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大家好我是指尖,端遊移植到手遊這件事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如果我是該遊戲玩家,當然是期待,就像等了不知道多少年的DNF終于快上了,但又擔心和LOL一樣,移植過來了,但味道已經變了。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近日,又有一個端遊移植手遊開始首測,并用“那邊”的方式來普及起了自家的英雄,明明都不是一種類型的遊戲,玩家群體也并不沖突,是以這種明晃晃的“蹭”倒是不會讓人反感,反而王者玩家會出現一種優越感,“你看,人家都用王者來對比”。

而作為王者官方來講,這種行為也不會在意,反而會因為自身的影響力而沾沾自喜吧。

其實,細數王者發展的八年多時間裡,也曾面對過很多的壓力,動不動就來個對标王者的moba遊戲,各種設定包含大量“借鑒”不說,還玩起了“價格戰”,或者某京某師那種宣揚日風的遊戲多次官博硬蹭的舉動,着實讓人反感。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用王者的方式來介紹新英雄倒是很新穎,像這個“胡桃大小姐”,顯然對标的就是王者的瑤妹,獨特的“挂頭上”說法倒是有趣,不過這卻讓我想到了當年發生的一些事情,被黑了這麼多年,的确該好好聊聊了。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這樣的文章,當年瑤妹上線可是掙紮了一年多的時間才上線,而這個期間就留下了“抄襲”的口子,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呢?

有一個moba遊戲叫做《非人學園》,可能很多自認為浸淫moba圈多年的老玩家都沒聽過吧。

18年6月26日開始公測,而那個時間裡其實剛好是王者的巅峰時期,王者15年就已經公測了,是以《非人》屬于後來者,也有許多的原創英雄和技能,但畫風截然不同。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19年4月16日,王者的瑤正式上線,很多人沒想到瑤妹在上線後會火到出圈,但沒想到卻被很多人冠上了“抄襲”的名聲,原因是附身機制是《非人》裡一個叫“魍魉”的英雄最先使用的。

從時間軸來看,這樣的說法雖然沒有根據,但的确瑤屬于後來者,但我隻能慶幸那時候小王還沒有出手整治那些爆料部落客。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玉面小白狐算是王者作者圈裡的前輩,最初他就是以爆料為主的部落客,早在瑤妹上線一年之前,他就通過體驗服解包發現了瑤妹的技能介紹,并在自己賬号裡發了這篇文章,時間是18年1月7日,大家記住這個時間。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大招的“騎身上”和後期上線的技能機制一樣,說明曝光的時候,瑤妹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雛形,不止是建立文檔那麼簡單。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而非人學園最初曝光“魍魉”這個英雄的時候是17年的10月21日,但那時候曝光的隻有設計稿,連成品都還沒有,同年的12月15日才在直播時曝光了這個附身的機制。

是以從最早的時間線來看,《非人》曝光魍魉附身機制是12月15日,而能搜到最早期曝光瑤的就是小白狐那篇,18年1月7日,前後也才二十多天。

利用二十多天的時間快速完成一個英雄顯然是不現實的,是以結論就是,雖然王者不比非人更早(可能更早,隻是沒有官宣),但至少能證明兩者是同期的英雄,不存在抄襲一說。

大方的蹭,公開的蹭都無所謂,說是抄襲,王者玩家都忍不了

謠言一張嘴,辟謠跑斷腿,不知道當時鼓吹王者抄襲的作者真的隻是為了蹭一口流量還是其他的原因,讓瑤妹背了這麼多年的鍋屬實委屈。

另外多提一嘴,附身機制也并非相當獨特的機制,很早期的moba遊戲中就有過相關的技能設定,是以更能說明,兩者并沒有什麼關系了。

抄襲讓人痛恨,但無根據的“鑒抄”就有點不負責任了,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每每想到我們王者的英雄平白背鍋,心裡總不是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