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各種過敏性疾病高發
有些朋友一到春季
經常有鼻塞、流鼻涕症狀
許多人分不清
到底是感冒還是鼻炎
以為是感冒
結果吃藥無濟于事
其實,藥不能亂吃
如果錯把鼻炎當做感冒治療
那可真是治不好!
鼻炎和感冒如何區分?
過敏性鼻炎如何緩解?
經常鼻塞怎麼辦?
一文告訴您!
鼻炎=過敏性鼻炎?
01
病因不同
#鼻炎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發炎。從發病的緩急及病程長短來說,可分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常見病因有:① 病毒感染,主要為鼻病毒和冠狀病毒;② 過敏原刺激,如塵螨、花粉、動物皮毛或皮屑、真菌、蟑螂等;③ 實體因素,如突然的氣溫變化、冷空氣、潮濕、空氣污染等;④ 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恐懼、沮喪、怨恨等。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指由過敏原刺激引發的鼻炎,屬于一種特殊的鼻炎。
02
症狀不同
# 鼻炎
患鼻炎的人通常會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除鼻部症狀外,還可出現咽痛、頭痛、發熱等表現,持續時間為7~10天。體格檢查可見鼻腔黏膜充血、水腫、有清水樣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胸部檢查多無異常。
#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除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外,還常伴有眼癢、流淚、濕疹、哮喘、鼻窦炎、鼻出血、中耳炎等症狀,且多于每年的固定時間發病。體格檢查常見鼻腔黏膜蒼白、水腫,清水樣鼻涕。
鼻炎和感冒分不清?
很多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感冒了還是鼻炎犯了,鼻塞、頭痛、鼻癢、打噴嚏、流涕等鼻炎的症狀與感冒非常相似,不少患者遭遇急性鼻炎時都誤以為自己感冒了,一直當做感冒來治療。感冒的鼻塞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如果長期鼻塞,就應該積極尋找病因,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
01
持續時間
感冒持續時間一般為7~10天,最長不超過兩周;過敏性鼻炎種類不同,病程會有所差別,一般會大于兩周。
02
鼻眼症狀
感冒表現為輕度或中度打噴嚏,流黃鼻涕,無眼睛或皮膚不适;過敏性鼻炎則表現為打噴嚏較為明顯,流清水樣鼻涕,眼癢,皮膚瘙癢。
03
全身症狀
感冒一般有發燒、食欲減退、肌肉酸痛等症狀;過敏性鼻炎無發熱等全身症狀。
鼻炎發病原因有哪些?
鼻炎的病因主要分為局部病因、全身病因及環境因素。
01
局部病因
急性鼻炎反複發作或者治療不徹底演變為慢性鼻炎;鄰近的慢性發炎刺激或者畸形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鼻中隔偏曲、異物及惡性良性腫瘤等緻鼻腔通氣不暢或者妨礙引流,使病原體易于殘留在鼻腔内;鼻腔用藥不當或者過量過久,導緻藥物性鼻炎産生。
02
全身病因
常見的如貧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甲狀腺功能減退、長期便秘、高血壓病患者服用利血平、妊娠後期、維生素缺乏等。
圖檔來源網絡
03
環境因素
如長期吸入各種粉塵,如煤、岩石、水泥、面粉、石灰等,損害鼻黏膜的功能,此外,溫、濕度急劇變化的環境如煉鋼、烘熔、冷凍等工廠中的房間的人,也易發生此病。
慢性鼻炎能根治嗎?
作為慢性病,慢性鼻炎是很難根治的,一兩天或者吃點藥就能治好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能找對病因并積極治療,可以降低發作的頻率。鼻炎是一個大家族,其成員衆多,面目也各不相同,變現也多種多樣,其治療講求:對因、對症及預防。
對因治療:如果能發現引起鼻炎的一些病因,可以針對這些病因進行治療,治療效果會比較明顯。
對症治療:針對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進行相應治療。
預防複發:規律生活、鍛煉身體、戒煙酒、增強營養、提高免疫力等。
鼻炎如何控制複發?
由于慢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很難根治,在治療的過程中主要以控制病情和預防複發為主。
01
積極預防
治療慢性鼻炎,首要的是要積極鍛煉身體,飲食合理,提高抵抗力,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避免各種有害因素的刺激,包括空氣污染、吸煙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注意除塵除螨、不養寵物,避免接觸過敏原。
圖檔來源網絡
02
藥物治療
常用治療藥物有鼻内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根據醫生指導可長期應用,療效和安全性好。另外,還可使用生理鹽水鼻腔沖洗,清潔鼻腔。
圖檔來源網絡
03
手術治療
如果有嚴重的鼻腔結構異常,如鼻中隔偏曲導緻反複的鼻炎發作,可以考慮手術矯正治療。
綜合以上,患者進行積極、規範、精心的護理和治療,便可有效地避免鼻炎的複發。
經常鼻塞怎麼辦?
首先,要明确是什麼原因導緻的鼻塞,隻有明确病因,才能對因治療、解除病根。
有過敏性鼻炎的朋友,應避免接觸過敏原。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有花粉、粉塵、塵螨、動物皮屑等。但不要以為隻有空氣中的過敏原才會導緻鼻炎發作,我們吃的魚、蝦、蟹、花生、牛奶、雞蛋等食物性過敏原也有可能加重鼻炎。如果實在找不到過敏原,則需要平時佩戴口罩,勤換貼身衣服、被褥,家裡不養寵物、不用毛毯及不變更食譜等。其實,過敏性鼻炎患者更應前往醫院篩查過敏原,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
01
熱敷法
把濕熱的毛巾放在鼻子上熱敷10分鐘,可一定程度緩解鼻塞。
02
側卧法
左側鼻塞向右邊側卧,右側鼻塞向左邊側卧。
圖檔來源網絡
03
穴位按摩法
用雙手食指指腹分别按揉雙側上迎香及迎香1~2分鐘。
圖檔來源網絡
04
沐足法
對于體質虛寒的患者,建議用姜片和吳茱萸泡腳,水溫維持在40℃左右,持續10~20分鐘,水深最好在踝關節以上、膝關節以下,持之以恒,可起到祛風散寒、上病下治的作用。
市面上經常會有一些“鼻塞一滴就通”的“神藥”,其中大部分都是收縮鼻黏膜血管的藥物,通過血管收縮臨時減輕水腫、快速緩解症狀。長期使用這類藥物,并不能治愈,且臨時收縮的鼻黏膜會反彈性地充血,甚至腫脹程度比用藥前更厲害,加重鼻塞,給身體帶來更大困擾。是以,切勿自行盲目用藥。
以上僅作為科普知識
不作為具體診療意見
來源:武漢協和醫院
監制:孫晖 王繼亮
資訊來源: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編輯制作:陳有為
審校:聶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