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陷造假漩渦,諾獎得主Südhof承認3篇論文有誤

導讀

近日,2013年諾獎得主Thomas C. Südhof又陷入了争議,由他主導的3篇論文被指存在圖檔複制問題。

Südhof承認了圖檔确實存在問題,但他同時表示,“那些被發現的錯誤與科學完全無關,這些錯誤不會改變論文的結果。”

被指出問題的論文第一作者均是他實驗室的成員。此次被曝出論文圖檔問題,Südhof認為,“這對實驗室裡的年輕人,尤其是女科學家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再陷造假漩渦,諾獎得主Südhof承認3篇論文有誤

林 岩 | 撰文

諾獎得主Thomas Südhof實驗室論文似乎争議不斷。

近日,他承認了其中三篇論文存在問題。

再陷造假漩渦,諾獎得主Südhof承認3篇論文有誤

Südhof于1955年出生,今年69歲,是一位德國生物化學家,現在在斯坦福大學工作,他以研究突觸傳遞而聞名于世,并由此與James Rothman和Randy Schekman 一同分享2013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再陷造假漩渦,諾獎得主Südhof承認3篇論文有誤

Thomas C. Südhof

然而,自今年3月以來,這位大名鼎鼎的諾獎得主可謂焦頭爛額,沒有哪一位學者希望自己的論文登上PubPeer網站,而Südhof的23篇論文正在PubPeer網站上被網友拿着放大鏡找茬。Südhof不得不在斯坦福醫學院羅列聲明予以澄清。

PubPeer于2012年創立,是一個學術論壇網站,允許所有注冊使用者匿名對已發表的研究進行評論。2014年該網站因使用者打假小保方晴子(Haruko Obokata)關于STAP細胞研究的論文,促使其文章被Nature撤稿的事件而聲名鵲起。目前,PubPeer已成為學術界論文打假的重要戰地。

Elisabeth Bik是一位在學術打假領域頗有名氣的人物,她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微生物學家。Bik今年3月将打假重心瞄準了Südhof,她指出由Südhof上司的三篇論文可能存在圖像複制問題的問題。

其中2篇分别于2012年、2018年發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雜志上,另一篇論文則于2021年發表在Cell雜志上。

Südhof承認了這三篇論文中存在圖檔複制錯誤問題,目前已經聯系了這些期刊進行更正,但Südhof強調,“那些被發現的錯誤與科學完全無關,不會改變論文的結果。”

據悉,Südhof實驗室這篇2012年的論文研究了突觸蛋白α—突觸核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突變的病理效應。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Jacqueline Burré,曾是Südhof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現為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神經科學副教授。Bik标記了其中兩個資料以及重複的圖像,但她表示,“錯誤确實并不影響研究結果。”

2018年的這篇論文同樣存在圖檔複制粘貼的問題,第一作者為Erica Seigneur,曾經是Südhof實驗室的博士,目前在斯坦福大學的另一個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Seigneu本人表示,她在研究大腦中小腦蛋白分子的功能時,把兩個圖形組合在一起時犯了錯誤。

而2021年這一篇關于RTN-4結合蛋白的論文,由Südhof實驗室Jie Wang博士後研究員作為第一作者,被Bik指出兩幅圖存在重複,實際上這篇論文在2022年1月就因缺少引用被Südhof團隊更正過一回。

再陷造假漩渦,諾獎得主Südhof承認3篇論文有誤

Südhof相關的23篇文章正在PubPeer讨論

再陷造假漩渦,諾獎得主Südhof承認3篇論文有誤

Südhof回應實驗室被質疑的論文情況總結

此外,23篇正在PubPeer網站讨論的文章中,Südhof團隊已經承認了其中11篇存在17個錯誤,并将這一消息公布在實驗室網站上。這些錯誤并非一開始就自查發現,而是在PubPeer引起廣泛讨論後作的聲明。

對此,打假鬥士Bik表示,“已發現的大多數錯誤看起來都像是馬虎的錯誤,而不是故意的不當行為,23篇論文在Südhof發表的600篇論文中也隻是一小部分。”

而Südhof認為,“這對實驗室裡的年輕人,尤其是女科學家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參考資料

Nobel Prize winner acknowledges errors in three more papers

https://www.thetransmitter.org/publishing/nobel-prize-winner-acknowledges-errors-in-three-more-paper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