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朋友随緣就好

作者:苑九芬家庭教育與心理
朋友随緣就好

之前的好友淡漠了

來訪傾訴說,之前很好的朋友,後來因為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不在一起了,關系也沒有以前緊密了。在一次不經意間突然路上相遇,對方也感到平平淡淡,沒什麼激情了。來訪看到對方的狀态,自己也激不起熱情,隻是強裝笑臉,盡量說一些問候的話語,緩解氣氛。

這樣的場景,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以前很好的朋友,之後由于工作的關系,又或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接觸少了,關系也自然慢慢疏遠了。

其實,人生路上,每個人都隻能陪我們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可以和朋友說:“勿忘我。”但對方是否會一直記得,還是轉身就忘記,對方說了算。

生活中少了朋友,就像少了一道光一樣。但是日子還要過下去,别無他法。有一句話這樣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來則聚,水走則散。順其自然最好了。

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朋友随緣就好

觀念不同,導緻疏遠

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生活中,朋友之間由于觀念不同,導緻友情疏遠是再正常不過了。不過,也有特例發生。比如曆史上有一對特别好的朋友:房玄齡、杜如晦。他們都是李世民手下的大臣。

為什麼他們的友誼,能長久,其根本是“方向的一緻性”。

李世民做秦王的時候,他們都在幕府工作,是同僚。幕府裡很多人,都要外調。房玄齡及時提醒:“誰離開,都不打緊,唯有杜如晦,不能少啊。”

有一段時間,唐高祖認為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沖突,是手下人挑撥的。将房玄齡和杜如晦軟禁起來,不能談政事。

但玄武門事件發生之前,房玄齡和杜如晦驚人地一緻,選擇了“複出”,幫助李世民出謀劃策。

《舊唐書》裡說:“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

摸清了對方的底細,也知道自己一定需要對方。這樣的友情,着實難得。

回頭看,曆史上的“房謀杜斷”,也應該是就此一例吧。

再看看和我們走散的朋友,你就會發現,他們的觀點,并不是你想要的;他們對你的安慰,也是大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自己更需要能和自己共情的人。

在成長的曆程中,人會形成三觀,并且按照自己的三觀去尋找朋友。但是找了很多年,也不見蹤迹。

朋友随緣就好

利益不同,不必同行

利益不同,不必同行。

小時候,我們不知道追求什麼利益,是以有很多玩伴。

遊戲之中,輸了或者赢了,都沒有關系,大不了明天繼續比一比。

上學的時候,都想拿第一名。但是第一名是對成績的認可,并沒有妨礙到别人讀書。

或者說,同學之間的利益,就是好好讀書,非常單純。

為了上大學的目标,是以願意和同學攜手。

心想,反正各自去不同的大學,現在和同學,有什麼好争的。

走出校園,柴米油鹽的困擾就來了。還有成家立業,為了在某行業立足,争取到某一段愛情。

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18-25歲是所謂的“成年初期”,這段時間裡,我們會認知感情,也會發現“孤獨”的客觀存在。

依靠朋友去驅趕孤獨,其實是讓自己很難受的一件事。終究會明白,合群的人,越發孤獨。

接近的人越多,得到了利益越少,反而失去了更多的利益。這是自己不想要的結果。索性,習慣獨來獨往,在社交的過程中,也是逢場作戲而已。

《禮記》中說:“同門為朋,同道為友。”

原來,朋友兩個字,要拆開來看。一起讀書,同為某個人的門生,就是“朋”;一起走某條路,獲得某種利益,才是“友”。

從“朋”變成“友”,是很難的。沒有朋友,就變成了理所當然。

畢業十幾年之後,再組織同學聚會。每次都無法全部到齊,有的人一次聚會也不會參與。

都各奔前程了,還有什麼好聚的。

朋友随緣就好

需要齊心協力的朋友

困難不同,不必共鳴。

《伊索寓言》裡說:“應當在朋友正是困難的時候給與幫助,不可在事情已經無望之後再說閑話。”

好朋友,就是患難與共的人。并且在困難之中,最容易見到真情。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情緒價值”。

也就是說,每個人通過表達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和對方産生共鳴,促進一段親密關系。彼此也能提供情緒價值。

如果身邊有和自己情緒共鳴的朋友該多好。

朋友随緣就好

朋友随緣,不強求

人與人之間,因為緣分而遇見,因為緣分而走到一起,也因為緣分盡了而分開。

這一生,有緣,無緣,都是無法強求的,一切随緣就好。

我是一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家長成長導師,敬請關注我的頭條号,将會獲得更多關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經驗和實操,持續更新,敬請期待!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如果喜歡就“關注”、“點贊”、“評論”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援!如需幫助和咨詢,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