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粉絲私信筆者,想讓我聊張傑。
其實很多時候筆者也想聊,但是每一次聊都往往少不了被私信一頓“噴”,原因就是,聊張傑不可避免聊到中生代和VOCAL路線。
而張傑目前體育場方面過于優秀,和其他歌手對比,往往是其他歌手低一頭。
盡管筆者拿出的都是客觀資料,但是誰不想看到自家偶像低人一檔。
是以這篇文章,除了标題點名的,基本不會去聊其他歌手了,文中依然會說大概資料,各位估計也能猜到筆者所指歌手是誰。
這次,也很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為什麼張傑唱功這麼成功。
01
開篇先說第一個點,如果大家有關注我的視訊更新,就該知道,去年跨年的時候,筆者去成都看了張傑的演唱會。
位置雖然比較糟糕,但是現場體驗是極佳的。
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平常生活中單曲循環張傑的歌曲是相對較少的,諸如《逆戰》、《着魔》這樣的歌曲,我幾乎不怎麼循環聽,但是現在就是可以跟着一起嗨起來。
而且,本身比較重視唱功的我可以負責任地給大家說一句:張傑的現場聽感是遠大于CD的。
這種聽感優勢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大混響、重機能&撕裂音、氣氛&萬人合唱。
給我的感覺就是,張傑演唱會任何一首歌曲錄制視訊釋出到網絡上之後,會有非常多的網友被吸引進而選擇去觀看張傑演出。
02
好的,偏題了那麼一小會兒,我們回歸标題,我想各位也都注意到了,在歌手榜方面,李榮浩成功進入了前十,而張傑的排名是次于王源的。
這其實也就意味着,李榮浩目前在音源資料方面的表現是大于張傑的。
但是,咱們僅僅用客觀資料來說話,李榮浩同樣是體育場隊伍的歌手,隻不過李榮浩并沒有辦法做到連開、二級平台溢價。
這是客觀資料的展現,筆者也就稍微點一嘴就行了,關于李榮浩,就暫時聊到這裡。
而張傑這邊,盡管并未能夠進入歌手榜前十,但是但凡是關注華語樂壇演唱會的朋友,恐怕都不會質疑這一點:張傑演唱會是内地樂壇前二的存在。
至于另一位和張傑相比誰強誰弱,各位自行判斷,本文就不多舉資料了。
張傑目前的體育場是怎樣的情況呢?
主流首發平台粉絲數量已經達到了905.3萬人,這裡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樂壇唯一的神的資料,目前樂壇唯一的神資料是1692.5萬人。
另外想看人數這邊,咱們以杭州舉例,已經達到了60.3萬人,這裡用樂壇的神舉例,樂壇的神杭州想看人數為358.8萬人。
PS:這個資料差距是比較大,但是大家注意下,演出時間是不同的,是以做個參考即可。
資料差距看起來似乎很大,但是當歌手做到樂壇頭部之後,其實在二級平台的回報差距并不會太大。
南昌站整體在二級平台表現為兩倍溢價,這是目前華語樂壇頭部歌手的溢價狀态,2-3倍。
03
那麼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也明白了,音源成績并不是成功的關鍵。
我常常去聊《無名的人》、《烏梅子醬》,這些歌曲咱們不評價好壞,僅僅從資料角度來說,這些歌曲的确是可以讓歌手邁向體育場的歌曲。
但是,一輪體育場是否穩定,總歸不是靠一首歌曲支撐的。
張傑成功更多展現在早期作品積累和中後期唱功加強,沒有早期的高傳唱勵志歌曲,張傑就沒辦法做出更多的萬人大合唱。
而沒有高超的唱功,張傑也沒有辦法讓自己的萬人大合唱顯得那麼震撼。
靠着勵志歌曲,他可以讓更多人和自己一起歌唱;
靠着高超唱功,他可以讓更多人隔着螢幕也被震撼。
這就是,獨一無二的張傑演唱會。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并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