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在中國沖擊1.0下已是傷痕累累,不想輕易讓2.0發生

作者:寺院提水

美國媒體發文指出,世界已經在中國沖擊1.0中變得傷痕累累,不會輕易讓2.0發生

《商業内幕》2024年4月4日Huileng Tan的報道

世界在中國沖擊1.0下已是傷痕累累,不想輕易讓2.0發生

中國正轉向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和锂離子電池等新的增長動力。

這可能會造成"中國沖擊2.0",影響全球其他經濟體。

美國、歐盟和其他國家正在制定戰略,以應對中國在這些行業中的新興主導地位。

中國經濟正在經曆痛苦的轉型,中國政府正試圖引導中國經濟走出後經濟危機時期的低迷和房地産債務危機。

中國政府正在倡導所謂的"新三大"産業,即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和锂離子電池,以推動經濟發展。

中國已經在積極制造和出口這些産品。

特别是,中國的制造商正在大量生産太陽能電池闆,由此造成的全球供應過剩和價格暴跌正促使人們在自家花園的籬笆上鋪上這種曾經被視為珍寶的産品。

這隻是全球在"中國沖擊"下一階段所要應對的行業之一。

中國震蕩1.0發生了什麼?

"中國沖擊"是戴維-H-奧托、戴維-多恩和戈登-H-漢森在201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創造的一個術語,該論文涉及中國的經濟崛起及其對世界貿易和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中國曾一度陷入貧困,1978年開始經濟改革,開放經濟,允許更多私營企業進入。

中國的經濟增長迅猛,自那時起,國内生産總值增長了80多倍。

快速工業化推動了這一增長,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中國龐大的制造業生産出數以百萬計的産品,并以低成本出口。

世界歡迎中國的加入,預示着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公司從中獲利。當時,政策制定者認為,東亞巨人将因一體化而在經濟和政治上更加開放。

消費者也從低通脹中受益。

世界在中國沖擊1.0下已是傷痕累累,不想輕易讓2.0發生

然而,這一趨勢卻讓美國和其他地區依賴制造業的社群付出了巨大代價。大批勞工的工作被中國搶走。

這就是"中國沖擊"。

中國政府如何制造"中國沖擊2.0

現在,中國正瞄準三個新的戰略産業,而世界其他國家也正虎視眈眈。

不過,這一次,西方國家不會讓中國政府輕易得逞,尤其是因為中國的目标是在這些領域發展自己的供應鍊生态系統。

國際經濟學家、《亞洲大趨勢》一書作者拉吉夫-比斯瓦斯告訴《商業内幕》:"發達經濟體正面臨着中國中期GDP增長放緩對全球需求的綜合影響,以及來自中國新一輪工業化浪潮的競争”。

這一發展不僅源于中國在電動汽車、锂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領域對終端産品制造的推動。中國還在發展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的全球供應鍊,以供應這些行業。

比斯瓦斯說:"是以,經合組織國家的工業經濟體,正面臨着中國在這些關鍵增長行業的戰略競争所帶來的新的經濟挑戰”。

由于中國的通貨緊縮,這種競争變得更加激烈。當下,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面臨負消費價格的主要經濟體。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也意味着它不再從其他國家購買那麼多東西,進而加劇了貿易緊張局勢。

官方資料顯示,去年中國從世界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同比下降了5.5%。

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如何應對中國沖擊2.0?

這一次,世界不會再被中國在新興熱門産業中嶄露頭角的優勢吓得措手不及。

比斯瓦斯說:"在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美國、歐盟和中國之間的戰略競争很可能會長期持續下去”。

許多公司已經開始将供應鍊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

美國正在采取措施促進本國的晶片制造。CHIPS法案》為生産、研究和勞動力發展提供了520億美元的補貼。美國降低通貨膨脹法案》也在促進對清潔能源的投資。

4月2日,美國能源部宣布投資7500萬美元開發研究設施,以加強國内關鍵礦産的供應鍊。

與此同時,美國财政部長珍妮特-耶倫正在中國與中國高層官員會晤。财政部在宣布其通路的新聞稿中說,她将"就不公平貿易行為向中國同行施壓,并強調中國工業産能過剩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後果"。

3月27日,耶倫在佐治亞州的一家Suniva太陽能電池廠表示,她"擔心中國的産能過剩會波及全球",而這種過剩目前已經沖擊到太陽能、電動汽車和锂離子電池等新能源産業。

歐盟也在采取措施保護新興關鍵産業的國内制造業。

今年10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一項調查,調查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是否受益于非法補貼,而這反過來又有可能損害歐盟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如果調查屬實,歐盟可能會對這些進口産品征收關稅。歐盟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歐盟還制定了《歐洲晶片法案》,以促進國内晶片生産。

畢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像我這樣的人從小就有這樣的觀點:如果别人送你廉價商品,你應該送上感謝信。标準經濟學基本上就是這麼說的,"耶倫在周三發表的采訪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我再也不會說'發感謝信'了。"

中國如何回應西方的舉動?

中國把美國的回應說成是遏制中國經濟增長的舉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王文彬在周三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采取了一連串打壓中國貿易和科技發展的措施”。

"這不是'去風險',而是制造風險。這些都是典型的非市場做法,"王文斌補充道。

他還說,中國電動汽車、锂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的出口增加,是由于全球能源向更可持續的能源轉型所帶來的"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

經濟學家比斯瓦斯說,中國也在通過增加與東南亞的貿易來降低風險,因為東南亞的中産階級正在蓬勃發展。他補充說,中國還瞄準的其他大型發展中市場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

根據彭博社對今年1月公布的中國海關資料的分析,去年中國出口到東南亞的商品首次超過了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這表明在地緣政治格局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全球貿易流也發生了變化。

野村經濟學家在3月15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今年的美國總統競選季可能會使一些貿易問題升溫。

野村經濟學家補充說:"我們認為,中國的出口價格通縮和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行業的産能過剩,可能會導緻今年晚些時候甚至以後的貿易緊張局勢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