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作者:公文寫作林青

#公務員#

公務員收入相對不低且穩定,成為公務員就等于擁有一個鐵飯碗,進入公務員隊伍自然成為了很多家庭及高校畢業生的首選職業。為此,長期以來公務員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都是廣大群衆茶餘飯後談論的主要話題之一。尤其是近些年來,随着反腐敗力度的持續加大,對公務員管理越來越嚴格、越來越規範,一大批貪官在被拉下馬的同時,也曝光了他們的醜惡嘴臉和謀取私利的各種不擇手段,這無疑給公務員隊伍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除此之外,一些公務員雖然不貪不占、不吃不拿、門易進、話好聽,但是幹事不積極,為群衆服務不主動,躺平混日子,導緻很多人對公務員非常不滿意,甚至把公務員當成了口誅筆伐的主要對象。

違法亂紀、A錢腐化,用人民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給國家造成了巨大損失,對這類貪官沒有什麼好說的,對付他們的隻有嚴厲的懲處,甚至對其中的大貪官應該對其用極刑。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但是,是不是每個公務員都是貪官呢?肯定不是。多數公務員還是奉公守法的,違法亂紀的隻不過是其中的極少部分而已,要不然社會哪裡會這麼穩定。那是不是每個公務員都樂意躺平呢?當然沒有哪個公務員樂意躺平。說實在的,在體制内誰不想多得些榮譽、多得些待遇、坐做到更高的職位,而一旦選擇躺平就意味着被機關邊緣化,甚至代表升遷生涯的結束,進而晉級、評優評先都将與你無緣。

那為什麼,選擇躺平的公務員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捋一捋這個問題。

▲公務員躺平的原因

第一,追責多、激勵少。激勵與懲處并行,也就是常說的蘿蔔與大棒并用,是正常現象。但現在對公務員管理,關于公務員追責的規定那是多如牛毛,而且層出不窮、越來越嚴,可激勵公務員的政策相比之下卻寥寥無幾,更過分的是在縣鄉這些基層很多激勵政策根本就不兌現。

三定方案明确的工作職責也好,上級安排的工作任務也好,為服務群衆要辦的實事、好事也好,公務員幹好了,那是應該的,那是義務,沒有任何獎勵。假如稍有差池,或者達不到設定的目标任務,那麼等待他們的就是追責問責。這樣一來,隻有不幹事,或者少幹事,才能確定不出事,確定不被追責,于是乎一部分公務員就是以被迫躺平下來。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第二,隻要馬跑,不要馬吃草。馬兒要跑起來,要跑得快,肯定就要給予馬兒充足的草料,這是自然規律。那麼在辦事情、做工作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充足的物資和資金以及人力保障,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然而,當下很多地方和機關,在推進工作時,隻安排任務給公務員,在後勤保障上,是能少則少 、能省則省,有的甚至把把公務員當成是神仙,能夠變化出資金和物資來,還美其名曰這是對公務員們能力的考驗。

尤其是目前,很多省份因大肆舉債,地方财力早就入不敷出,卻偏偏仍要搞建設、搞産業,并把這些任務壓給下面的公務員,試想搞建設和産業能夠離得開錢嗎?沒有錢購買必要的裝置、設施、聘請必要的人工,如何推進建設?如何做成産業?可是,任務下達後,基層公務員就不得不完成任務,沒有足額的資金支撐,任務肯定就無法完成,最終結果是基層公務員因工作不力被追責。這樣一來,一部分公務員就冤屈地躺平下來。

第三,合法權益被任意剝奪。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公務員好,公務員收入穩定、工作輕松,有面子、有地位。但是現實情況卻并沒有像這些人認為的這樣。尤其是在縣鄉這兩級基層,公務員的很多合法權益,都是被強制剝奪的。

比如,法定的休假日,縣鄉兩級的很多公務員都休不滿,有的甚至沒有休,而且不休假的天數既沒有安排補休也不按規定兌現未休假的補貼。又如,休息時間随時會被安排加班,随時會被安排開會,基本上私人空間很小,而且加班既不發加班費,也不會安排加班餐,更可恨的是如果加班遲到或者不到,還要被通報批評甚至追責。

再如,在一些财力薄弱的西部縣份,有的甚至連工會費都沒有保障,作為工會會員,根本沒有享受到工會會員的權益。這樣一來,一部分公務員就抱怨地躺平下來。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第四,隻講年齡,不講功績。在體制内也好,在企業也罷,總之隻要在職場,誰不想晉升。但是公務員目前的用人導向卻比較偏頗,過于突出幹部年輕化,過于突出要培養和使用年輕幹部。不管你有多大能力,有多大功績,隻要年齡不在上級認為的年輕範圍内,你就基本上仕途止步。反之,不管一個人能力如何、實績怎麼樣,隻要年紀小,而且是越小越好,自然就成為重點培養的對象,坐上升遷的火箭。于是乎,沒經驗的上司有經驗的,能力弱的上司能力強的,成為常态。這樣一來,一部分公務員上升通道被堵死後,做什麼事都沒有了目标,早早就想着退休,無奈地躺平下來。

▲公務員躺平的思考

公務員躺平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視目前一些機制和體制的原因。從國家層面也好、家庭層面也好、自身層面也好,培養一名公務員都不容易,而且作為公務員本身就是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生力軍,對于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要用好,都應該充分激發和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躺平的公務員越來越多,不僅不利于公務員隊伍建設,也将造成國家的人才浪費和經濟資源浪費,更将嚴重影響和阻礙國計民生的發展。

是以,對躺平的公務員不宜一味的責備和懲處,而是應對這種躺平現象背後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要與躺平人員開展開誠布公的談心談話,要分類施策針對公務員“躺平”的深層誘因,因人制宜地治理和幫扶,對于非因個人原因,而是因政策執行不到位,或者機制體制不健全造成的被迫躺平人員,能免責的要免責,能拉一把的要拉一把,對談心談話後表現優秀的,該提拔還得提拔,讓躺平者重新煥發奮進的志氣、骨氣、底氣,自覺地站起來、有力地動起來,堅決地幹起來。

▲堅決糾正公務員躺平

坦白來說,公務員一頭連着國家機構,一頭連着平民百姓。避免和防止公務員躺平是既有利于國家,更有利于群衆。要真正在躺平的公務員站起來、動起來、有為起來,有關部門必須深刻反思,對“躺平者”要予以“當頭棒喝”,加強教育引導躺平者牢記初心使命,始終不忘“來時路”、不停“腳下步”,做到幹字當頭、争為人先。同時,要着力從改進機制體制上下功夫,為基層公務員更好地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具體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着力:

一要有效制約各種“一票否決”和“高壓線”,不能動不動就把責任歸于主觀上出了問題,更不要欺負基層公務員無權無錢把幹不成事、幹不好事的鍋都甩給他們。而是要科學合理地設定任務,實事求是的查明工作完不成的具體原因,對确因客觀條件和客觀基礎導緻工作做不好、完不成的,就堅決不動幹部,保護好基層幹部的工作熱情。

同時,對于是上層的原因導緻工作幹不好、完不成的就要敢于刀刃向上,把沖突從根子上解決好,讓基層公務員從束手束腳、如履薄冰、動不動就追責的不良導向中解脫出來。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講真:公務員躺平要差別對待,有的是被迫躺着,不能一棍子打死

二要堅決樹立實幹為王、實績為先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決糾正用人年輕化、唯提拔年輕人的偏頗選人用人導向。把幹與不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差差別開來,把幹事放在第一位,把年齡作為參考,保持老中青結合的幹部隊伍,用好各年齡段幹部,真正讓所有幹事創業的公務員有奔頭、有盼頭,不再因上升通道被不公的政策堵住而被迫“躺平”。

三要開展對激勵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各級紀檢監和督查督辦機構,不能隻把處理幹部政策落實如何作為檢查督查的重點,同時要把各地執行激勵幹部政策的落實情況作為檢查和督查的重點,對于不兌現、不執行幹部激勵政策的地方,也要對相關責任機關和責任人員進行問責追責。

各級各部門要拿出位子、拿出真金白銀,真正從工作上支援、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基層公務員,讓他們享有合法的休息時間、合理的薪酬待遇和福利,提高他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進而能夠保持對工作的激情和活力,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大衆發揮出他們應有的作用。

網友們對此有何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