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作者:胖典專欄

唐朝的沒落,“安史之亂”是關鍵。

而“安史之亂”中最慘烈的戰役當屬“睢陽保衛戰”。

将領張巡僅用6800餘人,對抗叛軍尹子奇13萬大軍,以數十倍的懸殊力量,将叛軍打的節節敗退。

苦戰十月,為大唐最終取得勝利奠定基礎。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這場戰役中張巡功不可沒,但戰後卻頗受争議,甚至有人指責他毫無人性。

本該受封行賞的英雄,為何會在當時的朝堂引起衆人褒貶不一?

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步步緊逼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僅僅數月後,安祿山就憑借手上的精兵強将迅速攻陷東都洛陽,并立即稱帝,國号“大燕”。

幾天後,位于河北的重要城鎮常山被攻陷落,作為名臣的顔杲卿不幸被俘。

當在洛陽見到逆臣安祿山時,顔杲卿火冒三丈,目眦欲裂,不斷破口大罵,最後被安祿山将舌頭勾斷,肢解分屍,慘死洛陽。

公元756年6月,一代名将哥舒翰在潼關落敗,二十萬大軍死傷慘重。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相信這肯定是唐玄宗一生最後悔的決定,原本哥舒翰坐鎮潼關,憑借地形優勢以及強大的防禦工事,大可将叛軍死死擋在門外。

不料,唐玄宗卻聽信宰相楊國忠的讒言,指令哥舒翰出關迎戰,最終導緻慘敗。

長安城岌岌可危,唐玄宗不得已帶着重臣親兵前往蜀地避難。

抛妻棄子遠離家園,士兵無不怨聲載道,途中經過馬嵬坡,憤怒的火焰再也無法壓制。

将宰相楊國忠當場處死,進而逼迫唐玄宗下旨,賜死“紅顔禍水”楊貴妃。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眼看事情已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唐玄宗隻能妥協,将楊貴妃的斷魂永遠留在馬嵬坡下。

回望戰火紛飛的長安城,唐玄宗知道昔日繁華鼎盛的大唐已成過眼雲煙,等待這片土地的将是持續數年戰火的無情摧殘。

神兵天降,書生棄文從武

早在洛陽稱帝時,安祿山就已經部署好反叛進攻的路線,共派出兩路大軍,從東西兩路分别圍攻。

西路進攻潼關,東路則直取睢陽。

随着長安被攻陷,唐太宗李世民與太子李亨倉皇逃亡,西路大軍取得全面勝利。

眼下隻要再拿下東邊,将江淮一路收入囊中,徹底斷了大唐的後路,那麼距離一統大唐江山便指日可待。

據了解,江淮一路經年久未發生戰亂,人民富足,将士自然會懈怠一些,可以說攻下江淮輕而易舉。

作為大唐的糧倉,江淮的地位舉重若輕,實乃兵家必争之地。

反叛的大軍一路高歌猛進,沿路無數城池自動投降時,卻有一書生選擇棄筆從戎,給叛軍迎頭痛擊。

此人就是當時的谯郡真源縣令,張巡。

張巡雖為文人,卻酷愛閱讀兵法謀略,此番大戰,正是他一展身手的好時機。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面對勢如破竹的反叛軍,張巡不曾想過臨陣退縮,他不願投降,為了破碎不堪的大唐江山,他願意拼死一搏。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打仗需要人,可張巡目前手上僅僅隻有千餘人,面對比自己多數十倍的敵人,張巡的處境無疑十分嚴峻。

在途經雍丘時,張巡的隊伍遇到另一支友軍,賈贲部。

對方不過也是千餘人,兩軍合起來也僅有兩千士兵。

當得雍丘縣令令狐潮已經投降叛軍後,兩人憤怒不已,一氣之下将令狐潮的妻女殺害。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令狐潮在得知全家被滅後立即找來萬餘名叛軍報仇。

賈贲部在戰役中不幸身亡,僅剩張巡一人帶領兩千士兵血戰萬人敵軍,最後居然取得勝利。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兩方兵力如此懸殊,張巡卻能用兵如神,四兩撥千斤,說是神兵天降也不為過。

首戰兵敗,令狐潮懷恨在心,不僅沒有為家人報仇,反而折損了不少兵馬。

不久後,令狐潮再次集結四萬叛軍,誓要将張巡人頭拿下。

此時張巡手下也不過三千人馬,但他對待手下将士卻是極好,身先士卒,永遠擋在戰火的第一線,手下人對他極其敬仰,并心甘情願誓死追随。

經曆過一次戰敗的令狐潮深知張巡用兵如神,是以他改變政策,試圖用圍困的方式逼張巡投降。

被圍困于城中的張巡,漸漸地糧草不足,為了不讓士兵餓肚子,他便派出奇襲小隊,搶奪令狐潮的糧草,搶不走的就地焚燒。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很快,兵器也捉襟見肘,張巡便利用草人,将敵軍數十萬支箭羽借來一用,也就是後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

其後,兩軍又有數次交手,張巡憑借過人的才智,此次出其不意,将令狐潮耍得團團轉。

用幾千人馬,整整守住雍丘一年的時間。

然而,這僅僅隻是張巡創造奇迹的一個開端。

睢陽血戰,數次圍攻皆化解

雖然雍丘在張巡的駐紮下得以保全,但周邊城池的戰況卻不容樂觀。

為了大局考慮,張巡不得不放棄雍丘,選擇退至睢陽,與當時的睢陽太守許遠聯合,共同抵禦叛軍。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深知江淮一帶對于統一大業的重要性,公元757年,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派出大将尹子奇,共率領13萬大軍,直取睢陽。

自此,睢陽保衛戰正式拉開帷幕。

話說,張巡到了睢陽才發現,自己與許遠的人馬,合起來才6800餘人。

面對尹子奇率領的十餘萬大軍,無疑是螳臂當車,守住睢陽的艱難程度更是比雍丘之戰艱難百倍。

即使知道自身已經深陷如此困境,張巡也從未退縮,他深知睢陽對大唐的重要性,就是拼死,也要與腳下的土地共存亡。

尹子奇二話不說立刻展開強攻,認為敵寡我衆,速戰速決才是上上策。

面對尹子奇的攻略,張巡利用己方擁有城牆的優勢,進行箭雨還擊,鋪天蓋地的箭矢射出,導緻叛軍損傷慘重。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并且利用步兵優勢,在箭雨的配合下進行突擊,以少勝多,越戰越勇。

反觀尹子奇,非但沒有吸取戰敗的教訓,認為自己坐擁十餘萬大軍,心高氣傲,依舊固執地采取強攻模式,絲毫沒有改變。

僅半月時間,張巡一友善擊殺叛軍2萬餘人,俘虜将領60餘人,徹底打了尹子奇響亮的一記耳光。

利用出其不意的巧妙布局,将尹子奇的大軍打的節節敗退。

這次退軍,也為張巡一方赢得了短暫喘息的機會。

盡管張巡的勝利守住了睢陽,但縱觀整個戰場,叛軍依舊占據優勢。

唐軍在長安陷落後,曾幾次派兵想要收複,卻收效甚微,現實依舊不容樂觀。

為了不給張巡休養生息的機會,尹子奇在短暫的退兵休整之後,再次攻打睢陽。

有了前面失敗的慘痛經曆,尹子奇不再選擇強攻,而是打算從内部瓦解張巡的防守。

他利用人性的弱點,勸降了張巡手下的某個将領,裡應外合進行突擊。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不料張巡料事如神,一早便發現自己這邊有内奸,使出一招将計就計,打的尹子奇措手不及。

他讓部下率領士兵,佯裝投降的将領,趁亂混入敵營,迎頭痛擊,結結實實給尹子奇上了一課。

張巡善用奇兵,想到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他覺得要想以少勝多,需要先将尹子奇拿下,好讓敵軍亂了陣腳。

可敵軍人數衆多,且尹子奇為人慎重,每次都混在衆多士兵中,張巡實在不知尹子奇身在何處,于是他心生妙計。

将一根竹子現做的箭射出去,使叛軍誤以為讓他們已經彈盡糧絕,立馬禀告尹子奇。

尹子奇大喜過望,一時暴露了身份,張巡抓住時機一箭射中尹子奇左眼,導緻叛軍大亂,暫且休戰。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待養好傷勢,尹子奇已經恨極了張巡,不僅以少勝多,打的自己毫無招架之力,甚至還賠上了一隻眼睛。

公元757年7月,為報仇,尹子奇迅速征兵數萬,誓要将張巡一舉拿下。

以身報國,無奈食人引争議

此時的張巡,最大的挑戰不是已經圍攻而來的尹子奇大軍,而是要面對日漸彈盡糧絕的困境。

本該豐收的麥子,卻在之前被敵軍搶走一半,僅剩的一半還被調往其他軍營,留給張巡的幾乎所剩無幾。

為了節省糧食,規定手下的士兵每人每天隻能分的一勺米,雖然不知道當時的勺子有多大,但餓肚子是肯定的。

如果一勺米吃不飽,就隻能去吃草根樹皮來充饑,甚至還會将紙張用水煮來吃。

尹子奇在得知消息後,覺得機會來了,立即舉兵攻城,但饒是如此,卻依舊未占到便宜。

眼看睢陽久攻不下,尹子奇放棄了攻打的計劃。

尹子奇派兵圍住睢陽,打不死你就選擇餓死你。

日子一天天過去,别說糧食,就連樹皮紙張都快要吃完。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就快要餓死之際,有手下人提議不如突圍出去,總比當個餓死鬼好。

張巡聽後痛心不已,手下每天都有士兵因支撐不住而倒下,他不得已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據《新唐書》記載,張巡為了讓手下人有東西吃,便将自己的妾室殺了,以供食人肉。

他對将士們說:“諸君經年乏食,而忠義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衆,甯惜一妾而坐視士饑?”

太守許遠被張巡的行為感染,也将自己的奴仆獻出,給士兵們分食。

将士們無比感動,痛哭流涕,不忍心吃人肉,卻在張巡的指令下,填飽肚子。

此後士兵更是将能吃的都吃了,不論是任何動物,還是戰馬,都隻能淪為口中餐,甚至是作戰的盔甲,也難逃一劫。

“初殺馬食,既盡,而及婦人老弱凡食三萬口”。可見當時睢陽城内的慘烈程度,堪比人間煉獄。

幾個月後,實在是彈盡糧絕,餓死的人無數,總共僅剩數百士兵,人人皆面如死灰,形同枯槁。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張巡深知大勢已去,再無力對抗叛軍,他愧疚的向着都城的方向俯身叩拜:“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陛下,死當為厲鬼以殺賊!”

睢陽已無作戰能力,尹子奇終于破城,并将張巡在内的30餘名将領俘虜。

看到張巡,尹子奇可謂百感交集,在戰場上他是可敬的對手,卻也是仇深似海的敵人。

他問張巡:“你為何每次督戰都目眦欲裂,甚至将牙咬碎?”

聽到尹子奇的疑問,張巡冷笑:“我恨不得把逆賊生吞活剝,無奈力不從心啊。”

尹子奇聽後大怒,将張巡斬殺,一代名将就此隕落。

張巡死後,尹子奇為驗證傳言非虛,便将張巡的嘴撬開一探究竟,沒想到竟真的隻剩幾顆牙齒。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看到此景,尹子奇心中不由得大為震撼。

而後,其他将領無一人投降,紛紛以身殉國,正應了那句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睢陽之戰也在英魂的熱血中,落下帷幕。

早在睢陽失守前一個月,唐軍終于收複長安,睢陽戰敗後不久又收複洛陽,叛軍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隻能投降。

久經戰火摧殘的大地,再次成為李唐天下。

戰後,唐太宗李亨對戰時的有功之臣論功行賞,生者可享榮華富貴,逝者也被追封。

唯獨張巡卻引起争議,有人認為他以一己之力,守住睢陽,功不可沒;另一部分人卻覺得他吃人的行為實在又悖人倫禮法,簡直毫無人性。

7000人對戰13萬人,并吃掉3萬人為代價的睢陽之戰,究竟有多慘烈

為了家國大義而犧牲城中婦女老人,值得嗎?應該被提倡嗎?那些被犧牲的無辜百姓何錯之有?

孰功孰過至今争論不休,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