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李明珍有什麼故事?

作者:鐵面人解讀曆史人物

李明珍老師,左權小花戲泰鬥、左權小花戲表演藝術家、左權小花戲名家。

山西是名副其實的戲曲大省,除了我們熟知的“四大梆子”以外,還有大量的小劇種散落民間,截止到2017年、山西還有38個劇種在演出,數量居全國之首,這其中就有左權小花戲,左權小花戲又被稱為“文社火”,它以舞蹈為主、兼有劇情說唱,表演時載歌載舞、是以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即将走近的這位藝術家、她就是小花戲泰鬥李明珍。

自己覺得四指夾扇的指法、主要有一個什麼感覺,就是說它能夠使手指的撥動和腕子的靈活性、能夠表現得更好一些。自己的家鄉是左權縣、是一個傳統的歌舞之鄉,自己在很小的時候,這個傳統的小花戲就映入了自己幼小的心靈,每逢喜慶佳節、自己喜歡的不是穿新衣、戴新帽、吃糖果、放鞭炮,喜歡的是什麼、就是小花戲的表演吸引得自己如癡如醉,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自己都能廢寝忘食地看到燈息人散。回到家裡邊,自己還要偷偷地琢磨、暗暗比劃,就這樣的,完了以後拿一麻杆、掰成了兩節以後,并起來頂扇子用,碾盤作為舞台、我自己就在那自己欣賞翩翩起舞了,是這樣的。到了七八歲,這就開始正式登台了,這不是學戲的機會也有一點了、向民間藝人學習,再加上我自己的勤學苦練,是以學了好多傳統的小花戲,因為這些老藝人們都比自己年長、但是非常的認真、教自己的時候,但是他再怎麼認真,他出來以後動作都是不太規範的,是以有時候自己在學的時候都不好學,一會他是這樣做的、一會他是那樣做的,是以在學的時候,自己說你再做一遍、再做一遍,我說他多做一遍,後來以後、自己說這個動作是不是這樣的、那樣的,自己就問他,但是他說就是這樣,是以這樣的自己就定下來了,感覺這裡還是自己能抓住他那個特點,但是、還能比他更好,對、最有代表性的這個小花戲就是《打櫻桃》、《打花千》、《賣扁食》等,這些節目經常參加省地縣民間藝術彙演,那個《打花千》自己是最喜歡的,自己覺得它從情感上的表達、整個這個劇情的發展、自己覺得還挺有意思。你看《打秋千》、它的劇情主要就是姐妹兩個去秋千架下打秋千,結果在打秋千的中間、一個小妹妹把特别心愛的一個手絹給丢了,發現丢了以後又傳回去找了,找了以後就遇見一個花花公子、給撿起來了,最後就是和他交涉,就這麼一個情節。

後來我們在改編的時候,我們保持住姐妹兩個、這兩個人的表演,完了以後、稍微地進行了一些改動,但是、舞蹈動作也好,我們又有所發揮,完了又增加了四個姐妹,把那四個姐妹都叫出來、咱們一塊去打秋千。過去《打秋千》,它說是打秋千、但是沒有打秋千的動作,我們都給它加上這個舞蹈動作、改了,是這樣的。彙演完了以後,得到了專家和觀衆的一緻贊揚,自己回去以後心裡邊特别高興,于是想了好多,就是說我每天能夠跳小花戲、那該有多好,每天就盼呀、盼呀,什麼時候我就能跳小花戲了、什麼時候能,雖然說上學、但是心裡邊一直想的這個小花戲,就這樣。後來正好還有一個機會,1958年左權縣紅旗歌舞團成立了,直接就把自己吸收了,自己去左權紅旗歌舞劇團、自己就沒有考試,他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過去跳花戲還是比較拔尖的,是以就是這樣到家裡邊給自己做工作、讓自己去參加的,自己就被吸收了,自己小時候的這個夢想就達到了。

進入到紅旗歌舞團後的李明珍如願以償成為了專業的小花戲演員,而為了培養她、歌舞團又将她派到了山西省藝術學院舞蹈研究班進行深造。

吸收了以後,團裡邊覺得自己是一個需要培養的對象,是以他就派自己到山西省藝術學院舞蹈研究班學習了八個月,就是在藝術學院學習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已經是編了一組節目、到全省各地巡回演出,是以說在山西省藝術學院學習的時候、夏洪飛老師是院長,他給自己做工作了,讓自己再在這繼續學習一段時間,把你留在了省歌舞團,我哭得怎麼也不幹,我怎麼也不幹,自己就非要回左權去了,就這樣的,鬧得人家的上司也沒辦法,最後還是把自己放回去了,是這樣的。1959年因為國慶展演、十周年的國慶展演,自己又上來這演出了,夏洪飛在下邊看了自己跳的《打秋千》,《打秋千》自己跳的是、就是最主要的人物,第一個、一号人物,是以他看了以後、他上台接見自己,又接見自己去了、他就說,這小孩怎麼讓她在省裡邊、留她在省裡邊她怎麼不幹,他還很遺憾地這樣說,最後自己這個思想、那個時候咱也不太解放,就是心裡邊總覺得以後是 能跳小花戲,我就不管在哪裡、我覺得都可以,是以我就是能跳小花戲、能跳舞蹈,我就滿足了,那個時候就是這樣的思想。

學習回去以後,晉中文工團正好成立了,自己又被調往了晉中文工團,因為武安康局長、自己在業餘來這彙演的時候、他已經對自己就很有印象了,他因為也喜歡小花戲,自己那時候彙演以後他已經就是看中自己這個苗苗了、可以說是,是以他那時候就晉中文工團成立以後,自己正好在太原學習了,他就來跟自己打過招呼,打過招呼說晉中文工團要成立的事。我們縣裡邊的書記就攔住我、就不想放我,就因為這樣不放我、他還寫了檢查,來了這兒以後、就是一直從事小花戲的表演、研究,還有這個編導,還參加編導,還有傳承和傳播工作。1959年來我們那幫人、就是我在訓練小花戲,自己把他們訓練了小花戲、跟自己一塊跳的《打秋千》,包括還有《打櫻桃》。這個《打櫻桃》,是三個人演的,因為過去那個傳統小花戲大部分都是兩個人或三個人表演、沒有太多的人,一個女的旦角、一個生角、一個醜角,旦角和生角他們是一家子,這個男的要準備去集市上粜糧食,他走了以後這女的在這山上打櫻桃了、就來了一個小醜,這個小醜看見這個櫻桃他就想吃,他隻是看見那個籃子裡頭放的櫻桃、他就吃了,後來弄的一下把人家的櫻桃撒了以後、後來這女的就惱了,完了在理論的中間、兩個人就有點吵起來了,正好在吵的中間男的回來了、後來給調解了一下、最後放這個男的小醜走了,就這麼一個情景,很簡單、它不是很複雜的,而且時間也不長、也就是十來分鐘的時間,舞蹈動作、也是用小花戲的舞蹈動作去表現的,比較有特點的、比方說和這個小醜争吵起來了,當時就是對他不客氣、一直在指他,你撒了俺的櫻桃不咋弄、你撒了俺的櫻桃怎麼怎麼,就這樣的。你這個人還嬉皮笑臉,很不像一回事,就是說你這個人實在太沒有水準了,就這樣的。還有後來以後就是跟我們男的來講的話、他的動作基本上是屬于就是轉扇,完了以後磕扇、還有撒扇這些動作,對、自己創作了一個動作、小燕穿雲,這個動作就是“清晨起得早”,這就有一個好像是有點伸懶腰,過去就是說、“清晨起得早”就是扭出來的,自己一下子出來以後、給人一種感覺,就伸懶腰又有點迷迷糊糊的那種感覺,創造出來有這麼一個動作。

完了以後這就是全國各地的人都來學習小花戲,這自己也不知道他們怎麼就知道了,完了以後就是跟文工團聯系,先是跟左權聯系,左權可能跟他就推薦文工團了,推薦給文工團、推薦給自己了,是這樣的。比方說陝西歌舞團原來的一個編導,就是章民新,她就親自早早地,我們正在下邊演出了,就跟自己聯系上了,聯系上以後她說她來學,自己說我正在下邊演出了、什麼時候就回去了,後來她就來學習。還有那個戰友文工團的、來部隊演出,榆次不是有個部隊、他正好來演出以後,就到文工團學小花戲。中央歌舞團的就來學得多了,有好多都是編導、都來學過小花戲。主要是教動作了,他們也主要是想學素材、回去參加編舞,他主要是學素材、自己也就是教的他是基本動作。

在進入晉中文工團工作時間不久,李明珍才知道自己鐘愛的小花戲在全省乃至全國很有名的,因為慕名求教的學員不計其數,為了更好地傳播左權小花戲、她萌生了編寫左權小花戲教材的想法。

上世紀六十年代是比較簡單地編寫了小花戲這個書,那個時候自己是第一次、自己向民間學習,從我自己的經曆多少年的藝術實踐,完了以後、又發展了些小花戲的基本動作,比方說自己就是說在《打秋千》、《打櫻桃》、《摘花椒》這些上邊編排了一些節目,在這些節目裡頭、又發展了一些小花戲的舞蹈動作,是以這樣、自己就是在多年這個藝術實踐中、自己就覺得從1960年開始、就是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我自己在記錄、在整理,就是給它分類定名,就從那時候給它分出來扇的部分、還有步伐的部分、還有舞姿部分,分了三個部分,這樣自己就覺得以後便于傳承、會更好一些,是以自己是那樣想的、自己就在那記錄,自己在記錄的中間、記錄了好多的東西,拿本記錄的,我們的上司、就是晉中文工團上司看到自己在那搞這個記錄,覺得挺那(好),因為晉中文工團成立的時候是以小花戲是為主的,小花戲子作為一個表演和研究的項目的,是以他看見自己這樣做以後、他覺得很有價值,是以就組織了一批人、把這個資料書就出版了,這是在1964年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把這個小花戲資料書出版了。從這以後,自己覺得這個書還是不太理想,後來自己就從1980年到1987年這麼一個階段,也是在工作之餘、又重新編了這本書。重新編了這本書以後,就是增加了這個小花戲的風格、特色,還有曆史現狀等這些東西,自己就把這些東西重新又搞了以後、在1992年由北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這本書。後來自己又覺得1992年這本書、自己還覺得有點欠妥、還有點不足之處,後來自己從2008年、自己就在自己的家人們的支援下,又重新地、又進了一步,對這個小花戲的舞蹈動作、還有舞蹈步伐,還有扇花這些東西又進行了系統地、更全面地,體系化地進行了新版《左權小花戲》書的完善,在2015年、由新世紀出版社出版了。自己就是在寫書的時候出現點問題,自己就覺得從1964年那本書沒有什麼感覺,自己也小、思想也比較單純,沒有什麼大的負擔、我就是能記錄下來,我自己覺得我能記錄下來就可以了,但是上司發現這個問題以後、就組織人搞了一個資料書。從1992年的那次、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那本書,這個太艱苦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