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是生産農事、祭祀用火
外出遊玩集中期
也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期
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山火
導緻“引火燒身”
01
案例一
1月12日15時,安順市關嶺縣斷橋鎮八一村木皮組村民馬某和在地裡燒雜草過程中不慎引發山林火情,經現場勘查,火災過火面積87.8926公頃,其中特殊灌木林地74.143公頃,宜林地13.7495公頃。馬某和涉嫌失火罪。
02
案例二
2023年3月23日,海南瓊海,劉某某祭祀燒紙後,未确認火源熄滅便離開,火種遺留引發一處草地火災。初步估算,火災過火面積約2400平方米。事後,瓊海市警察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對劉某某處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的行政處罰。
03
案例三
2023年3月21日,廣西百色西林縣西平鄉皿帖村發生山火。經調查,犯罪嫌疑人羅某彬在當日帶民工到林地裡燒地,大風把燃燒着的樹枝吹到松木林地,火勢無法控制,最終造成山火。3月22日,犯罪嫌疑人羅某彬被相關部門依法采取刑事拘留。
一起起典型山林火災案例
為我們敲響警鐘
每個人應從中汲取教訓
引以為戒
發生森林火災後我們應該怎麼做
發現自己身處森林着火區域,不要驚慌,要判明火勢大小、着火時的風向,應當逆風逃生,切不可順風逃生。
如果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時,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勢向上蔓延的速度比人跑得快。一旦大火撲來時,如身處下風向,應果斷迎風突破大火包圍圈,切忌順風撤離。如果時間允許,可以主動點火燒掉周圍的可燃物,當燒出一片空地後,迅速進入空地卧倒避煙。切不可向山林的危險地形躲避火源,如山谷、鞍部、灌叢等。
森林火災中對人身造成的傷害主要來自高溫、濃煙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熱烤中暑、燒傷、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潛伏性,會降低人的精神敏銳性,中毒後不容易被察覺。當煙塵襲來時,用濕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時,應選在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躲避煙霧。切不可選擇低窪地或坑、洞地帶。因為低窪地和坑、洞地帶容易沉積煙塵。
在森林火災中如果衣物不慎着火,要迅速脫下,來不及脫下時,應迅速就地打滾滅火,防止皮膚燒傷。
臨沂消防提醒大家
全面增強森林防火意識和法制觀念
進入山林不帶易燃可燃物品
杜絕僥幸心理,做好防火措施
嚴禁一切野外用火
杜絕山林草地火災事故的發生
森林防火十不要
請牢記
↓↓↓
來源:臨沂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