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李明珍有什么故事?

作者: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

李明珍老师,左权小花戏泰斗、左权小花戏表演艺术家、左权小花戏名家。

山西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省,除了我们熟知的“四大梆子”以外,还有大量的小剧种散落民间,截止到2017年、山西还有38个剧种在演出,数量居全国之首,这其中就有左权小花戏,左权小花戏又被称为“文社火”,它以舞蹈为主、兼有剧情说唱,表演时载歌载舞、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即将走近的这位艺术家、她就是小花戏泰斗李明珍。

自己觉得四指夹扇的指法、主要有一个什么感觉,就是说它能够使手指的拨动和腕子的灵活性、能够表现得更好一些。自己的家乡是左权县、是一个传统的歌舞之乡,自己在很小的时候,这个传统的小花戏就映入了自己幼小的心灵,每逢喜庆佳节、自己喜欢的不是穿新衣、戴新帽、吃糖果、放鞭炮,喜欢的是什么、就是小花戏的表演吸引得自己如痴如醉,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自己都能废寝忘食地看到灯息人散。回到家里边,自己还要偷偷地琢磨、暗暗比划,就这样的,完了以后拿一麻杆、掰成了两节以后,并起来顶扇子用,碾盘作为舞台、我自己就在那自己欣赏翩翩起舞了,是这样的。到了七八岁,这就开始正式登台了,这不是学戏的机会也有一点了、向民间艺人学习,再加上我自己的勤学苦练,所以学了好多传统的小花戏,因为这些老艺人们都比自己年长、但是非常的认真、教自己的时候,但是他再怎么认真,他出来以后动作都是不太规范的,所以有时候自己在学的时候都不好学,一会他是这样做的、一会他是那样做的,所以在学的时候,自己说你再做一遍、再做一遍,我说他多做一遍,后来以后、自己说这个动作是不是这样的、那样的,自己就问他,但是他说就是这样,所以这样的自己就定下来了,感觉这里还是自己能抓住他那个特点,但是、还能比他更好,对、最有代表性的这个小花戏就是《打樱桃》、《打花千》、《卖扁食》等,这些节目经常参加省地县民间艺术汇演,那个《打花千》自己是最喜欢的,自己觉得它从情感上的表达、整个这个剧情的发展、自己觉得还挺有意思。你看《打秋千》、它的剧情主要就是姐妹两个去秋千架下打秋千,结果在打秋千的中间、一个小妹妹把特别心爱的一个手绢给丢了,发现丢了以后又返回去找了,找了以后就遇见一个花花公子、给捡起来了,最后就是和他交涉,就这么一个情节。

后来我们在改编的时候,我们保持住姐妹两个、这两个人的表演,完了以后、稍微地进行了一些改动,但是、舞蹈动作也好,我们又有所发挥,完了又增加了四个姐妹,把那四个姐妹都叫出来、咱们一块去打秋千。过去《打秋千》,它说是打秋千、但是没有打秋千的动作,我们都给它加上这个舞蹈动作、改了,是这样的。汇演完了以后,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扬,自己回去以后心里边特别高兴,于是想了好多,就是说我每天能够跳小花戏、那该有多好,每天就盼呀、盼呀,什么时候我就能跳小花戏了、什么时候能,虽然说上学、但是心里边一直想的这个小花戏,就这样。后来正好还有一个机会,1958年左权县红旗歌舞团成立了,直接就把自己吸收了,自己去左权红旗歌舞剧团、自己就没有考试,他们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过去跳花戏还是比较拔尖的,所以就是这样到家里边给自己做工作、让自己去参加的,自己就被吸收了,自己小时候的这个梦想就达到了。

进入到红旗歌舞团后的李明珍如愿以偿成为了专业的小花戏演员,而为了培养她、歌舞团又将她派到了山西省艺术学院舞蹈研究班进行深造。

吸收了以后,团里边觉得自己是一个需要培养的对象,所以他就派自己到山西省艺术学院舞蹈研究班学习了八个月,就是在艺术学院学习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已经是编了一组节目、到全省各地巡回演出,所以说在山西省艺术学院学习的时候、夏洪飞老师是院长,他给自己做工作了,让自己再在这继续学习一段时间,把你留在了省歌舞团,我哭得怎么也不干,我怎么也不干,自己就非要回左权去了,就这样的,闹得人家的领导也没办法,最后还是把自己放回去了,是这样的。1959年因为国庆展演、十周年的国庆展演,自己又上来这演出了,夏洪飞在下边看了自己跳的《打秋千》,《打秋千》自己跳的是、就是最主要的人物,第一个、一号人物,所以他看了以后、他上台接见自己,又接见自己去了、他就说,这小孩怎么让她在省里边、留她在省里边她怎么不干,他还很遗憾地这样说,最后自己这个思想、那个时候咱也不太解放,就是心里边总觉得以后是 能跳小花戏,我就不管在哪里、我觉得都可以,所以我就是能跳小花戏、能跳舞蹈,我就满足了,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思想。

学习回去以后,晋中文工团正好成立了,自己又被调往了晋中文工团,因为武安康局长、自己在业余来这汇演的时候、他已经对自己就很有印象了,他因为也喜欢小花戏,自己那时候汇演以后他已经就是看中自己这个苗苗了、可以说是,所以他那时候就晋中文工团成立以后,自己正好在太原学习了,他就来跟自己打过招呼,打过招呼说晋中文工团要成立的事。我们县里边的书记就拦住我、就不想放我,就因为这样不放我、他还写了检查,来了这儿以后、就是一直从事小花戏的表演、研究,还有这个编导,还参加编导,还有传承和传播工作。1959年来我们那帮人、就是我在训练小花戏,自己把他们训练了小花戏、跟自己一块跳的《打秋千》,包括还有《打樱桃》。这个《打樱桃》,是三个人演的,因为过去那个传统小花戏大部分都是两个人或三个人表演、没有太多的人,一个女的旦角、一个生角、一个丑角,旦角和生角他们是一家子,这个男的要准备去集市上粜粮食,他走了以后这女的在这山上打樱桃了、就来了一个小丑,这个小丑看见这个樱桃他就想吃,他只是看见那个篮子里头放的樱桃、他就吃了,后来弄的一下把人家的樱桃撒了以后、后来这女的就恼了,完了在理论的中间、两个人就有点吵起来了,正好在吵的中间男的回来了、后来给调解了一下、最后放这个男的小丑走了,就这么一个情景,很简单、它不是很复杂的,而且时间也不长、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间,舞蹈动作、也是用小花戏的舞蹈动作去表现的,比较有特点的、比方说和这个小丑争吵起来了,当时就是对他不客气、一直在指他,你撒了俺的樱桃不咋弄、你撒了俺的樱桃怎么怎么,就这样的。你这个人还嬉皮笑脸,很不像一回事,就是说你这个人实在太没有水平了,就这样的。还有后来以后就是跟我们男的来讲的话、他的动作基本上是属于就是转扇,完了以后磕扇、还有撒扇这些动作,对、自己创作了一个动作、小燕穿云,这个动作就是“清晨起得早”,这就有一个好像是有点伸懒腰,过去就是说、“清晨起得早”就是扭出来的,自己一下子出来以后、给人一种感觉,就伸懒腰又有点迷迷糊糊的那种感觉,创造出来有这么一个动作。

完了以后这就是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学习小花戏,这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知道了,完了以后就是跟文工团联系,先是跟左权联系,左权可能跟他就推荐文工团了,推荐给文工团、推荐给自己了,是这样的。比方说陕西歌舞团原来的一个编导,就是章民新,她就亲自早早地,我们正在下边演出了,就跟自己联系上了,联系上以后她说她来学,自己说我正在下边演出了、什么时候就回去了,后来她就来学习。还有那个战友文工团的、来部队演出,榆次不是有个部队、他正好来演出以后,就到文工团学小花戏。中央歌舞团的就来学得多了,有好多都是编导、都来学过小花戏。主要是教动作了,他们也主要是想学素材、回去参加编舞,他主要是学素材、自己也就是教的他是基本动作。

在进入晋中文工团工作时间不久,李明珍才知道自己钟爱的小花戏在全省乃至全国很有名的,因为慕名求教的学员不计其数,为了更好地传播左权小花戏、她萌生了编写左权小花戏教材的想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比较简单地编写了小花戏这个书,那个时候自己是第一次、自己向民间学习,从我自己的经历多少年的艺术实践,完了以后、又发展了些小花戏的基本动作,比方说自己就是说在《打秋千》、《打樱桃》、《摘花椒》这些上边编排了一些节目,在这些节目里头、又发展了一些小花戏的舞蹈动作,所以这样、自己就是在多年这个艺术实践中、自己就觉得从1960年开始、就是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我自己在记录、在整理,就是给它分类定名,就从那时候给它分出来扇的部分、还有步伐的部分、还有舞姿部分,分了三个部分,这样自己就觉得以后便于传承、会更好一些,所以自己是那样想的、自己就在那记录,自己在记录的中间、记录了好多的东西,拿本记录的,我们的领导、就是晋中文工团领导看到自己在那搞这个记录,觉得挺那(好),因为晋中文工团成立的时候是以小花戏是为主的,小花戏子作为一个表演和研究的项目的,所以他看见自己这样做以后、他觉得很有价值,所以就组织了一批人、把这个资料书就出版了,这是在1964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这个小花戏资料书出版了。从这以后,自己觉得这个书还是不太理想,后来自己就从1980年到1987年这么一个阶段,也是在工作之余、又重新编了这本书。重新编了这本书以后,就是增加了这个小花戏的风格、特色,还有历史现状等这些东西,自己就把这些东西重新又搞了以后、在1992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本书。后来自己又觉得1992年这本书、自己还觉得有点欠妥、还有点不足之处,后来自己从2008年、自己就在自己的家人们的支持下,又重新地、又进了一步,对这个小花戏的舞蹈动作、还有舞蹈步伐,还有扇花这些东西又进行了系统地、更全面地,体系化地进行了新版《左权小花戏》书的完善,在2015年、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自己就是在写书的时候出现点问题,自己就觉得从1964年那本书没有什么感觉,自己也小、思想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大的负担、我就是能记录下来,我自己觉得我能记录下来就可以了,但是领导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就组织人搞了一个资料书。从1992年的那次、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那本书,这个太艰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