷增強,中美企業間市場競争不斷加劇,美國市場的營收貢獻度,已經從過去的業績閃光點變成了隐藏的财務風險點。

饞人的美國市場,跨不去的大山
(來源:網際網路)

其實像影石創新這樣依靠美國市場的企業很多:

網絡通訊裝置提供商飛速創新,其招股書顯示:2022年上半年,美國市場營收占據公司整體營收的46.5%;

為Arrow、Qolsys、Nautilus、Hydrow、Wayne等企業提供服務的萬創科技,超過95%的收入來自美國市場;

服裝行業上市公司九興控股、晶苑國際美國市場營收貢獻率分别為51.1%、37.8%;

“一旦這些企業被競品借用政策打壓,丢失美國市場,在财務上是一個巨大的隐患”,一位跟蹤上市公司的自媒體老師表示,在目前的環境下,過分依靠美國市場是一個财務隐患。

【3】同“病”不同命,有人借力脫身,有人麻煩不斷

通過貿易戰、科技戰封鎖中國經濟、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美國兩黨的共識。大趨勢下,依賴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正面臨巨大的危機,而有人依靠國産化逃離,有人則會陷入麻煩中。

其中成功逃離的案例便是歐菲光,作為光學影像模組鏡頭的技術方,歐菲光成為了蘋果供應商,在2020年一年就獲得蘋果145億訂單,為其貢獻了30%的營收,淨利潤達到8.81億元。

但随着歐菲光被美國納入“實體名單”,2021年歐菲光淨虧損額達到26.25億元,2022年虧損幅度更是高達51.82億元。此後歐菲光搭上了華為Mate60的浪潮,成為華為鏡頭和子產品的獨家供應商,其财報顯示:預計2023年扭虧為盈,實作淨利潤6900萬元至9500萬元。

借助華為在7nm晶片上的突破,歐菲光已經上岸,但作為藥企的藥明系卻苦于美國《生物安全法案》的漩渦。

饞人的美國市場,跨不去的大山
(來源:網際網路)

作為中國醫藥外包企業,藥明生物、藥明康德自認為與美國市場存在依存關系。藥明生物、藥明康德營收高度依靠美國市場,其2023年财報顯示:藥明康德來自美國客戶的收入為261.3億元,占總營收的64.8%;藥明生物北美市場實作營收約80.7億元,占總營收的47.4%。

同樣藥明系認為,美國醫藥公司在研發上已經與藥明生物、藥明康德高度綁定——通過中國的“工程師紅利”,幫助美國藥企節省50%左右的研發成本。

但這種深度綁定的自信正在崩塌。今年1月初,美國衆議員以“保護基因資料和國家安全”為由送出上述企業所提及的草案,主要目标是“確定外國生物技術公司無法獲得美國納稅人的資金”,其中藥明康德被點名;而在3月6日,《生物安全法案》在美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以11:1的票數通過。

目前因缺少國産替代,過度依賴美國市場的藥明生物、藥明康德陷入了巨大的危機,因為一旦該項提議成為現實,藥明生物、藥明康德營收将會出現腰斬。目前藥明系市值已經蒸發千億。

作為最大的消費市場,進入美國市場,到美國淘金是中國企業的夢想,這意味着至少20%的市場增量和穩定的營收,但如今,對美國市場的深耕反而成為财務上的暴雷點,随着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封鎖、科技打壓,過于深耕美國的中國企業面臨着巨大的危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