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作者:頂流草女孩櫻花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蒲松齡(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劍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他出生于山東淄博蒲家莊,父親棄儒經商,但家境漸落,終其一生都處于困窘愁貧的境地裡。父親無力延師便親自教子,蒲松齡少年得意,初應童試,不負衆望獲得縣、府、道三第一,成為頭名秀才。然而志在入仕的蒲松齡,此後卻屢試不第,止步于鄉試一關,直到71歲時才成為援例貢生。熱衷功名之外,蒲松齡“喜人談鬼”“雅愛搜神”,用一生的精力與心血寫下《聊齋志異》一書,以期用鬼狐史,澆磊塊愁。生前他的“聊齋”創作事業并不為社會親朋看好,他恨無知己,卻始終不曾放棄寫作。雖然一直到死前他都在自慚“一事無成就”“空白頭”,但是死後他的《聊齋志異》卻成了小說暢銷書,文言小說最高成就之代表。蒲松齡這個名字也青史留名,世代不絕。

作者:九歌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以鬼狐史,澆磊塊愁

因為荒年,張家家境也逐漸沒落,張笃慶不得不外出坐館教書,在陽丘焦家一呆就是二十年。而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齡換了個雇主,輾轉去了本縣西鋪村畢家坐館,長達三十年。

畢家在明朝末年時是顯赫的大官宦世家,也是淄川縣的名門望族。蒲松齡受聘的館東畢際有在清初曾任江南通州知州,罷職歸田後成了本縣一大鄉紳。畢家與當地的世家大族都聯絡有親,和新城(今山東桓台縣)顯宦王士禛家,更是有着“三四世姻親之好”。

因着畢家的門第,蒲松齡在畢家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當地官員名流,乃至像王士禛那樣的達官文豪。這也注定了蒲松齡“一生徘徊在兩種社會之間,于是這便規定了蒲松齡一生的文學生涯,搖擺在文士的雅文學和群眾的俗文學之間”。(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人,清初著名詩人。著有《帶經堂集》、《漁洋山人-精華錄》、《居易錄》、《池北偶談》等。|圖源@百度百科

蒲松齡在畢家主要負責教畢際有的幾個孫子讀書作文,研習舉業,另外代畢際有寫些賀吊往來的應酬文字。由于蒲松齡詩文俱佳,赢得了館東的欣賞和禮遇,但這亦意味着代人捉刀的文字随之驟增,多到他甚至寫下《戒應酬文》。文中他暗暗無奈歎氣,自己得經常寒夜挑燈為人作文,“無端而代人歌哭”。

除卻謀生帶來的麻煩之外,蒲松齡在畢家得到的好處還是很多的。畢家包吃包住,供應紙墨燈火,工資雖不見得豐厚但多少能夠補貼家用,事實上自從進入畢家坐館後蒲家的生計逐漸好轉了。再者畢家藏書非常豐富,蒲松齡可以讀到許多沒有讀過的書籍。畢際有一派風雅名士氣度,對蒲松齡非常友好尊重,不擺主人的架子,興起時還會與蒲松齡“商略古今”,賓主相處得十分融洽。最後,蒲松齡還能按期去濟南參加鄉試,以及繼續寫作神鬼故事。

蒲松齡在畢家的三十年裡,平時住在綽然堂裡,畢竟從前是尚書門第,不僅房舍寬敞明淨,而且花木繁盛,清靜幽雅。正是在這裡,蒲松齡寫出了許多狐鬼花妖的故事,如《绛妃》篇,他就在篇首标注了構思地點:“癸亥歲,餘館于畢刺史公之綽然堂。公家花木最盛。”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圖源@《妖手摧花》(改編自《聊齋志異·绛妃》篇)

雇主畢際有是個相對開明的人,他沒有認為蒲松齡寫狐說鬼有傷風化,誤人子弟,更不歧視小說家言,相反他饒有興緻地閱讀了蒲松齡寫的部分鬼狐故事,熱情提供了新的故事素材。《鸲鹆》和《五羖大夫》兩篇的篇末,蒲松齡為尊重畢際有的草創之功,還标注了他的名字:“畢載積先生記”和“畢載積先生志”(載積是畢際有的字)。

當家主人的欣賞,無形之中也鼓勵并帶動了畢家其他子弟,蒲松齡筆下還有不少狐鬼故事是由其他畢氏子弟提供,有時蒲松齡還戲谑地把他們作為人物原型寫進了故事裡。例如《狐夢》篇中寫了個叫畢怡庵的畢家人,他讀了先期作成的《青鳳》篇,羨慕書生和狐女青鳳相愛的豔福,心向往之,于是做了一個夢,夢中也邂逅狐女,締結了一段姻緣。現實中在畢氏族譜中找不到“畢怡庵”這号人物,自然《狐夢》的故事也屬子虛烏有,但不妨假設實有其人,隻不過蒲松齡為了保護其隐私而另起了個化名。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國畫集-聊齋人物:青鳳|圖源@圖行天下

到畢家坐館的這年春天,蒲松齡清點了一下過往艱苦歲月中創作的鬼狐故事,将其初步編撰成冊,命名為《聊齋志異》,俗稱《鬼狐傳》。蒲松齡在書前寫了一篇四百多字的《聊齋自志》,自述創作的動機、過程以及苦悶。

才非幹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獨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案冷凝冰。集腋成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驚霜寒雀,抱樹無溫;吊月秋蟲,偎闌自熱。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

——蒲松齡《聊齋自志》節選

簡而言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取材有的來自民間傳說、曆史故事,有的來自朋友的轉述,現實生活和舊題材的改編。他不顧世俗偏見,朋友勸阻,堅持創作志異一書,正是要借鬼狐史,澆磊塊愁,而他對讀者的期待也不是要他們對故事内容信以為真,而是要他們領會其中的意蘊。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圖源@360圖檔

在清朝大興文字獄,捕風捉影人人自危的環境裡,讀書人的言論自由大大受限,人們不可能明白地說政權或制度的半句不是,隻好采取曲折迂回的途徑。是以蒲松齡字面上說的是鬼狐妖魅,骨子裡卻是人間社會。

關于鬼狐的愛情故事占據了《聊齋志異》全書最大的比重,但是蒲松齡在寫作過程中并沒有把其作為單純的情愛故事去寫。最為經典的《嬰甯》一篇,講的是書生王子服追求狐女嬰甯結成連理的故事,然而在故事情節之外,蒲松齡傾力展示的卻是嬰甯的性格:嬰甯一開始住在原生的山野裡,愛花愛笑,擁有近乎童稚的絕頂天真,天真到似乎不懂得“葭莩之情”和“夫妻之愛”的差别,當她進入人世受到禮俗多重的束縛,“竟不複笑”了,原本的天真被扼殺殆盡,發人深省。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聊齋故事—《嬰甯》|圖源@夫子拍賣網

終生掙紮在科舉路上的蒲松齡,也以筆作槍,向科舉弊端官場黑暗全面開戰。《席方平》裡,秀才席方平為受淩辱的父親下入冥府伸冤,誰料那冥間的各級衙門全是A錢暴虐之輩,他在酷刑之下憤而大呼:“陰曹之暗昧尤勝于陽間”。這種看似對冥間的揭露、控訴,何嘗不是對現世的揭露、控訴?

至于對昏庸科場考官的嬉笑怒罵、冷嘲熱諷就更不遺餘力了,蒲松齡在《司文郎》裡講一位奇異僧人雙目俱盲,卻能僅憑嗅覺辨識文章優劣,而這個判斷與科場考卷的取落形成鮮明反差,這令盲僧人對黜佳才而進庸才的考官嗤之以鼻:“仆雖盲于目,而不盲于鼻,今簾中人并鼻亦盲矣!”

《聊齋志異》中還有一篇被看作是蒲松齡自作小傳的《葉生》,他借葉生之口傾吐心中“非戰之罪”的委屈與苦悶。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聊齋《葉生》篇|圖源@文化看點

張笃慶在焦家教書二十年,他教的焦綏祚後來成為了進士,步入仕途,反觀蒲松齡在畢家坐館三十年,勤勤懇懇教畢家子弟們開蒙、四書五經、學作八股文和律詩,科舉之年還陪同他們一道去濟南應試,結果所教學生不僅沒有登甲登科者,而且就連一個正經的秀才大多也沒有能考取。這對蒲松齡的打擊是可以想見的。

于是在蒲松齡的筆下,他寫淮陽葉生文章詞賦冠絕當時,卻屢試不第,悒郁病亡,死不瞑目,又以遊魂入世開業授徒,終于同樣的文章産生了不同的結果,教出了一個進士及第、步入仕途的學生。葉生自我安慰說:“是殆有命,借福澤為文章吐氣,使天下知半生淪落,非戰之罪也”。

同樣在蒲松齡的心裡,他一直覺得自己半生淪落,并非文章不好,隻是由于命運不濟罷了。這份命運不濟的自我認同,使他始終不曾放棄上下求索的信心:“十年落拓悲吾鄙,千古文章賴我曹”,使他堅持将《聊齋志異》現世。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聊齋志異》初稿結集以後,有日畢家來了位尊貴的人物,索閱《聊齋志異》的稿本。這人就是因為“丁父憂”居喪在家的王士禛。

王士禛22歲中進士,官至刑部尚書,領袖清初文壇數十年,尊為一代詩宗,論詩倡導神韻說,與浙江的朱彜尊齊名,時有“南朱北王”之稱。從明朝中葉到清朝中葉的300多年間,新城王氏家族名揚大江南北,世代甲第綿延、簪纓不絕。這樣的王家與畢家相比,還是顯貴一大截的。

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春天,王士禛到畢家作客,這是蒲松齡第一次與王士禛會面。蒲松齡陪着畢際有宴飲接待王士禛,席間蒲松齡與王士禛談詩把酒甚歡,也順帶提起了《聊齋志異》。那時王士禛正在寫《池北偶談》,這是一本記載了大量民俗信仰現象,巫術活動,神怪傳聞故事的筆記小說集,無疑蒲松齡的說狐談鬼故事內建功引起了他的注意。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王士禛—《池北偶談》,《池北偶談》又名《石帆亭紀談》,共二十六卷,是清代史料筆記;部分内容由作者兒輩記錄整理而成,全書近一千三百條,分成四目:一,談故;二,談獻;三,談藝;四,談異。|圖源@百度百科

不過那時候《聊齋志異》的稿本已經先行借給了友人王梅屋,不在蒲松齡手上,王士禛回家後念念不忘,一而再地寫信給蒲松齡希望借閱。王士禛拿到稿本後,仔細閱讀并作出了評點,前前後後有三十幾批語,用另外的紙箋分條寫下。有補注或辨明本事的,也有品評篇中人物的,有贊賞文章之佳的,雖然多隻是隻言片語,非常簡略,但基本上可見出王士禛對《聊齋志異》的欣賞态度。

王士禛還在卷後附錄了一首評詩,這是《聊齋志異》最早的一首題辭:

姑妄言之故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時。

忽然受到一位大人物的贊賞,而不是指責他“談空”,這令蒲松齡感動欲泣,為自己的著作終于獲得認同而欣喜若狂,單方面宣布王士禛就是他的知己!他立即回信表達了感激。

潦倒年年愧不才,春風披拂凍雲開。

窮途已盡行焉往,青眼忽逢涕欲來。

一字褒疑華衮賜,千秋業付後人猜。

此生所恨無知己,縱不成名未足哀!

——蒲松齡《偶感》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蒲松齡采風圖》 ©️馮遠繪|圖源@圖源孔夫子拍賣網

感激之餘,蒲松齡又鼓足勇氣,在信末委婉又忐忑地請求王士禛幫忙為《聊齋志異》寫個序文,想假借他的大名,使《聊齋志異》得以流傳。對于這個請求,王士禛在回信中也說得非常委婉:“囑序,固願附不朽,然向來頗以文字輕諾,府怨取垢,遂欲焚筆硯矣。或破例一為之,未知可耳”。

蒲松齡一直在等王士禛破例為他寫序的那一天,然而,大詩人終究負了他。

這一對文學上的知交,雖然相識相賞,不斷有書劄往來,但是會面卻隻有一次,即兩人在畢家相談的那一次。新城與畢家相距并不算遠,不過數十裡,蒲松齡又一直暗暗希望王士禛能夠為他作序,後來蒲松齡還将兩冊選抄本寄給了王士禛,然而蒲松齡始終沒有去新城拜訪過。他不曾造訪王士禛之門,多少與其不喜攀附顯貴的性情有關,也與其始終自覺保持着文人骨氣相關。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圖源@大董酷評

從前山東的布政使喻成龍很是傾慕蒲松齡,想請他一叙。蒲松齡推脫病了不去,經畢際有父子多番勸說才肯前往,不過數日就回來了。他事後解釋:“生平寡親合,至老同嬰兒;羞見城市人,口吃不能開”。而另一位同縣的楊萬春,兩人本來是親戚,來往密切,可是在楊萬春進士及第成為縣令後,蒲松齡就沒有再去過他家了,他的解釋還是同一套。事實上這是因為蒲松齡耿介的個性,不願在社會交往中失了分寸,不肯丢掉人格的尊嚴,也不肯讓人家屈尊,不冷不熱地對待自己。

不過在王士禛退休回家後,蒲松齡倒是曾借着和王士禛的情誼緻書,請他幫忙。當時淄川縣的米價日益上漲,負責漕糧的官吏康利貞更是巧立各種名目,肆意加價。當地的縣官都解決不了這件事,而康利貞越發猖狂,更聲稱得到了王士禛的支援。

蒲松齡出于義憤一直在為這件事奔走,為此更是毫不猶豫緻書王士禛,原原本本告訴他康利貞之事的始末,以及蒲松齡個人的意見,連這件事所引起的公憤也講得一清二楚。王士禛收信後,沒有因為蒲松齡的耿直而覺得不敬,反而接受了蒲松齡的建議。後康利貞也被永遠革職,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康熙四十八年(1709),蒲松齡70歲了,已經在畢家貢獻了整整三十年的他,再也幹不動了,撤帳歸家。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蒲松齡造像|圖源@清平心界

第二年春天,淄川縣舉行鄉飲酒禮,邀請縣裡德高望重的老者作為鄉飲介賓參加,使得昔日“郢中三友”再會。蒲松齡、張笃慶和李堯臣早已是白發蒼蒼的古稀老人,三人兩兩相望,中間橫亘着幾十年的時光,回首間少年白頭如同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他們都曾經少年輕狂,以為童科得意後科舉及第的日子也會接踵而至,富貴功名唾手可得,誰知道三年複三年,鄉試一關如同不可逾越的大山屹立在他們面前,再不得前進半步。而今五十年後,三人僅僅落得個鄉飲介賓的榮譽,似乎一生一事無成,令人唏噓。

典禮過後,蒲松齡回家作了一首絕句:

憶昔狂歌共晨夕,相期矯首躍龍津。

誰知一事無成就,共作白頭會上人。

——蒲松齡《張曆友、李希梅為鄉飲介賓,仆以老生忝與末座,歸作口号》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蒲松齡造像©️梁徐民繪|圖源@美術拍賣

康熙五十年(1711),蒲松齡的長孫蒲立德複現了蒲松齡當年的榮耀,得了童科第一,這令蒲松齡很欣慰,以為家族舉業後繼有人。他一面追憶年少時冠冕童科的情景,一面勉勵長孫戒驕戒躁,超過自己,一登青雲:

昔餘采芹時,可曾冠童試。

今汝應童科,亦能弁諸士。

微名何足道?梯雲乃有自。

天命雖難違,人事貴自勵。

無似乃祖空白頭,一經終老良足羞。

——蒲松齡《喜立德采芹》

可是他哪裡知道,自己這位心愛的長孫日後正重蹈了他“空白頭”的覆轍,沒有取得一功半名。

在這一年,蒲松齡以72歲的高齡遠赴百裡外的青州考貢,掙得一個歲貢生的頭銜,成了他一生求取功名的交代。隻是當親朋前來祝賀時,蒲松齡卻感到羞愧難當,連帶着這“功名”也顯得味同嚼蠟。

三年後,元宵節的時候,蒲松齡将四弟蒲鶴齡接來了家中團聚。他這個四弟,由于性情懶惰,一生猶貧,晚景凄慘,蒲松齡感到以前沒能盡到做兄長的責任去照顧他,心中酸楚。那幾天兄弟連床,重溫了手足之情,了卻彼此的心病。正月二十二日清晨,蒲鶴齡去世,同一天晚上,蒲松齡坐在窗邊也與世長辭,終年七十五歲。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生前談空,身後成名

蒲松齡到死都在為自己“空白頭”“一事無成就”不能釋懷,他生前沒有顯貴,著述也沒能刊行,不似李漁有能力寫作出版一條龍承包,他的文名更是僅限于家鄉一帶。

但是曆史有時候就是很好玩的,在蒲松齡身後百年,他紅得發紫,留名青史,名聲甚至蓋過了“一代文宗”王士禛,也蓋過了許許多多個進士及第的科舉勝利者。

當時人們嘴上覺得說狐談鬼上不得台面,直如今天的地攤小本本,私底下卻瘋狂傳抄《聊齋志異》,光有名的抄本就有十幾個。等到商家瞄準商機,青柯亭刊本一出,立馬風行天下,翻刻本競相問世,注釋本、評點本相繼出現,《聊齋志異》成了小說暢銷書,就連《紅樓夢》面世後也沒能掩過它的風頭。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圖源©️圖蟲創意

憑借一己之力,《聊齋志異》達到了中國文言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此後文言小說雄風難再。清代兩大文學巨頭袁枚和紀曉岚都深受他的影響,前者模仿寫出了《子不語》(又名《新齊諧》),後者推出了号稱全新巨制的《閱微草堂筆記》,這兩部作品卻仍然難以同原作一較高下。紀曉岚自言:“留仙之才,餘誠莫逮其萬一”。

這種影響并沒有随着時間流逝而削弱,反而越發曆久彌新。19世紀以來,《聊齋志異》流播海外,先後出現了英、德等六十幾種外文譯本,更被寫進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大百科全書,進而跨越了國界,成為享有很高聲譽的世界名著。

随着影視改編,《聶小倩》《畫皮》《阿繡》《連鎖》《陰陽判官》《花姑子》《聊齋狐仙》等《聊齋志異》篇目搬上了熒幕,推出了聊齋電視系列劇,以現代人民群衆喜聞樂見的新形式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什麼妖魔鬼怪,他罵的明明是人間醜惡

圖:2005年版本的《聊齋志異》連續劇|圖源@劇透社社長

現在,後人終于可以告訴蒲松齡兩件事了:

其一,你“半生淪落,非戰之罪也。”

其二,“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不在。知你者,在五洲四海,在綿延曆史長河。