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作者:羊羊觀娛

最近在追《追風者》。

怎麼也沒想到,這個故事,居然是從一個找不到工作的學生開始的。

畫面中王一博飾演的這個小夥子,叫魏若來。

上海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學金融的,結業考試完了,畢業證還沒拿到。

專業和學校都不次,屬于業内TOP那種,可自己一身專業技能,愣是找不到工作。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學校也不管住宿,得租房。那會兒沒啥“海鳥計劃”,應屆生的待遇,就是下隻角、老破小。具體一點,是七寶街,這裡說一下,劇中的七寶街應該不是七寶古鎮,可能位于閘北(因為說在下隻角),要不然男主去上班那就太遠了。

那時候上海最多的是亭子間,後來周天籁有部小說《亭子間嫂嫂》很有名。魏若來比亭子間嫂嫂好點,閣樓小哥。

不信你跟他下樓看看,飄來的彈詞唱着“朝陽初透碧紗窗,不堪回首走洋場……”,樓下是污水橫流,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補鍋的修鞋的炸油條賣饅頭的,坐在路邊攤上理個發都無處下腳,小馄饨在此間便是好吃食,魏若來切個二兩肉回來,四鄰轟動。

這裡必須要表揚一下劇組,這上海獨有的場景,年代感滿滿,真的用心了。

要知道,1930年的上海可是“東方小巴黎”。遍地的證券交易所、經典老洋房,随便一頓西餐、做幾套好衣服就頂上普通人月餘的工資,七寶街的市井生活看似和精緻、繁華的十裡洋場搭不上邊兒,但這一隅卻是獨屬于老百姓的那份踏實和煙火。

值得一提的是,那首聽了以為是蔣月泉錄音的彈詞,其實是他們自己填詞的《魏若來新編》。

包括魏若來的鄰居們,房東、車夫、學生、破産商人,處得跟一家人一樣——非常容易讓我們想起那部經典巨作《烏鴉與麻雀》。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房東周姨是個好人,跟魏若來處得像親戚,不過熟歸熟,房租也是要交的。

為了生計,也是為了份好工作,處處碰壁的魏若來,決定去中央銀行試試看。在和一幫關系戶的入職競争中,哪怕是考場失火他都無路可退,最後靠着拼命和冷靜,進了這家好機關。

可這是1930年啊,想安安穩穩上班,想啥呐?

之是以說魏若來過不了安生日子,原因有三個。

一是因為,那是1930年的上海。二因為他入職的那家機關,叫中央銀行。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1930年,是南京國民政府分外頭疼的一年。

那一年,蔣介石翦除異己、下山摘桃的慣技,終于引發了激烈反應——

中原大戰爆發,誓要緊握山西的閻錫山,聯合蔣介石的兩位把兄弟馮玉祥、李宗仁,要跟這個不講義氣的老蔣算算總賬。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這一仗愣打了大半年,而更令他們頭疼的,是江西,也就是魏若來的老家。

那一年,中國工農紅軍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會師,組成紅一方面軍,也稱中央紅軍。

總司令是個一口川話的高大漢子,姓朱。兩邊不打仗的時候,老蔣給他寫信,擡頭也要恭恭敬敬一句“朱總司令玉階兄”。

而那位姓毛的總政治委員,在那年初回信給一個姓林的年輕縱隊長,決心把星星之火燎遍中華大地。

那一年,遼甯暴雨釀成洪災,鐵路線一度中斷。

那一年,國民政府頒布《土地法》,試圖實作先總理孫中山“耕者有其田”的主張……

戰争、災害、改革,需要什麼?錢!

而國民政府的中央銀行,此時便掌管着國家命脈,甚至是曆史走向。

魏若來,偏偏就來了這麼家要命的機關上班。

險象環生之際,江浙财團錢袋子堆起來的國民政府,一直在試圖緊控财權。

也在那一年,全國經濟委員會成立,蔣介石親任委員長,力圖保障關稅自主、廢兩改元、法币政策等一系列複蘇經濟政策貫徹施行。

這突如其來的一年,一切突如其來的大事,全砸在了中央銀行職員魏若來這個小人物身上。他成了時代烽火中被延燒的毫末。

偏巧,他還遇上了讓他過不好日子的第三個原因。

就是他的伯樂和導師,南京派來的中央銀行新任進階顧問,上海金融界的天降殺星,沈圖南。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他挾央行總裁宋子文的指令而來,一為打擊商業銀行,将财權收歸央行,二為了收回關稅保管權做準備。這一來,勢必在黃埔灘頭掀起滔天惡浪。

沈圖南需要一個幹将,就是跟他志同道合的魏若來。

在外人看來,沈圖南是個不要命的瘋子。

一面通過瘋狂做空股票,擠壓侵占通商、興夏等銀行,把一個個大亨剝的一根羽毛不剩,另一面動用行政力量掀桌清場,到任沒幾天,就把孔祥熙在央行的人抓了,甚至帶了宋子文稅警總團的人守衛央行财産。

然而,魏若來覺得他不瘋。他們都是理想主義者。

作為金融學子,魏若來的理想,是用自己一身才能去報效國家,希望幫助中央銀行穩固地位、打擊不法豪強,把該花在民生上的錢,奪回“資本屬于公衆”的央行手中,建立一個煥發生機的市場。

而作為“孤臣逆子”,沈圖南的理想,是通過國民政府強有力的行政手腕,戡亂治平。

跟着這樣一個大人物,小人物魏若來的日子,必然擔驚受怕,不過,甘之如饴。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可我們都知道,國民政府最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經濟全面崩潰——十幾年後,當法币成為廢紙,金圓券燒盡了人民的期望,大人物沈圖南的豪情壯志,将是一個悲劇。

那麼,小人物魏若來呢?

當失控的時代列車甩下越來越多的人,他若不忘初心,又該如何自處?

這個善良、堅定、愣頭愣腦的小人物,是放不下為國為民的理想的。

小人物最終成了大人物,就因為三個字:放不下。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在那個年代,比起那些指揮千軍萬馬的大人物,那一代學金融的人,一般人會叫他們“會計”“秀才”“大管家”。

然而,這群小人物,很多也都“放不下”。

假如把虛構的魏若來放進真實的曆史中,他會遇到很多像他一樣的人。

比如,他應該有個師弟,也在他們立信會計學校待過,那年該是個十五歲的天才少年。

有多天才?十二歲到會計事務所當練習生,十五歲在業内成名,十九歲寫出國内第一本銀行會計教材《銀行會計》。

同齡人在大學讀書,他在大學當兼職教授。

他們也許真的見過,因為這位天才小師弟,就在那年開始秘密組建一個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

南北轉戰十九年,他完成了上海灘多少年、多少人都沒能完成的夢想——解放後,他被任命為上海市财政局局長兼稅務局長,接管這座中國最大工商業城市的财政系統,用它去締造一個新國家。

天才小師弟叫顧準(1915-1974),是中國提出社會主義條件下市場經濟理論的第一人。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也許,魏若來還曾跟一個人打過交道。

他讀書那會兒,這個人在中國銀行總管理處任秘書,算是他的同行前輩。

他幹過一件事,大概曾是魏若來他們學校人人稱奇的傳說:

1921年,當時中國海關總稅務司還是英國人任職。那時中國關稅收齊,都是存在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

然而有一次,英國人以這兩家銀行營業不穩為由,竟将稅款存入了兩家外國銀行。

這位秘書得知,立即起草了公函送過去:

中國的關稅所得,任何時候都應當存入中國的銀行。你是英國人,當的可是中國官員,立刻停止你的失職行為,否則便是違法!

英國人慫了,乖乖把稅款拿了出來,這位秘書一紙公函,捍衛了國家尊嚴和金融自主,也避免了一起金融市場大恐慌——想必沈圖南躊躇滿志之時,也曾以他為偶像吧。

他叫衛挺生(1890-1977),是國民政府一系列财政法規的起草人。

這些财政法規,包括但不限于《公債法》《預算法》《統計法》《會計法》《決算法》《公庫法》……他為中國金融體系的正規化,和中國金融自主權奮鬥半生,直到國民政府令所有人徹底失望,此後出國遊學,終老域外。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魏若來剛來上海,是1927年。江西到上海的火車上,他也許見過一位列車長。

如果魏若來能在解放後多少年再見到他,會驚奇地發現,對解放區和建國後各個時期全國的經濟資料,他都能倒背如流。

那是多少“魏若來”們為紅色政權輸入每一股熱血的見證。

這位車長叫薛暮橋(1904-2005),人們稱他是中國的“市場經濟拓荒者”。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他的著作《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是全世界銷量最高的中文書籍之一。

少數能排在它之前的,大概有《毛主席語錄》《新華字典》和《紅樓夢》。

魏若來在上海,見過的會計還是不少的。不知有沒有一位姓蔣的老會計,帶着一個愛讀書的男孩兒——

幾年前有一次,蔣會計因為算錯了幾分錢的賬,差點把養活全家的飯碗丢掉。

那之後,他的兒子便愛上了讀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保不齊跟魏若來見了,還能聊上幾句。

蔣家的兒子名叫蔣學模(1918-2008),他有兩本書,将會被後世多少學生翻爛: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一本是他編寫的《政治經濟學教材》,一本是他翻譯的《基度山伯爵》。

一代小人物,如何用算盤珠子打出一個新中國?

《追風者》就是讓這樣一群人,被我們看見了:

曾經,他們都是被卷入曆史洪流的小人物,為了同一個遠大而又切實的目标,投身經濟戰線。

後來,他們締造了曆史,但書寫曆史的人,很多沒能被寫進曆史。

《追風者》提醒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存在,也提醒了我們,這一代人最偉大的事業,是将國家的命脈奪回來,交到人民手中。

我本想說,他們創造了一個奇迹,用算盤珠子打碎一個舊世界,撥出一個新中國。

可一想,先生之功,何止于此。

他們的姓名,也許在專業書籍之外的地方,無人知曉。

但在我們安心花出的每一分錢,拿回來的每一份安定和幸福中,他們的功績永世長存。

過去我們的年代劇,時常聚焦在血與火、槍與炮、觥與籌、戰與和。我們聽到的名字,大多赫赫有名,一場場戰役中的将軍,或者談判桌上的指揮官。但實際上,更多時候,時代是由一個個不知名的小人物改變的。

是的,曆史記住的是大人物,書寫他們的卻是那些小角色。

在最危難的時代,随時可能将時代這艘航船卷到不可知的黑暗中,而船上的人,随時可能被巨浪打入寂滅。

金融戰線上的一代英傑,就是迎擊風暴、力挽狂瀾的那群人——他們中的許多人,身上沒有血污硝煙,看上去不像從風暴中走出的人,是以他們書寫了曆史,卻常常不被寫進曆史。

追長風以破浪,扶大廈之将傾,是為“追風者”。

告訴我們這些“追風者”的存在,是《追風者》值得我感謝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