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作者:朱前蹄後

秦始皇作為中國曆史上橫掃六合,一統華夏的第一人,他身上的傳奇實在不少,就連他的離世,都成了解不開的謎。

正所謂,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早在秦始皇命殒沙丘的前一年,就接連發生了三件怪事。

“熒惑守心”是古人最忌諱的一種天象。

公元前211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的東郡地區的夜空,出現了極為詭異的天象,有三顆極為明亮的星星,共同組成了罕見的“三星一線”。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當時秦宮的觀星台上,官員們都十分驚恐。

因為,在這三顆星星中,最明亮的那顆叫做“熒惑”,也就是當今所說的火星。

衆所周知,火星表面呈火焰一般的紅色,由于它像火苗一樣不斷産生明暗的變化,遠遠望去,熒熒似火。

再一個,由于古代天文知識的落後,古人也搞不清火星的運轉規律。隻覺得火星軌迹多變,有時自西往東,有時自東往西,讓人捉摸不透,心生疑惑。

是以,火星便成了古人眼中的“熒惑”。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而在衆多天象中,有兩種天象最受關注,一個是一是象征大吉的“五星連珠”,一是象征大災的“螢惑守心”。

随着曆史事件的經驗積累,古人又給火星起了另外的别稱:罰星、執法。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在他們的觀念裡,隻要看到火星現身,必定是會遇到大難,來懲戒世人。

總之,古代的火星就是戰争、死亡等兇兆的代表。

僅僅出現火星就夠讓人驚恐了,更何況公元前211年的秦朝時期,與火星一同現身的,還有兩個耀眼的心宿。

在二十八宿中的天蠍座,主要由三顆星組成。而心宿二,則是位于天蠍座中心的一顆紅色巨星。

在古代,心宿二又代表着至高無上的帝王。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當火星遇上心宿二,連成了一條直線,便是傳說中的“熒惑守心”。

曆史上,所有實際發生過的"熒惑守心"的天象共有38次。中國史籍中全部 "熒惑守心"記錄共23次。

在《史記·天官書》記載:“火犯守角,則有戰。房、心,王者惡之也。”

也就是說,出現“熒惑守心”的天象,輕者天子失位,重者帝王将死。

出現這種“兇兆”,秦始皇并沒有按照傳統套路(比如誅殺重臣)來扭轉命格。

也許在他心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天象之說隻能算作參考吧。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而緊接着發生的第二件事,更加讓人匪夷所思。

同年,繼天現兇兆之後,在大秦的東郡土地上,墜落了一顆流星。

要說流星隕落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倒也不足為奇。關鍵是,那顆隕落的巨石上面,竟然還刻有七個大字:

始皇帝死而地分。

你說巧不巧,秦朝泱泱大國,國土遼闊,這顆隕石掉在哪裡不好,偏偏落在了東郡。

要說東郡有啥特殊呢?它是秦始皇即位之初,呂不韋主政時期攻打下來的,此郡當時是齊、秦兩國的交界地。

當兩國的交界地擺放着這麼一塊隕落的石頭,上面還寫着對秦始皇的“詛咒”,這簡直就是對秦始皇的瘋狂明示啊!

巨石事件迅速炸開了鍋,衆人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是老天爺所為,也有人認為這指名道姓的刻字,很明顯是有人故意而為之。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這件事很快就秦始皇的耳朵裡,他十分震怒,立即派出禦史前往事發地點徹查,但始終一無所獲。

秦始皇一怒之下,處死了隕石墜落地附近的所有人家,并立即焚毀了這塊刻字隕石。

“始皇聞之,遣禦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史記·秦始皇本紀》

就在秦始皇毀滅了巨石,以為高枕無憂的時候,新的噩夢又來了。

公元前211年的秋天,大秦的一位使者夜行至華陰,突然在路邊出現了一位神秘的老者擋住了去路。

使者正要上前問話,沒想到老者掏出一塊玉璧遞到使者的面前,請使者将玉璧送給滈(hao)池君。

滈池君,并不是某個人物,而是指的是水神。

上哪裡去找水神呢?還沒等使者追問,神秘老者又留下了一句話:“今年祖龍死。”

說完,老者就消失不見了。

使者吓得一個激靈,他以為自己是趕夜路久了做了個離奇的夢,便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臉,感覺到痛意後,使者越想越怕,飛快駕車往秦宮裡趕。

使者見到秦始皇,行跪拜之禮後,小心翼翼地呈上玉璧。

秦始皇見到這塊玉璧,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眼前的這塊玉璧,正是秦始皇八年前在洞庭湖中遺失的那一塊。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當年,嬴政出巡期間,乘坐龍舟經過洞庭湖,當龍舟行到到湖中央時,突然狂風大作,龍舟幾次都險些被巨浪打翻,十分危險。

危急時刻,嬴政也沒有别的辦法,他決定向河神禱告來碰碰運氣,于是取下随身佩戴的玉璧,将它丢到了湖中。

玉璧在水裡沉落了沒多久,洞庭湖的狂風也開始平息,秦始皇一行人得以安全回宮。

莫非,老者就是河神?

就在秦始皇疑惑滿腹的時候,使者又将河神的原話如實告知。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也有對本次事件的記載:

使者奉壁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

結合史料記載,秦始皇聽到使者傳達的這句話之後,他沉默了良久。

随後秦始皇說道:“山鬼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

這其實是秦始皇蒼白的解釋,目的就是給自己解圍。

退朝後,始皇又進一步解釋道:“祖龍指的是人的祖先。”言下之意,我不是這句谶語裡的祖龍。

與其說是秦始皇解釋給别人聽,不如說是在安慰自己。

之後,秦始皇又将使者帶回來的這塊玉璧送去查驗,鑒定的結果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他巡遊渡江之時,祭祀水神而投到江中的那塊玉璧。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沒想到的是,老者的神秘預言,很快就一語成谶了。

連續發生的幾起神秘事件,讓秦始皇開始心慌了,他決定占蔔一下吉兇,以此來解開心結。

占蔔的結果是:“遊徙最吉”。

也許出巡遊曆,善待百姓,能夠化解異象帶來的災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開始他的第五次出巡。這一次,他決定往東南一帶巡視。随行的還有丞相李斯和他的愛子胡亥。

整個出巡計劃都比較順暢,可偏偏在歸途中,秦始皇一行來到了平原津(今山東德州南)時患病,且久不痊愈。

一直到第二年7月,病重更愈,此時隊伍已遷移到了沙丘宮,打算安置秦始皇于此地療養。

秦始皇自知大限将至,便拖着病重的身子,勉強支撐着寫下了玺書,要他的兒子趙扶蘇趕回來準備葬禮。

玺書還沒來得及送出,秦始皇便崩逝于沙丘平台。

死無對證的情況下,就被有心之人鑽了空子。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一直觊觎着皇位,一路上都是他伴随始皇出巡。秦始皇這一死,正是他近水樓台的大好機會。

他與宦官趙高和李斯密謀,開啟了密封的玺書,僞造了讓胡亥即位、扶蘇自裁的假遺诏。

于是,這一夥人秘不發喪,他們将魚裝在秦始皇的巡車上,用魚腥味來掩蓋屍體的異味,以此蒙蔽群衆,一直到傳回鹹陽。

被蒙在鼓裡的趙扶蘇信以為真,接到假遺诏之後就自殺了。

心懷不軌的胡亥成功當上了皇帝,史稱“沙丘之謀”。

也正是從這個節骨眼的轉變開始,後來的秦國被趙高掌握了大權,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迅速落沒。

而秦始皇去世前接二連三發生的怪事,似乎早已預示了他生命走向了終結。但結合實際來看,這些記載的傳聞并不能完全站穩,除了天象之外,刻字的巨石更像人為手段,而河神歸還玉璧,則更像神話故事。

有沒有一種可能,後面一系列的怪異現象,以及秦始皇的離奇去世,都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呢?若真有幕後主使,那估計也就是趙高或者胡亥等觊觎皇權之輩。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哪些怪事?

公子扶蘇作為秦始皇的長子,他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寬仁,有政治遠見。早已成為趙高、胡亥等人的眼中釘。

盡管秦始皇生前并未确立太子人選,但并不妨礙胡亥早作打算,制造出連串的恐慌和輿論,為掩蓋篡位真相做準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