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丰田把灵魂卖给华为,华为能把丰田从悬崖边拉回吗?

作者:毒舌财经

4月7日,车市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丰田全球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将采用“丰田+华为+Momenta”三方联合方案模式。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和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

丰田把灵魂卖给华为,华为能把丰田从悬崖边拉回吗?

大家注意看了,在这里面华为提供的并不是软件而是硬件。那目前华为在汽车方面到底有哪些硬件可以跟丰田合作呢?

虽然华为并不是专业造车的,但他们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其实已经处于行业的前列。

早在10年前,华为就开始布局汽车智能化,并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进行持续投入,每年研发投入达到100+亿元,直接研发人员更是达7000人以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华为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已经积累有大量的软硬件技术,软件方面方面主要以鸿蒙系统为代表。

而在硬件方面包括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控、智能车载光产品、大算力AI芯片、车联网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而且这种硬件实力并不是停留在研发阶段,而是应用在了实际的车型当中,华为旗下的m7、m9两款车型所展现出来的智能化已经俘获很多粉丝芳心。

丰田把灵魂卖给华为,华为能把丰田从悬崖边拉回吗?

这种吸引力不仅仅来源于粉丝的狂热,而是来源于华为智能化在行业当中的地位。

我们以智能驾驶为例,根据《智能驾驶2023年度报告》内容显示,目前国内智能驾驶玩家从实现能力上可划分为四个梯队,具体如下:

领先一代,可实现城区NOA;

次世代,可实现高速NOA;

正当代,仅能实现基础L2智驾能力;

落后一代,连L2都没有实现。

目前华为的智能产品已经可以实现城区NOA,为第一梯队玩家,也就是处于领先一代。

凭借着优异的智能化表现,目前华为智能产品不仅应用在问界身上,包括阿维塔、深蓝、蓝图等一些产品也将会搭载华为的智能产品。

丰田把灵魂卖给华为,华为能把丰田从悬崖边拉回吗?

另外华为跟丰田的合作也不是突然来袭,之前早就有一些苗头。

于今年3月刚刚上市的广汽丰田全新第9代凯美瑞就是由广汽丰田与华为共同打造,全系标配华为Hicar。

另外根据一些行业人士透露,一汽丰田旗下国产全新普拉多也传出将搭载华为深度赋能的智能座舱,至于这个消息是否属实,目前丰田和华为都不置可否,但据说在今年北京车展上,这款车会亮相,到时一切就会真相大白。

看到这个,估计很多网友都出来调侃一番,早在2021年的时候,华为就计划跟多个厂家合作智能驾驶,然而当时很多汽车厂家都不愿意跟华为合作,甚至有不少厂家直接泼来了一盆冷水。

比如在一次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当被投资者问及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时,上汽集团的董事长陈虹就表示,“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实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只是上汽,其他厂家也害怕跟华为合作之后失去主动权,甚至失去灵魂,所以这几年华为智能驾驶的应用并没有那么广泛。

那为什么现在丰田又突然找上门来跟华为合作呢?这不是相当于把“灵魂”卖给了华为吗?

或许丰田是迫于无奈,或许他们是希望搭上华为这趟车,然后扭转在中国的销量颓势。

丰田可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霸主,曾几何时,丰田在中国市场可是神一般的存在,很多人的第1部车选择的都是丰田。

然而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高速发展之下,日系车企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根据一些统计数据显示,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已经连续3年下滑,到了2023年已经跌至17%的历史最低点。

2023年日系三大车企,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在华的销量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丰田全年在华销量170.1万辆,同比下降12.36%。

丰田把灵魂卖给华为,华为能把丰田从悬崖边拉回吗?

与之对应的是,2023年中国一些自主品牌的销量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比亚迪增长61.8%,一举迈入全球十大汽车厂家行列;另外奇瑞增长55.3%,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同比增速都达到10%以上。

中国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已经把日系车企逼到了死角,这让日系车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虽然最近几年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也一直在寻求变革,但反应都一般般,这说明他们还没有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最后他们只能放下傲娇,开始寻求跟中国企业合作,但不知道这次丰田跟华为合作能否让他们绝地反弹呢?能否挽回颓势,把丰田从悬崖边拉回来呢?

丰田把灵魂卖给华为,华为能把丰田从悬崖边拉回吗?

我个人觉得可能性并不太大,目前摆在日系车企面前并不是单纯的智能化问题,而是整个汽车市场深层次的变革所带来的冲击。

第1个汽车行业已经变了。

在燃油车时代,丰田确实无可替代,因为日本在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一些核心技术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中国很多汽车厂家都是从日本进口的设备,那时候国产车还被称为组装车,那时候中国造车基本上都跟日本学,中国车企是日本的徒弟。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从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等各方面都拥有核心技术,而且已经培育了完善的产业链,不再依赖外部,所以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拥有很大的竞争力。

最关键的是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越来越高,2023年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30%以上,按照这个增长,就是未来几年有可能达到50%以上,新年汽车的崛起势必会给燃油车带来很大的挤压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三大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不断被压缩的原因。

丰田把灵魂卖给华为,华为能把丰田从悬崖边拉回吗?

第2个是丰田的固执让他们无法适应市场。

中国汽车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而前几年日本丰田对新能源汽车是不屑一顾的,甚至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一种不清洁的能源,只不过是把污染从汽车转移到电厂而已。

在日本一些企业看来,他们认为真正的新能源应该是氢能,所以包括丰田在内都花很大的精力去攻克氢能技术,然而按照现有技术,想要实现低廉以及大规模生产,又能够小体积应用汽车上并不太现实。

眼看在氢能研发方面碰壁,丰田才匆匆忙忙的回过头来拥抱电动汽车,但这时候已经晚了,当他们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领先优势已经超过了日本一些车企。

而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优势可以带来销量的增长,而销量的增长又能够让中国的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去研发,从而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所以按照目前中日两国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来看,包括丰田在内的一些日本车企想要挽回颓势有点不太现实,在这种背景之下,他们只能寻求跟中国一些供应商合作,然后争取能够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不至于出现大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