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聽說過主動脈夾層這個名詞?它像一顆隐藏在血管深處的“定時炸彈”,一旦發作,後果不堪設想。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往往與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密切相關。
什麼是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動脈血管,負責将心髒泵出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主動脈夾層是指主動脈内膜和中膜之間出現撕裂,形成一個假腔,使得血液在真腔和假腔之間流動。這種情況就像血管内部出現了一個“夾層”,一旦夾層破裂,将導緻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主動脈夾層的成因
主動脈夾層的成因多種多樣,其中高血壓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長期高血壓會使主動脈血管壁受到損傷,逐漸變薄、變脆,容易發生撕裂。此外,動脈硬化、馬凡綜合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主動脈夾層的風險。
高危人群有哪些?
1. 高血壓患者:長期高血壓且控制不佳的患者,主動脈夾層發病率明顯升高。
2. 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管内壁沉積大量脂質,形成斑塊,使得血管壁變得脆弱。
3. 遺傳因素:如馬凡綜合征等遺傳性疾病,患者主動脈壁結構異常,容易發生夾層。
主動脈夾層一旦破裂,會迅速導緻大量出血,短時間内引發休克甚至死亡,其危險性極高。此外,夾層還可能壓迫周圍重要髒器或血管,造成相應功能障礙。
主動脈夾層的征兆
可能帶來猛烈的胸痛或背痛,有時候會被誤認為心絞痛或其他疾病。
其他信号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劇烈的頭痛、面部或頸部痛
2. 突然的呼吸困難
3. 癱瘓或半邊身體無力的感覺
4. 說話含糊或視力模糊
5. 意識模糊或暈厥
如何治療主動脈夾層
1. 緊急處理:
嚴密監測血流動力學名額,包括血壓、心率、心律及出入液量平衡。
凡有心衰或低血壓者還應監測中心靜脈壓、肺毛細血管楔壓和心排血量。
患者應絕對卧床休息,并接受強效鎮靜與鎮痛治療,必要時靜脈注射較大劑量嗎啡或冬眠治療。
2. 藥物治療:
迅速将收縮壓降至100~120mmHg或更低,可以使用硝普鈉等降壓藥物。
減慢心率至60~70次/分及降低左心室張力和收縮力,以防止夾層進一步擴充,β受體拮抗劑經靜脈給藥作用更快。
3. 介入治療:
在主動脈内置入帶膜支架,壓閉撕裂口,擴大真腔。
介入治療已成為治療大多數降主動脈夾層的優選方案,不僅療效明顯優于傳統的内科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且避免了外科手術的風險,術後并發症大大減少,總體死亡率也顯著降低。
4. 外科手術治療:
修補撕裂口,排空假腔或人工血管移植術。
需要注意的是,手術死亡率及術後并發症發生率均很高。
近年來,多主張急性期無論有無重要髒器受累,有條件者均應急診手術,以期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此外,主動脈夾層是異常兇險的疾病,傳統的單一治療模式已無法滿足治療的需要,目前,國際上多采用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MDT)。MDT模式已被先進發達國家普遍采用,國内一些頂尖醫療機關也已經開展,病人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前往有資質有經驗的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診斷主動脈夾層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如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這些檢查可以清晰地顯示主動脈夾層的位置、範圍和嚴重程度,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
主動脈夾層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适的治療方案。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有主動脈夾層的疑慮或症狀,請立即就醫,接受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如何預防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危險的疾病,預防非常關鍵。以下是一些預防主動脈夾層的建議:
1.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減少高脂高鹽食物的攝入,增加蔬果和纖維攝入。戒煙限酒,避免暴飲暴食,保持适當體重。長期抽煙、喝酒、久坐不動,以及飲食不健康,喜歡高油、高糖、高鹽飲食,都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應當盡快調整。
2. 控制高血壓: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的主要危險因素,是以定期測量血壓,如發現高血壓應積極治療,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内。不規律服藥、擅自停藥等行為都可能導緻血壓控制不佳,增加主動脈夾層的風險。
3. 避免劇烈運動:過度運動或劇烈運動可能增加主動脈夾層的風險,特别是對于存在高血壓或動脈硬化風險的人群。應選擇适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遊泳等。
4.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血壓、血脂、血糖等名額的檢測,以及心髒超聲或CT掃描等檢查,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并進行治療。
5. 遵醫囑治療:對于存在動脈疾病風險的人群,應積極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控制病情發展。
這些預防措施需要長期堅持,并且應該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适當調整。如果您有任何關于主動脈夾層的疑慮或症狀,應立即就醫,接受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主動脈夾層雖兇險,但并非不可防、不可治。關鍵在于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掌握相關疾病知識,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并做好生活中的各項防護措施。讓我們共同面對這顆“定時炸彈”,以科學的态度和方法,将健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