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作者:線上書法

蘇轼與趙孟頫皆為“宋四家”之首,詩詞書畫皆為“四絕”之神仙中人。二者生活時代不同,前者活躍于北宋,後者則活躍于元代。然書法之奇妙在于其超越時空的力量,使得這兩位文人得以在書法領域上展開一次神交與合作。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1299年,趙孟頫受友人之邀,創作了千古名作行書《前後赤壁賦》。此書以蘇轼名篇為題材,結合趙孟頫自身登峰造極的書法藝術,形成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合作,這也成為了趙孟頫的傳世之作。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趙孟頫是蘇轼的忠實追随者,他創作的以“赤壁賦”為題材的書法作品達數十件。二者在心境上有着相似之處,蘇轼貶谪黃州之時,趙孟頫作品中流露出孤寂落寞之情。正如人們所言,“他以婉約凄美的筆調款款寫來,恬然而靜谧地宣洩着自己的情懷”,這正是心與手的合一之作。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前後赤壁賦》被譽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曆經唐棣、班惟志、項元汴、乾隆、嘉慶、宣統内府等收藏,後由溥儀帶出宮外,并流轉至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一直被視為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全卷94行、1000餘字的《前後赤壁賦》字徑約3厘米,筆法清晰明了,如同教科書一般嚴謹,成為學習“趙體”行書的典範之作。趙子昂在46歲時創作此帖,已将“二王”、智永、李邕、趙構等人的筆法融會貫通,并融入了個性化的風格,顯得成熟而老道。他的書法作品行筆剛勁有力,起筆直下,側面壓墨,收筆迅疾,靈活運用羲之的“内擫”和獻之的“外拓”技法。筆畫提按豐富,轉折處圓潤自如,表現出極高的技術水準和獨特的個人風格。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前後赤壁賦》的結字風格帶有李邕的特點,橫長豎短,重心下沉。這種風格延續了王僧虔、李邕、蘇轼行書中的重心下壓趣味,穩健而不失妩媚。此帖結字沉穩,通過筆畫的牽引和字形的錯落大小來實作。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趙子昂的行書将“二王”的潇灑縱逸變得更加穩健端莊,删繁就簡,筆路清晰,但仍保留了韻味。這卷《前後赤壁賦》氣韻雅緻,是學習“趙體”行書的極佳範本。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
趙孟頫、蘇轼“合寫”的行書,如“教科書”般精準,被台北故宮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