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哪裡容易碰到僞中醫?中醫院!(三)

中醫藥也許簡便廉佳,但若靠它收費,無法養活醫院。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66家中醫院的54個中醫服務收費項目進行了成本與價值的比較,結果顯示54個項目中有40項,即近3/4的項目虧本經營。最常用的中藥熏藥治療、骨折手法整複術、普通針刺、耳針、灸法、拔罐療法,其盈利率全為負數。而西藥進出中醫院的差價大、儀器檢測化驗費昂貴,能夠為醫院盈利,為醫生創收,是以中醫院大量購買西藥與醫療儀器裝置。據統計,在“中醫醫院”開出的藥方中,70%出自西醫之手。全國等級中醫醫院的藥品收入中中藥占40%,西藥占60%。

哪裡容易碰到僞中醫?中醫院!(三)

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王麗介紹,有一位老年婦女患者,咳嗽兩個多月,在西醫院服用了多種抗生素、止咳藥不見好轉,她懷着希望轉到一家中醫醫院就診。一位專家竟然給病人一邊輸抗生素,一邊吃中草藥。一個月以後,病情仍不見好轉。王麗看了一下這位中醫院專家開的方子,組方用的全是清熱藥和止咳藥,每次開十天的量,根本沒有按照中醫理論進行辨證施治,而是受了西醫理論的影響。王麗給這位患者開了三副中藥,三天後她的咳嗽就好了。

身兼中醫藥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的賈謙認為,現在中醫院中的醫師不能掌握中醫理論和技能,西醫水準又無法和專業西醫醫師相比,是以中醫醫院已經淪落成“二流的西醫院”了。

對于中醫西化越來越嚴重的情況,對于中醫院淪為二流西醫院這一現實情況,《人民日報》刊文《“中醫西化,特色弱化,必将喪失自我!”》再評中醫藥

哪裡容易碰到僞中醫?中醫院!(三)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穿越古今……中醫藥學包含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凝聚着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

 “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近百年來,随着西風東漸,西醫成為主流醫學,中醫藥呈邊緣化趨勢。事實證明,中醫藥一旦背離了自身發展規律,中醫西化,特色弱化,必将喪失自我。是以,無論看待中醫、研究中醫,還是運用中醫、推廣中醫,必須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将來也是如此。

  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必須保持中醫藥的本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調和緻中、辨證論治等中醫基本理論,蘊含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在幾千年的發展程序中,中醫藥形成了獨特的宇宙觀、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這些理論是長期積澱形成的,是中醫藥生存發展的根基。眼下,不少中醫秘方、驗方和診療技術面臨失傳的風險。我們應該把藏在古籍、散在民間、融入生活的中醫藥技術充分發掘出來,整理收集保護起來,更好地傳承下來,為人類健康造福。

哪裡容易碰到僞中醫?中醫院!(三)

  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必須改革中醫藥管理體制。中醫和西醫雖有共通之處,但診治思維不同、防治手段各異,在管理上必然有所差別。我們應把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作為政策制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有利于提升中醫藥療效、有利于滿足人民群衆需求的原則,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體制。如果簡單套用西醫管理模式,很可能會事與願違,阻礙中醫藥的發展。是以,我們要突出中醫藥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把中醫藥特色優勢用制度、标準、規範固定下來,把中醫藥的根脈儲存好。

哪裡容易碰到僞中醫?中醫院!(三)

  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閉,更不是墨守成規。中醫藥發展需要相容并蓄,借鑒吸收現代科技成果。但是,如果離開中醫藥的主體地位,丢掉中醫藥原創思維,哪怕融合再多的高科技,也是徒具其表。我們既要遵循自身發展規律,更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推動中醫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醫藥發祥于中華大地,植根于中華文化。中醫既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隻有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立足根基,挖掘精華,保持特色,中醫藥才能根深葉茂,岐黃之術方可生生不息。讓中醫藥永遠姓“中”,是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