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年大賣超60億元!萬千女性又撐起了一個美妝IPO

作者:證券時報

萬千女性又撐起了一個美妝IPO!

苦熬七年沖刺A股無果後,4月8日,毛戈平送出招股書拟赴香港上市,中金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毛戈平于2000年成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公司是中國市場10大高端美妝集團中唯一的國貨品牌,按2022年零售額計算,排名第十五。

毛戈平以創始人毛戈平的名字命名,旗下有兩大美妝品牌,MAOGEPING和至愛終生,産品組合涵蓋美妝和護膚378個單品。截至2023年,彩妝單品平均售價166.9元,護膚單品平均售價322.3元,彩妝和護膚加起來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96.4%,達到27.8億元。

毛戈平轉道香港上市

“幫助人們抵達自我之美”的毛戈平要去香港上市了。

招股書顯示,作為中國國貨高端美妝品牌的上司者,毛戈平的業務在整個業績記錄期間快速增長。2021年至2023年,毛戈平營業收入分别為15.77億元、18.29億元以及28.8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5.3%。

毛戈平的營收主要分為産品銷售和化妝藝術教育訓練兩大收入闆塊,其中産品銷售在總營收中占比在90%以上,主要分為彩妝和護膚,2021年至2023年,彩妝和護膚的營收分别為14.95億元、17.75億元以及27.82億元。雖然彩妝單價不及護膚一半,但依然貢獻了過半營收。

此外,不同于其他美妝依賴于電商等平台的線上銷售,毛戈平主要以線下銷售為主,其線下管道主要通過自營專櫃直銷,向高端跨國美妝零售商銷售或者向線下經銷商銷售。線下銷售的占比大概在産品銷售收入中占比60%左右。而線上管道涵蓋天貓、小紅書、抖音、京東及淘寶等電商平台,占比40%左右。

淨利潤方面,招股書資料顯示,毛戈平2021年至2023年的經調整淨利潤分别為3.3億元、3.52億元以及6.6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1.6%。公司毛利率非常高,業績記錄期間均在83%以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毛戈平的業績記錄期間的财務表現在收入增長率和淨利潤增長率、毛利率方面都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準。

盡管毛戈平财務資料表現亮眼,但征戰資本市場的旅程頗為坎坷。早在2016年,毛戈平遞交了A股上市招股書,拟赴滬市主機闆上市,并于2017年二次更新招股書,2017年底毛戈平稱因“發行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查或者其他導緻稽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暫停IPO。

2021年10月,毛戈平終于等來了IPO首發成功過會的消息,卻在其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實質性進展。去年3月,在全面注冊制改革的背景下,毛戈平的IPO平移至上交所稽核,但因為申請檔案記載的财務資料過了有效期,上交所中止毛戈平的上市稽核。今年1月,毛戈平撤回發行上市申請,直到4月8日再次遞交港股招股書。

重營銷,輕研發

毛戈平亮眼的業績背後,實際上暗藏隐憂。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期間,毛戈平的研發投入分别為1370.3萬元、1454.8萬元和2397.5萬元,雖然研發金額在逐年增加,但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卻一直在0.08%左右,不足1%,占比非常小。根據招股書财務資料附錄解釋,研發成本還包括部分雇員福利開支、物業及廠房裝置折舊等,如果剔除這些,可能跟産品相關的研發投入占比就更少了。

而與研發費用不足1%對應的是,毛戈平對品牌營銷極為重視。主要通過與KOL合作,通過社交媒體平台上的短視訊、文章或直播測試宣傳其産品,2021年至2023年期間,毛戈平的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别為7.63億元、9.62億元和14.12億元,占同年收入的48.4%、52.6%及48.9%。毛戈平表示,預計未來銷售及銷售費用的絕對金額将随着業務增長而繼續增長。

重營銷、輕研發的背後,毛戈平公司甚至還沒有自己的生産線。毛戈平公司在招股書中指出,毛戈平公司尚未建設自身的化妝品生産設施,産品的生産主要通過委外加工模式進行,這對公司的産品品質控制水準提出了嚴格要求,也導緻了公司可能存在産品供應不足的風險。

一旦委外加工商或産品供應商在生産環節出現事故,或産品品質出現問題,或産品供應不足,或産品供應不及時,均會對公司的品牌形象以及當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是以,毛戈平計劃建立自己的生産基地,以用擁有獨立生産能力。據招股書披露,毛戈平在杭州有一個生産基地正在建設,預計将于2026年中投入營運,計劃中的生産設施将用于生産彩妝及護膚品,年産能約為1540萬件。

截至2023年底,公司賬上現金有11.38億元,足以支撐公司的産能擴建。毛戈平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的25.0%将用于擴大銷售網絡;約20.0%将用于品牌建設活動;約15.0%将用于海外擴張和購;約10.0%将用于加強生産和供應鍊能力;約9.0%将用于增強産品設計和開發能力;約6.0%将用于化妝藝術教育訓練機構;約5.0%将用于營運和資訊基礎設施數字化;以及約10.0%将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責編:朱雨蒙

校對:冉燕青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