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男孩派

2024-04-08 09:27釋出于安徽育兒領域創作者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時代會造就孩子,同樣也會毀掉孩子。

為人父母,千萬别讓短視訊成為青少年的“精神鴉片”。

作者 | Seven

周末,我去閨蜜家做客。

一進門,就發現閨蜜8歲的兒子倚靠在沙發上玩手機。

吃飯的時候,他也拿着手機不停地滑着一個個短視訊,時不時發出哈哈大笑,我掃了一眼,都是那種惡趣味搞笑視訊。

我忍不住拿胳膊肘捅閨蜜,暗示這你也不管管。

閨蜜掃了兒子一眼說:

“孩子學習一天也挺累的,就讓他玩會吧,再說總比打遊戲強不是?”

我看着那個刷短視訊刷得不亦樂乎的孩子,心裡止不住地擔憂。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第52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6月,短視訊使用者規模達到10.26億人。

其中不乏年紀尚小,還在學業上升期的孩子。

尤其一到假期,地鐵裡、大街小巷,更是随處可見捧着手機刷短視訊的孩子們。

短視訊就仿佛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藥,看似無害,實則悄無聲息,傷入骨髓。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短視訊

正在劫持孩子們的大腦

你想知道,我們在刷短視訊的時候,大腦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嗎?

2021年一篇發表在神經科學領域頂級期刊Neuro Image的論文,對正在觀看短視訊的大腦進行了影像掃描。

他們讓30名被試者在大腦受監測的情況下,開始刷視訊。

其中有一類視訊,是短視訊平台針對你的喜好,精準推送你喜歡的視訊類型,比如動物、遊戲、搞笑視訊等,稱為PV。

當我們刷到為我們特别定制的PV時,大腦中獎勵系統的某些部位會被激活。

這個部位的神經元就會釋放多巴胺,我們會得到一種幸福愉悅的感覺。

當算法不斷為我們送上愛看的短視訊時,我們會從大腦到身心都充滿了舒爽,不由自主地越陷越深。

一位研究短視訊的神經科學家說,為了研究,她下載下傳了一個TikTok,注冊為新使用者,開始觀看裡面的 15 秒短視訊。

結果一個小時後,她才意猶未盡地停下來,一臉茫然,感歎時間去哪兒了。

成年人尚且如此沉迷,更何況大腦發育不成熟的孩子。

真人秀節目《放學後》中有個女孩叫悠悠,每天放學回家必刷半小時短視訊。

剛開始還能到點即停,後來愈發沉迷。

飯前兩小時什麼也不幹,時間全用來刷平闆、刷手機上了。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爸爸試圖阻止,但悠悠卻無動于衷。

一旦離開電子産品,悠悠整個人毫無精氣神,做什麼都興緻缺缺的模樣。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不少沉迷短視訊的孩子,已經到達了一種上瘾的程度。

有的孩子藏起手機,半夜三更躲在被子,一刷就是一個晚上;

有的偷偷把手機帶去學校,上課的時候躲在下面刷視訊,無心聽講;

有的孩子整天刷短視訊,母親看不下去把手機沒收,他就對母親破口大罵、拳打腳踢...

怪不得連馬斯克和抖音海外版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都對自己的孩子下了禁令,不許看短視訊。

短視訊,正在不知不覺劫持了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短視訊

正在加速孩子們的分層

作者@羊羊講述過自己兒子小V的經曆:

小V從小就特别聰明,而且記憶力特别好,兩歲識字,四歲獨立閱讀,有着和大人無異的識字量和巨大的閱讀量。

可是就在入學前的暑假,她放任兒子看了不少短視訊,整個假期他都沒看幾頁書。

開學後小V出現了一個特别明顯的問題,他寫作業總是匆忙,潦草,甚至漏題,還經常問她:媽媽,這題是什麼意思?

剛開始她會責怪小V不用心,一度着急上火。

但後來她發現,隻要接過他“不懂”的題目,再讀一遍,不用解釋,他就能從讀題的斷句和重音裡了解題目的意思。

是以他壓根不是不懂,他隻是變得無法專注于文字了。

2018年一項研究發現,每天使用智能手機超過 7 小時的 9-10 歲兒童的大腦會出現可見萎縮。

因為在對短視訊上瘾的過程中,大腦負責主觀進階思維的大腦前額葉功能會嚴重退化。

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專注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認知能力受損;

神經和記憶變得緩慢和遲鈍;

影響語言、讀寫等學習能力……

總結來說,就是會影響孩子深度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一位媽媽就曾自曝:

之前放寒假的時候,因為自己白天上班,晚上要準備考試,為了防止孩子打擾她,就把手機丢給了剛上國小二年級的孩子玩。

結果才短短十幾天,孩子就對手機裡的短視訊上了瘾;

吃飯時也要刷,走路時也要刷,最後一大半寒假作業都沒有寫完。

結果開學一個月,孩子上課經常走神、心不在焉,學習成績直接退後了20名。

這一下子就和其他的同學拉開了差距,真不知道怎樣才能追回來。

她真是後悔莫及,早知如此,死也不能把手機交給孩子。

要知道,看短視訊的時候,大腦會不斷地釋放多巴胺。

孩子一旦習慣短視訊的高多巴胺刺激後,就很難長時間聚焦在枯燥、乏味的學習上。

短視訊,正在默默加速孩子們的分層,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有句老話說得好:教育無法重來,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

如果孩子一時沉浸于短視訊所釋放的多巴胺中,隻會愈陷愈深,浪費最寶貴的時間與精力,最終耽誤學業,一事無成。

不僅如此,短視訊中的低俗内容,還會扭曲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幫助孩子抵禦這種隐秘的侵蝕,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以下幾點建議,供各位家長參考:

1. 用優質的視訊内容代替短視訊。

面對時代洪流,想通過隔絕的辦法來避免短視訊導緻的負面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

堵不如疏,如果孩子實在想看手機,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制作優良的卡通片、紀錄片、電影等等。

首先,平常孩子刷短視訊,因為大資料的算法,會讓孩子一直停留在符合其喜好的視訊中,很容易上瘾,一刷就是半天。

但是傳統卡通片、紀錄片等視訊形式,都有固定的主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一集完了就完了。

其次,像是不少科普或者曆史紀錄片,很多都是比較有深度,有豐富知識普及的。

比如《故宮100》,采用了短紀錄片的形式,每集6分鐘,一共100集,畫面精美,解說有趣,每天讓孩子看個5、6集也無妨。

是以,我們可以選擇這些高品質内容來代替短視訊,不僅可以防止孩子過度沉迷,還能高效率的向大腦輸送知識,開闊眼界。

這裡給大家推薦幾部優質的紀錄片:

https://mp.weixin.qq.com/s/LY9LvdqKJFVa6nA92S3R5A

2. 幫孩子建立多元化的興趣愛好。

你有沒有發現,當一個孩子有自己特别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踢球、跳舞、畫畫的時候,是絕對想不起來玩手機、刷短視訊的。

心理學家米哈裡也提出,人在從事喜歡、有挑戰且擅長的事時,更容易體驗到全神貫注、忘我的心理狀态。

是以想要讓孩子遠離短視訊,不妨幫孩子建立多元化的興趣愛好。

平常可以多多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在孩子空閑無聊的時候,給他提供多樣化的娛樂選擇。

帶孩子去打球、學跳舞、爬山徒步……甚至可以去幹幹農活、看一些閑書等等。

千萬不要圖省事,扔給孩子一個手機就什麼也不管了。

當孩子與其他事物建立了親密連結,獲得了更持久的樂趣,他就會忘記虛拟世界中那些短暫如泡沫般的快感了。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3. 帶孩子見見真實的世界。

對于太多從小生活在鋼筋水泥城市裡的孩子來說,短視訊裡呈現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是以他們才會産生好奇、逐漸沉迷。

不如帶孩子回歸到真實的感官體驗吧,帶他去看看外面真實的世界。

家長可以帶孩子:

到鄉村去,看看糧食是怎麼來的,體驗勞作的樂趣和辛苦;

去水族館和動物園,和活蹦亂跳的小動物打個招呼,看看這個星球不同的生命存在;

去大自然看一看,一家人遠離手機、網絡,聽蟬鳴鳥叫,看魚兒戲水。

去祖國各地大好河山觀光遊覽、了解當地的曆史文化、風土人情。

再普通的風景裡,也藏着詩和遠方,更藏着孩子開闊的心胸和眼界。

見過世界之大,他就不會再把眼光局限于一塊小小的螢幕裡了。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随着科技進步,短視訊盛行,是時代的趨勢,我們也不可逆轉。

但對于孩子而言,過早接觸這些東西,隻會破壞他的成長秩序和正正常律。

父母就是為孩子擋住短視訊侵蝕的關鍵“閘門”。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提高警惕,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愛且安全、穩定的保護空間,讓孩子得以健康成長。

點個贊吧,與各位父母共勉。

文章參考:谷雨星球:馬斯克的最新警告:短視訊算法會“吃掉”孩子的大腦。

檢視原圖 40K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 沉溺多巴胺:短視訊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