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豐田把靈魂賣給華為,華為能把豐田從懸崖邊拉回嗎?

作者:毒舌财經

4月7日,車市迎來了一個重磅消息。

豐田全球車型智能駕駛方案将采用“豐田+華為+Momenta”三方聯合方案模式。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和華為分别提供軟體和硬體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

豐田把靈魂賣給華為,華為能把豐田從懸崖邊拉回嗎?

大家注意看了,在這裡面華為提供的并不是軟體而是硬體。那目前華為在汽車方面到底有哪些硬體可以跟豐田合作呢?

雖然華為并不是專業造車的,但他們在汽車智能化方面,其實已經處于行業的前列。

早在10年前,華為就開始布局汽車智能化,并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進行持續投入,每年研發投入達到100+億元,直接研發人員更是達7000人以上。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華為在汽車智能化方面已經積累有大量的軟硬體技術,軟體方面方面主要以鴻蒙系統為代表。

而在硬體方面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車控、智能車載光産品、大算力AI晶片、車聯網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競争力。

而且這種硬體實力并不是停留在研發階段,而是應用在了實際的車型當中,華為旗下的m7、m9兩款車型所展現出來的智能化已經俘獲很多粉絲芳心。

豐田把靈魂賣給華為,華為能把豐田從懸崖邊拉回嗎?

這種吸引力不僅僅來源于粉絲的狂熱,而是來源于華為智能化在行業當中的地位。

我們以智能駕駛為例,根據《智能駕駛2023年度報告》内容顯示,目前國内智能駕駛玩家從實作能力上可劃分為四個梯隊,具體如下:

領先一代,可實作城區NOA;

次世代,可實作高速NOA;

正當代,僅能實作基礎L2智駕能力;

落後一代,連L2都沒有實作。

目前華為的智能産品已經可以實作城區NOA,為第一梯隊玩家,也就是處于領先一代。

憑借着優異的智能化表現,目前華為智能産品不僅應用在問界身上,包括阿維塔、深藍、藍圖等一些産品也将會搭載華為的智能産品。

豐田把靈魂賣給華為,華為能把豐田從懸崖邊拉回嗎?

另外華為跟豐田的合作也不是突然來襲,之前早就有一些苗頭。

于今年3月剛剛上市的廣汽豐田全新第9代凱美瑞就是由廣汽豐田與華為共同打造,全系标配華為Hicar。

另外根據一些行業人士透露,一汽豐田旗下國産全新普拉多也傳出将搭載華為深度賦能的智能座艙,至于這個消息是否屬實,目前豐田和華為都不置可否,但據說在今年北京車展上,這款車會亮相,到時一切就會真相大白。

看到這個,估計很多網友都出來調侃一番,早在2021年的時候,華為就計劃跟多個廠家合作智能駕駛,然而當時很多汽車廠家都不願意跟華為合作,甚至有不少廠家直接潑來了一盆冷水。

比如在一次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當被投資者問及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時,上汽集團的董事長陳虹就表示,“如此一來,它成了靈魂,上汽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實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并不隻是上汽,其他廠家也害怕跟華為合作之後失去主動權,甚至失去靈魂,是以這幾年華為智能駕駛的應用并沒有那麼廣泛。

那為什麼現在豐田又突然找上門來跟華為合作呢?這不是相當于把“靈魂”賣給了華為嗎?

或許豐田是迫于無奈,或許他們是希望搭上華為這趟車,然後扭轉在中國的銷量頹勢。

豐田可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霸主,曾幾何時,豐田在中國市場可是神一般的存在,很多人的第1部車選擇的都是豐田。

然而最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尤其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高速發展之下,日系車企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根據一些統計資料顯示,日系車在華市場佔有率已經連續3年下滑,到了2023年已經跌至17%的曆史最低點。

2023年日系三大車企,包括豐田,本田,日産在華的銷量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豐田全年在華銷量170.1萬輛,同比下降12.36%。

豐田把靈魂賣給華為,華為能把豐田從懸崖邊拉回嗎?

與之對應的是,2023年中國一些自主品牌的銷量卻保持高速增長,其中比亞迪增長61.8%,一舉邁入全球十大汽車廠家行列;另外奇瑞增長55.3%,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同比增速都達到10%以上。

中國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已經把日系車企逼到了死角,這讓日系車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雖然最近幾年日系車企在中國市場也一直在尋求變革,但反應都一般,這說明他們還沒有适應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

最後他們隻能放下傲嬌,開始尋求跟中國企業合作,但不知道這次豐田跟華為合作能否讓他們絕地反彈呢?能否挽回頹勢,把豐田從懸崖邊拉回來呢?

豐田把靈魂賣給華為,華為能把豐田從懸崖邊拉回嗎?

我個人覺得可能性并不太大,目前擺在日系車企面前并不是單純的智能化問題,而是整個汽車市場深層次的變革所帶來的沖擊。

第1個汽車行業已經變了。

在燃油車時代,豐田确實無可替代,因為日本在發動機、變速器、底盤等一些核心技術上擁有絕對的優勢,中國很多汽車廠家都是從日本進口的裝置,那時候國産車還被稱為組裝車,那時候中國造車基本上都跟日本學,中國車企是日本的徒弟。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汽車市場的格局已經發生變化,中國新能源汽車從電池,電機,電控,智能駕駛等各方面都擁有核心技術,而且已經培育了完善的産業鍊,不再依賴外部,是以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擁有很大的競争力。

最關鍵的是這幾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越來越高,2023年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30%以上,按照這個增長,就是未來幾年有可能達到50%以上,新年汽車的崛起勢必會給燃油車帶來很大的擠壓空間,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三大車企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不斷被壓縮的原因。

豐田把靈魂賣給華為,華為能把豐田從懸崖邊拉回嗎?

第2個是豐田的固執讓他們無法适應市場。

中國汽車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而前幾年日本豐田對新能源汽車是不屑一顧的,甚至認為新能源汽車是一種不清潔的能源,隻不過是把污染從汽車轉移到電廠而已。

在日本一些企業看來,他們認為真正的新能源應該是氫能,是以包括豐田在内都花很大的精力去攻克氫能技術,然而按照現有技術,想要實作低廉以及大規模生産,又能夠小體積應用汽車上并不太現實。

眼看在氫能研發方面碰壁,豐田才匆匆忙忙的回過頭來擁抱電動汽車,但這時候已經晚了,當他們醒過來的時候才發現,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領先優勢已經超過了日本一些車企。

而技術優勢和市場佔有率是相輔相成的,技術優勢可以帶來銷量的增長,而銷量的增長又能夠讓中國的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進而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是以按照目前中日兩國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來看,包括豐田在内的一些日本車企想要挽回頹勢有點不太現實,在這種背景之下,他們隻能尋求跟中國一些供應商合作,然後争取能夠維持現有的市場佔有率,不至于出現大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