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作者:濰坊高新融媒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有人在上海排隊“瘋狂動物城”,也有人在南京排隊紅山動物園。

4月4日假期首日,南京紅山動物園内人潮太過擁擠,園長沈志軍隻好在現場指揮秩序。當晚,官方釋出限流公告:入園人數最高限8萬,瞬時在園人數限4萬,自助伴遊車暫停營運。這一資料,與上海迪士尼的日均客流量,可謂不相上下。

2020年,受疫情影響紅山動物園閉園51天、收入歸零時,沈志軍曾發表“求報複”(入園參觀人數報複性反彈)的著名演講。如今,南京紅山動物園無可質疑地成為了國内頂流。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一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們如此瘋狂?這座曾因“窮”而聞名的動物園,又是如何蛻變、走上頂流之路的?帶着這些疑問,記者随着旅遊大軍,前往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一探究竟。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4月4日假期首日,紅山動物園擁擠的人流。詹慧雯 林霄 攝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報複”動物園

紅山動物園位于南京城北、近玄武湖,40元一張的門票,已14年未漲價。

早上9點,記者由北門入園後,迎面而來的是一條又一條長長的隊伍,搭遊覽車要排隊、進熊貓館要排隊,甚至和“比耶”杜杜合影也要排隊。讓人不禁感歎:紅山是真的火了!

狐猴島,是遊客入園的必經之地,飼養員徐老師頭戴麥克風,為路過的遊客提供 “入園教育訓練”:“在紅山,動物是主人,大家是客人,他們有不‘接客’的權利,我們也要牢記不投喂動物的約定。”

面對場館外擁擠的人潮,紅山的動物們依舊該吃吃、該睡睡,不需要為人類提供任何“情緒價值”,因為它們擁有“不被看見的權利”。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紅山動物園裡每一隻動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詹慧雯 林霄 攝

在紅山,動物不是被關在籠子裡,它們擁有充足的探索空間,可以随時在假山、洞穴、林木、水池中“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貓科館的空中通道,是老虎們每天必經的“上班路”;亞洲靈長館内,猴子們可以通過軟網制作的串籠互相“串門”。

在紅山,每一隻動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們漂亮、健康又自信。三條腿的豹子“越越”,熱愛探索、行動靈活;白面僧面猴“杜杜”,撞臉《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一個不經意的回眸就能把大家逗樂;細尾獴“無名氏”雖然偶被欺負,但仍對隔壁鄰居的日光浴充滿向往......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紅山動物園明星動物“杜杜”,是一隻白面僧面猴。詹慧雯 林霄 攝

窗戶前,偶爾可見從業人員手繪的提示牌:“請保持一鹈鹕距離”、“我是小熊貓,不是小浣熊”、“老虎玻璃拍不得”。科普闆上,記載着動物的個人證件照、入園年齡、性格差異、成長動态,甚至訃告。

95後南京市民郭鵬洋,是紅山動物園年卡使用者,正拿着長焦相機努力在人群中擠出一個鏡頭的空位。他回憶稱,小時候紅山的動物沒這麼活潑,遊客也沒這麼多。

“現在是真的火了,一到節假日全國各地遊客都有。可能大家都來‘報複’動物園了吧!”

4月5日晚,紅山動物園再度釋出限流公告,園長沈志軍呼籲并感謝南京市民為外地朋友禮讓遊玩空間。南京智慧旅遊大資料運作監測平台顯示,2024年清明小長假三天,紅山動物園遊客接待量在全市景區中位列第四,僅次于夫子廟、鐘山、玄武湖,并且接待量創曆史新高。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自救”三部曲

即使來不了現場,打開手機“雲逛動物園”也很有趣。

清明小長假,紅山一共做了6場直播,狐猴島、考拉館、小熊貓館、狼館等熱門場館紛紛上線營業。直播間裡,小熊貓探頭探腦地向你吐舌賣萌、考拉睡飽了偶爾向上做做自由引體、細尾獴在草坪上歡樂翻滾。“太治愈了!”“我可以看考拉一整天”“一個半小時太短,建議加鐘”“動物園還缺志願者嗎”......手機這一端,彈幕刷屏不斷。

4月4日上午,記者在狐猴島偶遇了剛下播的小魏,她一手拿着相機和支架、一手拿着手機,身後還背着直播發射器。“小紫出差了,24日起就一直是我在播。等他回來,正常情況下是他播一天,我播一天。”此時,她已經連續直播近20場,依舊元氣滿滿。

小魏告訴記者,除周二之外,紅山每天會做兩場直播,一周内直播動物不重複。“B站使用者,喜歡看本土物種保育區、岡瓦納區這類物種比較豐富的區域。小紅書、抖音使用者,喜歡看考拉、水豚等‘明星動物’。”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紅山動物園直播講解員小魏。詹慧雯 林霄 攝

時至今日,紅山直播已成為不少都市人的精神療愈地,而它曾經是紅山動物園的一根救命稻草。

2020年,“虧損了3000多萬”、“扣下員工績效,保證動物飼料”的紅山動物園,緊抓直播風口,開辟了“雲遊園”模式,這是紅山動物園的第一次“出圈”。

而為了讓這場自救運動更加可持續,紅山又于2021年推出“雲認養”。一時間,合法認養一隻老虎、一隻小熊貓,成為年輕人的社交貨币,甚至有不少粉絲給自家愛豆也安排上了雲認養。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水豚“卡皮巴拉”是最受歡迎的雲認養動物之一。詹慧雯 林霄 攝

緊接着,紅山動物園又試水文創,推出冰箱貼、趴趴公仔、帽子、方巾、環保袋等一系列周邊,可愛的造型、進階的審美,絲毫不輸迪士尼。讓年輕人大呼:“40元進去,400元出來!沒有一個人能空手而歸。”2022至2023年間,還曾攜手喜茶、盒馬跨界營銷,将紅山動物園的IP不斷放大。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紅山森林集市裡,大家正在搶購趴趴公仔。詹慧雯 林霄 攝

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主任肖亮認為,紅山動物園圍繞尊重動物的理念,把産品、服務做到極緻化,引起了年輕人的人文和情感共鳴,實作了流量轉化。

“紅山動物園把每個動物,都打造成紅山動物園這個大IP下的一個個小IP。既有大賣點也有小話題,能夠持續流轉,并向文創産品延伸,構成了一個矩陣式的文化IP。這種極緻化的産品、服務理念,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

根據官方的線上票務統計,2023年,紅山森林動物園購票遊客超過60%,其中20歲到30歲之間的遊客占比60.21%,30歲到40歲的遊客占比29.57%。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動物憑啥優先

當然,紅山動物園之是以能長期出圈,更重要的一點還在于它尊重動物、凡事以動物優先的理念,搭建了一個動實體想生活的烏托邦。

沈志軍曾說:“動物園不是花錢看動物的地方,而是學會看待動物的地方。”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紅山動物園是國内首家取消動物表演的動物園。詹慧雯 林霄 攝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紅山動物園是國内第一家取消動物表演的動物園,2014年他們又取消了動物投喂。2017年開始,他們拆掉了牢籠、重新設計場館,讓動物們擁有了山丘、湖泊與溪流。此外,紅山動物園每年還會救助約1000隻受傷的動物,并在康複之後進行生存能力評估,通過評估的動物放歸野外,沒通過評估的動物留在紅山“養老”。

“在紅山,你會發現人走的路并不寬闊,但是動物的生存環境空間相當廣闊。這其實在告訴我們,動物也是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一分子。在紅山這種更接近自然的生存環境下,動物們也能更多地展現自然行為。”

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傳武指出,動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多角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每個生命個體的權益,正确對待野生動物,是我們人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責任。

日均客流量堪比迪士尼,這座動物園為何能讓遊客如此“瘋狂”?

黃鼬妹妹的訃告。詹慧雯 林霄 攝

從紅山出來之後,記者一直在思考,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對逛動物園充滿了熱情。一方面是放松和治愈,另一方面或許是因為生命的溫度。我們常常暢想自然與遠方,卻忽略了與生活的息息相關,而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曾經也是野生動物們栖息的地方。

當城市快速建設擴充,人與野生動物之間不可避免地交集、交叉時,如何與它們友好相處?南京紅山動物園做出了正确的示範。

動物科普作者花蝕在其著作《逛動物園是件正經事》中寫道:好的動物園,不僅會讓遊客獲得愉悅和知識,并最終将所有的收獲和感悟,展現于日常行為的改善;這種行為的改變,會減小對環境的壓力,進而讓人類和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都能更長久地存活在地球上。

來源:央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