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記者 侯祥家 通訊員 李祥 青島報道
春風漸暖,櫻花已燦,最美人間四月天。近日,崂山區法院北宅法庭的兩名幹警背着國徽、抱着卷宗來到北宅街道,在櫻花樹下搭起“臨時法庭”。一切準備就緒後,一起涉及北宅街道某村村民的離婚糾紛在此開庭審理。
原告小張(化名)與被告小王(化名)于2014年登記結婚,次年生育一女。婚後生活本應幸福甜蜜,但卻由于雙方缺乏有效溝通,導緻出現沖突、産生隔閡。2024年3月,小張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無法繼續共同生活為由訴至崂山區法院,請求解除雙方婚姻關系。承辦法官在與雙方進行多次溝通後發現,兩人不存在不可調和的沖突,起訴離婚很大原因是由于缺乏溝通、互相不了解對方。為了讓雙方打開心結、有效溝通,法官認為如果能将開庭場所設在莊嚴的法庭之外,将更有利于做調解工作、修複雙方婚姻,考慮到當事人的戀愛、生活環境,最終将“臨時法庭”設在了櫻花樹下。
庭審現場,雙方時而互相指責埋怨,時而低頭沉默不語,為避免沖突更新,在征得雙方同意後法官休庭進行調解。随後,法官耐心引導二人共同回憶了當年在櫻花樹下度過的美好時光,并勸解雙方婚姻并非兒戲,唯有秉持初心,互相包容了解,才能經營好婚姻,呵護子女的健康成長。在法官的努力調解下,雙方均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願意再給這段婚姻一個修複的機會,夫妻二人破涕為笑重新擁抱在一起,小張當庭撤回起訴,糾紛也畫上了圓滿的句号。
櫻花朵朵映國徽,人間四月好“楓”景。一張桌子、四個馬紮,小小的“臨時法庭”雖然簡陋,但飽含着司法為民的大情懷,讓當地群衆切身感受到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庭審結束後,崂山區法院法官還進村入戶開展了普法宣傳活動,通過入戶走訪、法治宣傳的方式,讓更多家庭了解法律、學習法律、遵守法律,努力推動形成全民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