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放,才能以小博大

作者:南風窗NFC
開放,才能以小博大

3月份,荷蘭首相馬克·呂特來中國通路,很多朋友都在關注荷蘭。荷蘭是一個人口大約隻有1800萬的國家,存在感不算弱,也不算強。

過去,我們對荷蘭的認知很大程度來自曆史教材,荷蘭殖民者曾被我們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打得落花流水。再後來,我們知道這個國家有着合法的紅燈區,很多東歐女性在這裡從事皮肉生意,荷蘭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社會。還有,由于農業發達,乳制品管夠,這個國家的人都長得很高,男性1.9米,女性1.8米,都算常見身高。現在,我們知道了這個國家有一家很厲害的企業阿斯麥,是全球最強的光刻機生産企業。台積電要生産晶片,也離不開它。

開放,才能以小博大

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

以上這些認知,都是事實,但略顯表面。荷蘭的崛起曆程,十分值得研究。

英國有著名的東印度公司,是英國在全球進行殖民的先鋒。其實,17世紀始,全歐洲都掀起了建立東印度公司的熱潮,荷蘭、法國、瑞典、丹麥都有東印度公司,并不隻有英國一家。所有歐洲人都希望前往被傳為遍地黃金的東方,建立殖民地,擷取源源不盡的财富。然而,真正對全球商業版圖塑造産生了重要影響的,卻隻有英國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比英國晚2年,正是中國明朝萬曆年間。此時,朱家皇帝正在大搞海禁,主動隔絕與全球的貿易往來。荷蘭東印度公司是荷蘭在東南亞殖民的主要執行者,占領台灣的荷蘭軍隊,也是東印度公司支援的武裝力量。1642年,荷蘭在基隆擊敗西班牙,占領了台灣。

從17世紀中葉開始,不但在中國台灣,在整個東南亞地區,荷蘭東印度公司也不斷開疆拓土,無論是真的戰争,還是商業戰争,荷蘭人都是後來居上,不斷從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手中奪取了殖民地和市場佔有率。

在那個時代,西方的殖民者主要分為三個流派。前兩個一是英國人,二是西葡兩國,前者是昂撒系統,後者則是拉丁民族,他們的殖民風格是不同的。英國人的優勢在于科技和商業制度更先進。他們有更好的火槍、大炮和戰艦,有更有利于融資的股份公司制度和更能分散風險的商業保險工具。總之,昂撒民族具有技術上的極大優勢。

西葡的優勢是更加“接地氣”,英國人極少和殖民地的當地人通婚,但西葡兩國的殖民者則更願意和土著民族建立血緣聯系,殖民者大量迎娶當地上層女子,同時也有不少西葡女性嫁給當地上層男士。是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能夠在拉美和東南亞獲得更多土著民族上層權貴的支援。這一項優勢,足以彌補他們在技術上的劣勢,使得他們的殖民地遍地開花,面積上不輸給英國人。

荷蘭人的風格,剛好介于昂撒民族和西葡民族之間,可以說揚長避短,取其精華。首先,荷蘭人的商業技術絲毫不落後于英國人,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交易所。與此同時,荷蘭也學習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與殖民地當地的上層通婚。

開放,才能以小博大

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以東南亞第一人口大國印尼為例,直到20世紀,印尼不少政商和軍隊精英的臉上,還有着明顯的歐洲面孔風格,長得高鼻深目白皮膚。他們是荷蘭殖民者與當地人的混血後代,百年之後,這些人的血脈,依然占據着上層的位置。

179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但是在殖民的過程中,荷蘭的殖民者們也不斷塑造着荷蘭這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風格。

作為小國,隻有做到足夠開放(不但市場開放,甚至是血緣次元的開放),才能克服小國的劣勢,以小博大,實作國家的不斷發展。這種精神,從不過時。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于視覺中國

作者 | 譚保羅

編輯 | 李淳風

排版 | 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