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術不端!124頁調查報告終結Dias室溫超導鬧劇

作者:知社學術圈
學術不端!124頁調查報告終結Dias室溫超導鬧劇

2020年10月14日,實體學家蘭加·迪亞斯(Ranga Dias)在Nature發表了論文,聲稱他建構出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室溫超導材料。從論文發表的那一刻起,他和他的研究就陷入到了一場巨大的學術醜聞之中。2024年2月8日,迪亞斯所在的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對迪亞斯開展的獨立調查得出了最終結論,認為針對迪亞斯的16項學術不端指控均能成立。這份長達124頁的調查報告在近日得到披露,其内容詳細地描述了這場“令人震驚的造假曆程”。至此,迪亞斯的彌天大謊與學術不端已經蓋棺定論,曆時三年多、幾經曲折的超導風波終于落下帷幕。

學術不端!124頁調查報告終結Dias室溫超導鬧劇

在本公衆号背景回複關鍵詞“超導調查”,即可擷取調查報告原文。

羅切斯特大學的這次調查長達10個月,由該校招募的獨立科學家小組完成。這份轟動性的調查報告自法庭檔案中得到披露。報告涉及到迪亞斯四篇被撤稿的論文,其中兩篇是發表在Nature上關于室溫超導的論文,還有兩篇分别發表于Chemical Communications[1]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2]。報告中,調查員審查了關于迪亞斯的16項指控,并認為每一項指控中,迪亞斯的學術不端行為均能成立。迪亞斯本人确實存在抄襲以及捏造、篡改研究資料等行為。

報告稱,調查中發現的證據表明(迪亞斯)不可信,應禁止迪亞斯再從事教學或研究事業。目前,羅切斯特大學正尋求在本學年到期前解雇迪亞斯。盡管迪亞斯此前已是該校的終身教授。

2020年10月14日,迪亞斯團隊釋出第一篇室溫超導研究(C-S-H材料),争議近兩年後,論文于2022年9月26日撤稿。2023年3月9日,迪亞斯又匪夷所思地更進一步,釋出了第二篇室溫常壓超導研究(Lu-N-H材料),然後在2023年11月7日再度撤稿。一番操作下來,頂着“21世紀最大科研成果”名頭的研究,搖身一變成為了“21世紀最大的學術醜聞”。

三次自查,毫無進展

就是這麼一樁諷刺而荒唐的鬧劇,學界調查真相的過程卻是困難到“耐人尋味”。在這次最終的全面調查開始前,羅切斯特大學在2021年至2022年至少對迪亞斯的CSH室溫超導論文進行了三次“自查”。

第一次自查是因為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凝聚态理論家Jorge Hirsch就該研究向羅切斯特大學提起了投訴。Hirsch聲稱該論文的磁化率資料存在問題,而這些資料對于CSH是否是室溫超導體至關重要。随後,羅切斯特大學找了三名内部審查員,又由迪亞斯找了一名外部審查員,進而組成了“自查團隊”,圍繞Hirsch的投訴展開調查。調查于2022年1月19日得出結論,認為“沒有可靠的證據值得進一步調查”。有資訊表明,那名由迪亞斯聯絡的外部審查員是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實體學家Maddury Somayazulu。然而Somayazulu恰恰與迪亞斯合作撰寫了多篇論文,其中甚至包括一篇研究CSH材料特性的論文。

就在第一次自查結論出來的第二天(2022年1月20日),超導研究期刊Physica C的主編Dirk van der Marel又向羅切斯特大學重申了對CSH資料的擔憂,敦促校方開啟第二次調查。一位調查員受理此調查要求後,在2022年4月6日作出判斷,認為“無需進行正式調查”。這一判斷又由第二位調查員複核,他同樣不支援開展正式調查,但認為該論文“由于遺漏了細節而存在誤導”,建議對文章進行勘誤。Nature方面稱,根據該次調查報告中的腳注等識别資訊,第一位調查員可能是Maddury Somayazulu,第二位調查員則可能是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實體學家Russell Hemley。Somayazulu在第一次調查中就疑似多有回護,而Hemley與Somayazulu一樣,也與迪亞斯有過多篇合著論文,難以說清利益關系。

Hemley沒有正式回應他是否擔任了第二次調查的調查員。但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發言人否認Somayazulu曾擔任過調查員。但當被問及:為什麼調查報告中的腳注裡有“Somayazulu_Review of NSF 2020 (CSH) Paper”的字樣?發言人沒有作進一步回應。

羅切斯特大學兩次自查的不成功,令外界大失所望。迪亞斯的資料問題始終沒有得到一個明确地交待。Nature方面無心繼續等待,轉而自己委托了獨立審稿人對迪亞斯的CSH論文進行調查,調查團隊中的兩名審稿人發現了磁化率資料可能是出于捏造的證據。當Nature表示将撤回CSH論文并對Hirsch的一項質疑做出回應時,羅切斯特大學進行了第三次自查。盡管有Nature的調查成果可以利用,但這次自查仍然得出了不必正式調查的判斷。調查員認為,資料中的任何奇怪之處都可以歸因于資料的處理方式,故而無需調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查中的匿名調查員,正是第二次自查調查員中的一位。

在羅切斯特大學這三次自查中,任意一次調查都可以決定針對迪亞斯發起全面的不當行為調查,但三次自查都沒有這麼做。這使得迪亞斯在第一次室溫超導撤稿風波期間幾乎沒有受到來自校内的處理。

基金施壓,水落石出

2022年10月,佛羅裡達大學蓋恩斯維爾分校的實體學家James Hamlin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送出了對迪亞斯工作的擔憂。NSF于2023年3月16日緻信羅切斯特大學負責研究的臨時副院長Stephen Dewhurst,談到這些資料問題“不能歸因于資料處理的資料差異”。

有了NSF方面的壓力,幾周之内,Dewhurst就火急火燎地組建起了一個由三名實體學家組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他們分别是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Marius Millot、Peter Celliers,以及來自阿爾伯克基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Marcus Knudson。

三位調查員付出了相當精力,進行了周密而富有成效的調查。調查委員會盡可能擷取了一切記錄,包括計算機硬碟上的資訊、電子郵件記錄和筆記本上手寫的資料。他們還查訪了10名相關人士,進行了不下50次面談。愛荷華州立大學艾姆斯分校的實體學家Paul Canfield表示:“該有一個 50個字母長,兼具‘令人印象深刻’和‘令人沮喪’兩層意味的優秀德語單詞,來對這份報告的水準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調查員首先證明了van der Marel、Hirsch、Hamlin、Ramshaw等人的質疑,确鑿無疑地指明了研究中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首先迪亞斯僞造了CSH論文的資料并發表,然後當人們要求審查其原始資料時,迪亞斯與其合著者、内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 的實體學家Ashkan Salamat釋出了一組捏造的原始資料。對于原始資料和論文中資料之間的不一緻,迪亞斯挖空心思編造解釋,聲稱是因為對原始資料使用了一種複雜的資料處理方法。

如果迪亞斯能夠提供真實的原始資料,那麼許多質疑立馬就能得到澄清。迪亞斯自己言之鑿鑿地回應:“某些原始資料檔案雖然未公布,但并不意味着它們不存在,也不表明我有任何不當行為。”但他多次承諾提供的原始資料,自始至終從未兌現,除了那組捏造的原始資料。

調查員在查訪中還發現,迪亞斯曾故意在資料來源方面誤導他的團隊成員和合作者。比如,迪亞斯曾告訴他在内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合作夥伴,測量結果是在羅切斯特進行的,但他扭頭又告訴羅切斯特的研究人員,測量結果是在内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進行的。

迪亞斯對期刊方面也多有謊言。比如,針對他另一篇由PRL撤回的論文,PRL在自行調查後認為論文存在明顯的資料捏造行為。而迪亞斯在調查時提供的原始資料同樣不是真實的。該論文的研究是關于二硫化錳的,但迪亞斯提供給期刊的原始資料卻是從他自己的博士論文中抄來的、關于四硒化鍺的電阻資料。

調查員關于Lu-N-H論文的調查結果,清楚反映出了迪亞斯是如何歪曲、篡改資料的。通過對比實驗室硬碟上的原始資料,調查員發現迪亞斯經常選擇性地“漏下”一些資料,以掩蓋那些不利于證明材料超導性的電阻資料。2022年8月27日,迪亞斯的合著者Sachith Dissanayake曾提醒迪亞斯,資料的解讀存在不當操縱。但這一警告被迪亞斯無視。迪亞斯後來回應說是Dissanayake誤解了這些資料。Nature方面辯白稱,這些被操縱的資料是Lu-N-H論文被接受的關鍵。

蓋棺定論,警鐘長鳴

本次的調查委員會在去年12月22日向迪亞斯發送了一份調查報告的底稿。迪亞斯在一份回應材料中,批評調查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學術誠信。他表示,調查人員的調查手段顯示出“陰謀論中時常可見的特征”,并且“缺乏強有力的邏輯基礎”。迪亞斯還聲稱自己受到了來自高校、同僚的構陷。這些辯解,在知社往期翻譯的迪亞斯的公開信中可以看到大概()。

但無論如何,這一樁學術醜聞已經進入蓋棺定論的階段。如此嚴重的學術不端,長達三年多的彌天大謊,已經葬送了他的職業生涯。

但除此之外,這一醜聞應當給予學界更多的警醒。為什麼一項萬衆矚目的研究,在存在嚴重的資料争議以及學術不端嫌疑的情況下,竟然仍能在台面上活躍三年之久?為何針對迪亞斯的調查困難重重?Nature針對迪亞斯的調查報道最多,用力最勤,但是迪亞斯兩篇最為核心的室溫超導論文均是在Nature發表,這其中的同行評議、出版審查問題難道不值得深究?即便Nature猛烈抨擊迪亞斯學術品格的低劣、羅切斯特大學方面的不作為,也終究不能為Nature在這種醜聞中所起到的負面作用開脫。更廣泛的看,這一醜聞能夠攜帶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發酵至今,也跟室溫超導這一金字招牌背後所蘊含的巨大利益有着密切關系。如何協調學術與利益之間的關系,在複雜的利益博弈背後還給學界以科學的純粹,這或許是我們應當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Smith, G. A. et al. Chem. Commun. 58, 9064–9067 (2022); retraction 60, 1047 (2024).

[2] Durkee, D. et al. Phys. Rev. Lett. 127, 016401 (2021); retraction 131, 079902 (2023).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976-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