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高患者:你應該分别銘記這3個“最不應該”!關乎血管安全

作者:科普史醫生

當我站在診室前,面對着一排焦急的眼神,我總能從中讀出同一個問題:“醫生,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這不僅僅是對病情的困惑,更是對生活方式選擇的迷茫。今天,我想談談“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個看似平常但又極其危險的隐形殺手。

記得有一次,一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匆匆來到診室,臉色蒼白,氣喘籲籲。他告訴我,最近總覺得胸悶,還伴随着頭暈目眩。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血壓飙高,血糖和血脂也都不在正常範圍。他驚訝地問我:“醫生,我平時不抽煙,也不喝酒,怎麼會這樣?”通過進一步交流,我了解到他平時工作壓力大,飲食随意,缺乏運動,晚上還經常熬夜。這位患者的例子并不少見,很多人在不經意間就踏上了這條危險的道路。

三高患者:你應該分别銘記這3個“最不應該”!關乎血管安全

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首先,定期檢查可以幫助我們早期發現疾病的迹象。對于三高疾病,早期發現意味着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控制,減少藥物治療的依賴。其次,它也可以幫助我們監控疾病的進展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避免疾病造成的并發症。

實施方案

定時檢查: 成年人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包括血壓、血糖、血脂等基礎檢查。如果有三高家族史或已經是三高患者,檢查的頻率應更密集,至少半年一次。

定量跟蹤: 除了在醫院的定期檢查外,建議在家也要有自我監測的習慣,如使用家用血壓計和血糖儀。這樣不僅可以實時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态,還可以将資料記錄下來,為醫生提供更多參考資訊,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病情變化,制定或調整治療方案。

生活方式的調整: 定期檢查的目的不僅僅是監測名額,更重要的是根據這些資料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發現血壓偏高時,應減少食鹽攝入量,增加運動頻率;發現血糖、血脂偏高時,應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

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

平衡攝入:健康的飲食應包含足夠的蛋白質、健康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同時限制糖和鹽的攝入。這意味着我們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少吃加工食品、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适量為主:每個人的能量需求不同,過量攝入即使是健康食物也可能導緻體重增加,進而影響血糖、血脂和血壓。學會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活動量來調整食物攝入量,是維持健康飲食的關鍵。

規律飲食: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幹擾身體的代謝節奏,增加“三高”風險。建議每天保持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避免過度饑餓或飽腹,以及晚上過晚進食。

三高患者:你應該分别銘記這3個“最不應該”!關乎血管安全

實施建議

計劃你的餐食:提前規劃每天的飲食,確定每餐都有足夠的蔬菜和全谷物。這不僅可以幫助控制卡路裡的攝入,還能保證營養的均衡。

小心處理食物:烹饪方法也對食物的健康影響很大。推薦使用烤、蒸、炖等烹饪方法,盡量避免油炸和高溫烹饪,以減少不健康脂肪和緻癌物的攝入。

注意飲食情緒:很多時候,我們因為情緒波動而選擇不健康的食物。學會識别這些情緒觸發點,并尋找健康的應對政策,如進行适量運動或與朋友交談。

缺乏運動:增強體力,改善血液循環

在我的醫療職業生涯中,我常常遇到一些“三高”患者,他們的共同問題之一就是缺乏運動。許多人認為自己忙碌,無暇鍛煉,或者認為輕微的活動無法帶來實質性的改變。然而,事實正好相反。适量的體育活動不僅能增強體力,還能顯著改善血液循環,進而降低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風險。

運動的重要性

增強心髒功能:規律的運動能強化心髒肌肉,提高心髒泵血效率,降低心髒病的風險。

改善血液循環:運動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環效率,促進血液更好地輸送氧氣和養分至全身各部位,同時有助于降低血壓。

調節血糖水準:體力活動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幫助控制血糖水準,對于預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尤為重要。

三高患者:你應該分别銘記這3個“最不應該”!關乎血管安全

實施建議

開始輕松運動:如果你是運動的新手,開始時無需過于激烈。散步、慢跑、瑜伽或太極等低強度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關鍵是找到你喜歡并能持續做的活動。

制定運動計劃:為自己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運動計劃,并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專家推薦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多樣化運動方式:嘗試不同的運動項目,不僅可以避免單一運動帶來的乏味感,還能全面鍛煉身體各個部位。例如,結合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柔韌性練習。

找到運動夥伴: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運動,不僅可以增加運動的樂趣,還能互相鼓勵和監督,共同堅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