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作者:楊雪飛愛科普

導語:2022年3月的統計資料顯示,大陸患有高血壓的人數已飙升至1.3億,這一驚人的數字背後,反映了高血壓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值得關注的是,高血壓的主要發病年齡段集中在45歲至65歲之間,而35歲以下的年輕人也面臨着高風險。

盡管醫學技術在不斷進步,許多曾經的疑難雜症已得到解決,但高血壓這一常見疾病卻仍然缺乏根治手段。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在治療高血壓的過程中,除了遵循醫生的指導,按時服藥以調節血壓外,生活方式的幹預也至關重要。

通過調整生活習慣,我們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壓,保護靶向器官,減少并發症的發生。然而,要實作這一目标,我們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血壓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血壓标準已經公布,不再是過去的120/80mmHg。這意味着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血壓狀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是以,我強烈建議大家進行一次自查,了解自己的血壓水準是否處于正常範圍内。通過這樣做,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降低高血壓帶來的風險。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血壓升高的因素有哪些?

年齡因素

随着年齡的增長,血管會逐漸硬化,彈性減弱,導緻血壓升高。此外,遺傳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壓病史,那麼個體患上高血壓的風險就會相應增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許多高血壓病例其實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緻血壓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例如,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過度飲酒、吸煙等不良習慣都可能導緻血壓升高。是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預防和控制高血壓至關重要。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精神壓力

長期處于高壓工作狀态、情緒波動大、焦慮等負面情緒會導緻身體内分泌失調,進而引起血壓升高。是以,學會調節情緒、減輕精神壓力也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手段。

慢性疾病

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也可能導緻血壓升高,這些疾病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和内分泌系統,進而引起血管病變和血壓升高。是以,及時治療這些慢性疾病也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措施。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血壓長期居高不下,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危害?

影響大腦健康

血壓高會嚴重影響大腦的健康,持續的高壓會導緻腦血管硬化,增加中風的風險。中風不僅可能導緻身體功能的喪失,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對腎髒造成損害

高血壓會損害腎髒的血管,導緻腎功能下降,嚴重時可能引發腎衰竭,需要依賴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

影響眼睛健康

長期的高血壓可能導緻視網膜病變,影響視力,嚴重時甚至可能導緻失明。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引發認知障礙和老年癡呆

高血壓還可能引發認知障礙和老年癡呆,研究表明,高血壓與認知功能下降和老年癡呆的發生率有明顯的相關性。

帶來糖尿病

高血壓還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高血壓和糖尿病常常相伴相生,互為因果,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

影響骨骼健康

長期的高血壓還會影響骨骼健康,增加骨折的風險,這是因為高血壓可能導緻動脈硬化,影響骨骼的血液供應,使骨骼變得脆弱。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一般而言,健康的血壓水準被普遍認為是收縮壓介于100至120毫米汞柱(mmHg),而舒張壓則在60至80mmHg之間。

這一範圍被廣泛接受并認為是理想的血壓控制目标,但随着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國家對于血壓健康标準進行了與時俱進的調整和建議。

如今,高血壓的診斷标準已不再是過去的120/80mmHg,而是更新為130/85mmHg。這意味着,收縮壓在130至139mmHg之間,舒張壓在85至89mmHg之間,已被重新定義為正常的血壓範圍。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在這一新的标準下,如果你的血壓長時間維持在這個範圍内,那麼可以欣慰地說,你的血壓并不高,你正在享受健康的血壓水準。

這一調整反映了醫學界對于血壓健康認識的深化和進步,也提醒我們,随着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對于血壓健康的關注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讓我們積極擁抱這一新的标準,以科學的态度來維護我們的血壓健康,共同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出現這4大症狀,也需要警惕血壓是否升高

持續的頭痛

這種頭痛通常發生在後腦勺或太陽穴附近,而且可能會伴随着惡心或嘔吐。如果你經常感到頭痛,并且沒有其他明顯的原因可以解釋,那麼你應該考慮測量一下你的血壓。

視力模糊或眼睛疲勞

高血壓可能會導緻視網膜血管受損,進而影響視力。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的視力變得模糊,或者經常感到眼睛疲勞,那麼你應該盡快去看醫生。

胸悶或胸痛

高血壓會增加心髒的負擔,導緻心髒肌肉變厚,進而可能引起胸悶或胸痛。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或胸痛,并且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那麼你應該考慮檢查你的血壓。

呼吸困難

高血壓可能會導緻心髒功能下降,進而影響肺部和呼吸系統的正常運作。如果你經常感到呼吸困難,尤其是在運動或體力活動時,那麼你應該盡快去看醫生。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醫生提醒:做到以下這5點,幫助降血壓

堅持适量運動

運動是降低血壓的有效途徑之一。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車、遊泳等,可以幫助你降低血壓,增強心肺功能。同時,運動還可以減輕壓力、改善心情,有助于控制血壓波動。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飲食對血壓的影響非常大。我們應該減少鹽的攝入,适量增加鉀、鈣、鎂等元素的攝入。

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谷類食物等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同時,要控制飲酒和戒煙,避免過度攝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質。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控制體重

肥胖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壓。建議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适量的運動來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管理壓力

壓力是導緻血壓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會有效地管理壓力,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血壓穩定。建議嘗試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以緩解壓力,放松身心。

定期檢查血壓

定期檢查血壓可以及時發現血壓升高的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幹預。建議至少每年測量一次血壓,或者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定期檢測。

“新血壓标準”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議了解清楚

閱讀延伸:血壓高到什麼程度就需要吃降壓藥了?

血壓高到一定程度時,确實需要考慮使用降壓藥物來控制。然而,決定是否開始藥物治療并不僅僅取決于血壓數值,還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如年齡、性别、整體健康狀況、是否伴随其他慢性疾病等。

一般來說,對于大多數成年人,如果血壓持續高于140/90毫米汞柱(mmHg),醫生可能會建議開始藥物治療。這是因為在這個血壓水準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

然而,對于某些特定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嚴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即使血壓稍高,醫生也會考慮藥物治療,以預防潛在的并發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