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作者:老朱話内外

#精品長文創作季#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很多小孩子平日裡調皮搗蛋,不服管教,這讓很多家長都感到頗為的頭疼。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他的三觀尚未徹底形成,心理方面也并不成熟,平日裡會有調皮搗蛋的行為也是正常的,家長其實并不需要過多的去進行幹預。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有研究也證明越淘氣的小孩子往往也是更聰明的。

對于一些孩子的淘氣行為,家長還是不要瞎管,不需要徹底的去禁止孩子的行為,而是要進行正确的引導,給孩子适當的空間。

往往,孩子的行為越讨厭就說明越聰明,尤其是這5種表現。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一、惡作劇

第1種行為就是惡作劇,很多孩子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都非常的淘氣,會借助一些工具來整蠱他人。在很多家長的眼中,這樣的行為非常的幼稚,而且并不具有絲毫的意義。

是以一旦孩子惡作劇那麼家長就會嚴厲的訓斥孩子,并且禁止他的行為,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正确。

要知道孩子平時喜歡惡作劇是一種有主見和有頭腦的表現,他們在惡作劇的過程當中可以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

而且在相應的部署過程當中,往往都需要進行流程安排和工具的利用,這有利于鍛煉孩子的創造力和思維發展能力。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如果說孩子的惡作劇程度并不算大,也不會傷害他人和自己,那麼家長還是不要進行過度的幹預了。孩子的這種惡作劇行為完全是屬于一種平日生活不太充實的展現。

若說家長害怕這樣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孩子的後續成長,乃至于給他們養成一種不良的習慣,那麼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加以引導。

比如說讓孩子讀書寫作或者,陪同孩子玩一些簡單的思維拓展遊戲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關鍵則是在于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很好的陪伴。因為孩子惡作劇是一種内心空虛,渴望引發他人關注的行為,如果家長對此不管不顧,隻是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讓孩子自己去進行學習,可能還會起到反作用。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這會讓孩子對于學習變得非常的抵觸。這可并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孩子年紀尚小,還能夠通過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教育來緩和。

但如果說孩子已經步入青春期,有相應的逆反心理,那麼家長錯誤的做法就會助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們對于學習和生活越發的厭煩。

二、間歇性的發呆

第二種行為就是孩子會間歇性的發呆。

有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平日做遊戲或者是學習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間歇性的發呆狀況。

如果是在玩樂的過程當中出現了這樣的發呆狀态,其實家長們還可以了解。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如果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出現了對應的狀态,那麼家長可能是感到無法接受,會嚴厲的訓斥孩子,讓他們保持專注,專心學習。

這樣的做法自然也不正确,孩子平時之是以會出現間歇性的發呆狀況,是一種他們在建構自己思維體系的展現。

要知道,小孩子思維方式一般比較的靈活跟成年人不太一樣,而且有時候甚至并不具有相應的邏輯性。

當他們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的思想很有可能會關聯到其他的方面,進而去進行思考,是以才會出現發呆的狀況,其實這種情況也是一種專注力的展現。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雖然這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正在做的那件事情,但如果說那件事情并不算是太過于重要,那麼家長還是不要去進行幹預,或者是直接打斷自己的孩子,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思維建構過程還會阻止他們想象力的延伸。

對于家長來說在孩子出現此種狀态的時候要去觀察孩子的狀态,在他們結束以後,家長也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思維建構的形式,并且加以正确的引導。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三、愛和大人頂嘴

有些家長平時在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可能會頂撞自己,甚至是自己說一句孩子就說十句這樣的行為,令不少家長感到非常讨厭。

而且因為自己的孩子不服管教,讓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心裡就會更為的不忿。

随後家長便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懲罰孩子,甚至于直接體罰孩子。這樣的做法可能也有些偏激了。

如果說自己在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會頂嘴,這也說明孩子有一定的辯論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家長不如靜下心來看看孩子究竟是要反映什麼問題,是不是自己哪一點做的不好,才引發了孩子的過激反應。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要知道孩童往往更傾向于相信自我的判斷,如果家長覺得孩子說的有道理,那麼也不需要過度在意自己的權威。

不如順勢為之,跟孩子進行辯論或者是交流,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和辯論能力,更能夠增長他們的口才。

如果說家長認為孩子所頂撞的那些言語并沒有任何的邏輯性,那麼也需要平複自己的心情,采用疏導和交流的方式來緩和彼此之間的狀态。畢竟自己是一個成年人,需要具備一定的情緒克制能力,如果不加以克制或是刻意營造自己的權威,那麼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這對于孩子未來的社交并沒有任何的好處。家長的權威性絕不展現在對于孩子的壓制,如果自己能夠通過教育和交流的方式來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那麼孩子反而會更樂于去聽家長的話。

四、翻舊賬

第四種行為就是孩子可能會翻舊賬。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喜歡給孩子做一些承諾,例如是孩子完成了某種成就就會給予孩子什麼樣的獎勵。

這些獎勵不一定是物品獎勵,也包括帶領孩子一同外出遊玩。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可往往很多家長都因為忙于工作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時間一久也就淡忘了這些自己曾經做出的承諾。

孩子對于這種行為自然是難以容忍的,于是在家長管教孩子的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翻出舊賬來指責家長的失信行為。

很多家長也認為這樣的行為非常的讨厭,僅僅隻是一件的小事,孩子也不需要過度的去鑽牛角尖,其實這樣想是錯誤。

家長的承諾對于孩子來說确實非常的重要,這完全跟承諾的内容沒有任何關聯,隻是在于家長的一個态度罷了。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如果家長未能完成自己的承諾,并且在孩子提及的時候,還要對孩子怒目相向,那麼孩子很容易會有不受認同,不受關心的那種想法出現。是以說家長一定要盡可能完成自己和孩子的約定,如果在自己孩子翻舊賬的時候也不要去訓斥自己的孩子,因為這是他渴望關心的一種展現,也是他記憶力良好的一種證明。

正确的做法應該是及時完成自己跟孩子之間的約定,如果因為延時而未能完成,也要向自己的孩子誠懇道歉,擷取他們的諒解。

這樣一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才能越來越好,而不至于引發孩子的不良心理變化。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五、喜歡說話

最後一種行為就是喜歡說話了。很多好孩子其實都非常的喜歡說話,他們往往會問詢家長一些問題,或者是跟自己的夥伴再進行交流。本身這種行為并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有些孩子說話的時間或者是地點不太合适亦或者是太喜歡說話,那麼就可能會引發家長的厭煩。

孩子喜歡說話,證明孩子具有極強的語言天賦,而且也說明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極其的突出,家長不應該去禁止孩子,而是應該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之下和孩子進行相應的交流,為孩子這樣的行為感到高興。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至于孩子的一些問題家長也要适當的進行解答,絕不可因為孩子所問的問題太過于幼稚或者是其他的因素就避免回答或者是吼罵孩子。這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提升,以及大腦和智商的發育。

小結

調皮搗蛋,淘氣貪玩其實都是小孩子的天性,在生活當中,小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利用家長感到有些讨厭的行為,但這往往也預示着孩子的各項思維能力正在進行成長。

是以說對此家長不需要過度的去苛責孩子,而是要表示了解,采取正确的方式來教育引導,這樣一來孩子的各項能力才能夠取得更為快速的成長。

家長别瞎管,孩子行為越讓人“讨厭”越說明聰明,尤其這五種表現

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想要教育一個本身就非常聰明的孩子則更是一項挑戰。對于家長來說,面對孩子做出一些比較讨厭的行為時也千萬不可以太過的主觀化。

而是要保持一種客觀的思想,看看孩子究竟想要表達什麼内容,盡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與孩子進行相應的交流。

這樣才有助于增進親子之間的關系,而不是讓孩子産生叛逆的心理。總而言之,在教育過程當中,家長應該盡可能的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對待孩子的态度,而不是将所有的過錯都歸咎于孩子,這樣隻會泯滅孩子的天性,不利于他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