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4月6日),在《非誠勿擾》上,羅崧懷那套說跳舞能治愈一切的鬼話真是讓我忍不住要翻個白眼。這位舞蹈老師自诩舞蹈讓他自信滿滿,快樂如仙,仿佛一跳起舞,世間所有煩惱都化為烏有。我們知道藝術有它的魅力,但别把它當萬能鑰匙好嗎?真正的生活可不是按五線譜走的,有些坎坷連邁克爾·傑克遜複活來跳都繞不過去!
接着,讓我們聊聊理科生的“浪漫”。李常春這位化學博士上來就來了句“我是鈉、你是水,相遇就是最燦爛的樣子”。這是化學課堂還是搞笑現場?理科生的浪漫好比是實驗室裡突然冒出來的彩色煙霧,雖然驚豔了一時,但過後就隻剩下滿屋子的刺鼻味。不是我看不起,這種浪漫說出來,别說撩到姑娘了,連旁邊的燒杯都要笑翻。
再來看看郭旗那句“你的條件就是我的硬性條件”的告白,直接就把我給看樂了。這話說得跟中了彩票似的,仿佛對方身上的每一個特質都是天選之子的光環。真是奇怪,自己的标準呢?難道一遇到心動的人,之前的那套選拔條件就都退休了?這種不顧一切的愛情聽起來浪漫,實則有點兒莽撞,生活中的愛情需要的不隻是沖動,還要有點兒理智好不好?
羅崧懷那一套藝術與理科結合的愛情觀。他幻想着找一個理科伴侶,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聽着像是一出完美的文理交融劇,但這不禁讓我想問:這位兄台,你是在談戀愛還是在搞學科融合項目?戀愛中最吸引人的應該是兩個人的心靈契合,而不是你一言我一語地比拼誰的學科更進階。愛情,需要的是感覺和默契,而不是拿來做跨學科研究的。
異地戀,聽起來浪漫得很,不就是“你在橋頭,我在橋尾”嗎?羅崧懷和他的異地戀情用外賣和視訊通話來維系,聽着新潮又有愛。但老實說,這玩意兒真的能替代掉真人實際抱抱、親親嗎?我覺得這不過是現代人情感貧瘠的自我安慰。面對螢幕吃個飯,再香的外賣都敵不過對面那個人的一點點體溫。我們要的是肉體的擁抱,不是冰冷螢幕前的虛拟擁抱,這種方式聽起來很有創意,但長久來看,就是一場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而已。
當愛情變成實驗,那感情的味道還剩什麼?李常春的“愛情條約”倒是挺新鮮,一本正經地規劃兩人世界的小條約。但聽着怎麼像是實驗室裡的操作流程?感情的世界需要那麼理性嗎?生活不是實驗室,愛情更不是按部就班的實驗操作。愛情需要的是随性、是不設限的自由。把愛情生活規範化到條約裡,這種愛情聽着就跟實驗報告一樣,沒有波瀾不驚,缺乏情感的溫度。我們要的是心跳加速的感覺,不是冰冷條約的束縛。
理工男的浪漫真的存在嗎?還是隻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秀?李常春這位理工男士的嘗試雖然值得稱贊,但讓人不禁想問,這是真心的浪漫,還是為了應對舞台上的挑戰而臨時準備的?理工男被貼上“不懂浪漫”的标簽,盡管有些不公,但換個角度想,如果你平時談數學談得頭頭是道,突然一變臉來段“我是鈉、你是水”的情話,這轉變得也太快了吧?我們喜歡的是自然流露的情感,而不是像做實驗一樣,按部就班地展示所謂的“浪漫”。
李念璇想要與羅崧懷跳一支雙人舞,這種古典與現代的結合聽起來充滿了藝術的氣息,但實際上能不能擦出火花就兩說了。想象一下,一個是腳步輕盈、身姿婀娜的古典舞者,一個是節奏強烈、動作張揚的現代舞者,這組合聽着就像是火鍋裡扔了塊冰糖,不知所雲。或許,這種跨界嘗試更多的是一種自我挑戰和展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還是雙方默契的配合和真誠的情感表達,而不是簡單的舞蹈風格上的創新。
哎呀,說到這個“我是鈉、你是水”的化學情話,不得不承認,這種新時代的愛情表達方式真是既新鮮又讓人捧腹。就像是把化學課本裡的反應式搬到了情書上,聽起來高深莫測,但不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能聽懂,還是隻能呵呵一笑,心裡想:“這是在跟我講外星語嗎?”不過,換個角度想,這種獨特的浪漫倒是給了理工男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畢竟,哪個舞台能讓你既可以秀出自己的智商,又能秀出自己的愛情觀呢?隻是,别讓浪漫變成了一堂公開課,讓對方還得拿筆記本記筆記才能搞懂你的愛意。
再說到這個節日不見面,通過預訂餐廳的方式慶祝,這主意聽起來是挺新穎的,但真情實感能通過Wi-Fi傳輸嗎?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雖然我們可以視訊聊天,甚至可以通過虛拟現實一起看電影,共享晚餐,但那份溫度,那種被夫妻緊緊擁抱的感覺,是不是就這樣在數字信号中丢失了?情侶間的溫暖怎能靠流量和信号強度來維持呢?這樣的節日慶祝方式,不免讓人感歎,科技再發達,也替代不了兩個人實實在在的相聚。
講到“你的條件就是我的硬性條件”,這句話聽起來是真的很煽情,很有那麼點兒電視劇的高潮疊起。但是,天哪,這種無條件的投降是什麼鬼?愛情裡頭真的需要這麼絕對的服從嗎?這種情感上的全盤接受,難道不是在設定一個可能讓自己将來後悔的大坑嗎?真愛是美好的,但盲目跟進而不設底線,那就像是在情感的賭桌上全下注了,赢了你能成為愛情赢家,輸了呢?直接被情感的大浪淹沒,連救生圈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