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作者:在线书法

苏轼与赵孟頫皆为“宋四家”之首,诗词书画皆为“四绝”之神仙中人。二者生活时代不同,前者活跃于北宋,后者则活跃于元代。然书法之奇妙在于其超越时空的力量,使得这两位文人得以在书法领域上展开一次神交与合作。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1299年,赵孟頫受友人之邀,创作了千古名作行书《前后赤壁赋》。此书以苏轼名篇为题材,结合赵孟頫自身登峰造极的书法艺术,形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合作,这也成为了赵孟頫的传世之作。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赵孟頫是苏轼的忠实追随者,他创作的以“赤壁赋”为题材的书法作品达数十件。二者在心境上有着相似之处,苏轼贬谪黄州之时,赵孟頫作品中流露出孤寂落寞之情。正如人们所言,“他以婉约凄美的笔调款款写来,恬然而静谧地宣泄着自己的情怀”,这正是心与手的合一之作。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前后赤壁赋》被誉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历经唐棣、班惟志、项元汴、乾隆、嘉庆、宣统内府等收藏,后由溥仪带出宫外,并流转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一直被视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全卷94行、1000余字的《前后赤壁赋》字径约3厘米,笔法清晰明了,如同教科书一般严谨,成为学习“赵体”行书的典范之作。赵子昂在46岁时创作此帖,已将“二王”、智永、李邕、赵构等人的笔法融会贯通,并融入了个性化的风格,显得成熟而老道。他的书法作品行笔刚劲有力,起笔直下,侧面压墨,收笔迅疾,灵活运用羲之的“内擫”和献之的“外拓”技法。笔画提按丰富,转折处圆润自如,表现出极高的技术水平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前后赤壁赋》的结字风格带有李邕的特点,横长竖短,重心下沉。这种风格延续了王僧虔、李邕、苏轼行书中的重心下压趣味,稳健而不失妩媚。此帖结字沉稳,通过笔画的牵引和字形的错落大小来实现。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赵子昂的行书将“二王”的潇洒纵逸变得更加稳健端庄,删繁就简,笔路清晰,但仍保留了韵味。这卷《前后赤壁赋》气韵雅致,是学习“赵体”行书的极佳范本。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
赵孟頫、苏轼“合写”的行书,如“教科书”般精准,被台北故宫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